踌躇

[chóu chú]
汉语词语
收藏
0有用+1
0
踌躇,汉语词语,意思是指犹豫不决;思量,考虑;停留;徘徊不前;得意的样子;痛心;心情不愉快。 [1] [4]
中文名
踌躇
外文名
Hesitation
拼    音
chóu chú
意    思
指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注    音
ㄔㄡˊ ㄔㄨˊ
出    自
《三国演义》、《鲁斋郎》、《九辩》 [1]

引证解释

播报
编辑
1、犹豫不决地尝踏腊踱来踱去局渗。
宋玉九辩》:“蹇淹留而踌躇。”
施耐庵水浒》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提着朴刀踌躇了半晌,一个念头,竟奔回孟州城里来。
音乐巨人贝多芬》:“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
雄朵2、犹豫
白居易捉故辩《长恨歌》:“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六回:梁中书道:“礼物都已完备,明后日便用起身。只是一件事,在此踌躇未决。”蔡夫人道:“有甚事踌躇未决”梁中书道:“上年费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东京去,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贼人劫将去了,至今无获。今年帐前眼见得又没个了事的人送去,在此踌躇未决。”。 [2]
冯梦龙付钻签胶淋阀捉《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雅断:“晋鄙接符在手,心下踌躇,想道:‘魏王以十万之众托我,我虽固陋,未有败衂之罪。今魏王无尺寸之书,而公子徒手捧符,前来代将,此事岂可轻信。’”
李二和《巴黎之约》:“她来的太匆忙太突然了。我生怕是在梦中。我踌躇在她的面前,许久才小心翼翼地窥顾她一眼。”
鲁迅一件小事》: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
只酷定3、很得意的样子。
《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二回:毛二胡子接到家信,看完了,咂嘴弄唇,只管独自坐著踌躇。 [3]

造句

播报
编辑
  1. 1.
    小方拿着手里的卷子,害怕回家会受到妈妈的责骂,在家门口踌躇不前。
  2. 2.
    我正踌躇着怎样对他说这件事,他却把我拦住了,似乎他早就知道这件事了。
  3. 3.
    父亲来看我了,我在窗外看见他在门口踌躇着,不禁泪流满面。

相关词

播报
编辑
踌躇满志:
  1. 1.
    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或成功非常得意。
  2. 2.
    对自己的成就很有信心,十分满意。
近义词:动摇、观望、踯躅、踟蹰、夷犹、游移、迟疑、彷徨、徘徊、犹疑、犹豫、夷由。
反义词:踌躇——果断、坚定、果决,
踌躇满志——心灰意冷。

注意事项

播报
编辑
“踌躇”亦作“踌蹰”。
踌躇,近义词为犹豫、迟疑、徘徊等。意思是对某件事很难作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