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蹇達

鎖定
蹇達(1542年-1608年),字汝上,更字汝循,號理庵,四川巴縣 [3]  (時治今重慶主城區)人,明初明臣蹇義六世孫。明朝名將,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蹇達是我國曆史上的一位抗倭名將,為我國古代國防嘔心瀝血,無愧於“民族英雄”這個稱號。
別    名
蹇汝上,蹇汝循,蹇理庵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四川巴縣 [3] 
出生日期
1542年
逝世日期
1608年
主要成就
寧夏戡亂之役、抗倭援朝之役、播州平叛之役
主要作品
凰山草堂集
本    名
蹇達

蹇達人物介紹

蹇達(1542年-1608年),字汝上,更字汝循,號理庵,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巴縣(時治今重慶主城區)人。明朝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
幼年不太聰慧,十歲後開始脱穎而出。嘉靖四十年(1561年)考中舉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考中第三甲進士,授潁上縣令,歷任河南祥符知府、禮部主事、禮部員外郎山東按察司僉事、安慶府同知、平陽知府、山東提學僉事、湖廣按察使。 [4] 
萬曆十三年(1585年)閏九月,任右都御史巡撫順天。萬曆十六年(1588年)七月,擢升大理寺卿。次年十月,擢升户部左侍郎,十二月改任兵部左侍郎。
萬曆十八年(1590年),接替張國彥薊遼總督。蹇達上任後整修邊備,調整部署,遼東邊防明顯好轉。由於整頓範圍未波及世鎮遼東、根深蒂固的李成梁,受到河南道御史林祖等言官的不斷責難,蹇達多次請辭,未受批准。
萬曆二十年(1592年),蹇達被召回京,協理京營軍政,保留薊遼總督職位。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回鄉守制,在籍聽勘。
萬曆三十年(1602年),蹇達被重新起用。任都察院右都御使,總督薊、遼、昌平保定四鎮軍事。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因功升兵部尚書,仍舊擔任薊遼總督。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兵部給事中宋一韓以“縱敵”彈劾蹇達,蹇達上書請辭未果。
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由於憤於當時的閹黨專政,鬱鬱而終,年66歲。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賜祭葬,次年贈少保。

蹇達家族成員

蹇達有三子:蹇澤宇、蹇宗伊、蹇宗皋,以蹇宗伊最有名。蹇宗伊,字海嶠,文采出眾,但未參加科舉入仕。蹇宗皋蔭貢生。

蹇達史書記載

1《康熙安慶府志》卷十二“明同知”:“蹇達,四川巴縣人,萬曆乙亥任皖郡丞。” [1] 
2 李維楨大泌山房集》卷一百一十三《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蹇公行狀》

蹇達資料拓展

”可以這樣説: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這是英國皇家科學院士、著名軍事科學家、《中國的科學與文明》作者約瑟夫·尼德旱姆博士評價的由蹇達主政的明朝兵部。蹇家的後人、美國加州理工大學教授蹇浩透露,這幾年來,他結合祖傳下來的幾十本族譜,結合大量國外資料研究,還原了一位被清朝統治者從史書中抹殺的重慶籍民族英雄——蹇家先祖蹇達。 [2] 
蹇達麾下的抗倭名將戚繼光 蹇達麾下的抗倭名將戚繼光
據有效考證,蹇達文武雙全,從重慶考取進士後,深得明神宗朱翊鈞的賞識。直到現在,他所指揮的“萬曆三大徵”———寧夏戡亂之役、抗倭援朝之役、播州平叛之役,仍然是世界學者研究明史的重要部分。著名的抗倭名將戚繼光,正是蹇達麾下的得力干將。 [2] 
“蹇達統帥的薊鎮、保定、昌平三地的神機營和遼東的精騎是明朝皇家御林軍、中國的精鋭部隊,裝備了當時世界領先的火槍和火炮等武器,發揮了抗倭援朝勝利的決定力量。”蹇浩説,萬曆二十年,日本發動20萬大軍侵略朝鮮,侵犯我國東部沿海。作為一代儒帥,蹇達熟讀天下兵書,關鍵是,他極為重視軍隊“現代化”和火炮武器在戰爭中的運用,實現了明軍由冷兵器向熱兵器的激速轉變。在美國圖書館所藏的朝鮮《宣祖實錄》中,記載了朝鮮國王李昖李德馨將軍説:“天兵之炮,如山崩地裂,山原震盪,不可狀言!”資料顯示,蹇達在指揮作戰時,還親自參與設計、試驗和改造武器裝備,其中大炮、炮艦、水雷、地雷的開發最為神速;蹇達還創建了快速機動的遊擊火炮營、炮騎營,炮艦水雷師,輜重炮車等諸營。 [2] 
抗倭英雄蹇達的手跡 抗倭英雄蹇達的手跡
“萬曆三大徵”後,蹇達這張“大明名片”經略薊遼、保定等處軍務,負責對建州女真族(即清朝建立者所屬的少數民族)努爾哈赤部的防務,並主政明朝的長城修建。年過花甲的蹇達“皓首籌邊”,使女真部遭受了重大損失。66歲那年,蹇達由於憤於當時的閹黨專政,鬱鬱而終。然而這位偉大的名族英雄,還在過世的5個月前,他還高瞻遠矚,慷慨上書建州女真對中原的巨大威脅。 [2] 
蹇浩介紹,就在蹇達去世後數十年,清軍入關,蹇達成為第一個被滿清政府從歷史中刪除的明代官員———蹇達的奏疏和詩文作品首當其衝,被皇帝列為禁書,全部予以銷燬。清朝編寫《明史》時,蹇達也被乾隆親筆從《列傳》中剔除。更有甚者,與蹇達交往甚密的文學大家及其讚頌蹇達的作品,如袁宏道《答蹇都督》、謝廷諒《集內寄贈少司馬蹇公詩》等也被株連。 [2] 
至此,從明洪武年間“天官”蹇義算起,已在重慶城顯赫百年的蹇氏家族,不得不分為9支遠出逃難,默默祭祀蹇達這位曾威震八方、又名不見青史的儒帥文臣。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