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蹇先佛

鎖定
蹇先佛(1916年6月—2022年12月30日),女,曾用名黃珍,湖南慈利人,開國上將蕭剋夫人。原電力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3] 
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參加長征。任第六軍團宣傳部幹事,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6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後入延安抗大、中央黨校學習。曾任中共晉察冀中央分局黨校總支書記、冀熱察區委組織科長。建國後,歷任中南軍委軍事訓練部辦公室副主任,燃料工業部副局長,電力工業部、水利電力部副司長,電力工業部副部長。
2022年12月30日晚,蹇先佛因肺部感染在北京逝世,享年106歲。 [3] 
中文名
蹇先佛
別    名
黃珍(曾用名)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16年6月
逝世日期
2022年12月30日
出生地
湖南省慈利縣城關鎮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蹇先佛人物生平

蹇先佛 蹇先佛
1916年6月生於湖南省慈利縣城關鎮。 [1]  [3] 
7歲念私塾,後入慈利縣女子學校讀書。
1932年入長沙衡粹女校藝術師範班學習。
1934年7月畢業,同年1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1935年春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6年12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她參加紅軍後,發揮自己的專長,每到一處,就用紅粉漿在牆上寫標語、畫宣傳畫。
1935年11月開始長征時,已懷有身孕的她,以堅強的毅力,懷着、帶着孩子勝利走完了長征路。她和姐姐蹇先任被稱為“長征中的姊妹花”。
1936年11月,調到中央軍委後方政治部宣傳部工作。西安事變後,調到陝甘寧邊區政府外交情報處工作。
1937年春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抗日戰爭爆發後,到西安做黨的地下工作。
1938年12月,調晉察冀中央分局組織部工作。
1939年春到1942年春,先後任北方分局黨校總支書記、冀熱察區黨委組織部組織科長。
1944年春入中央黨校學習。
1945年冬返回華北,先後在北方分局、華北中央局組織部做幹部工作。
蕭克一家
蕭克一家(2張)
1949年夏到1972年夏,歷任中南軍政大學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中央軍委軍訓部辦公室副主任、國務院燃料工業部電力設計局副局長、電力工業部(後為水利電力部)幹部司副司長、司長、水利電力部政治部負責人。
1978年2月,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1979年4月任國家電力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1982年9月當選為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1990年12月離休。
是中共七大、十三大代表,中共第十二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3] 
2022年12月30日晚,蹇先佛因肺部感染在北京逝世,享年106歲。 [3] 

蹇先佛個人生活

1935年初,經賀龍和任弼時夫婦牽紅引線,蹇先佛與蕭克結為革命伴侶。
1939年,兒子蕭星華出生。 [2] 

蹇先佛人物訪談

蕭克夫人蹇先佛:姐姐蹇先任接生,孩子出生在草地上。
初次見面,很難將面前這位白髮如雪的老太太,與70多年前長沙女子師範學校那個意氣風發的激進女生聯繫在一起——後來成為戰將蕭克夫人的蹇先佛,與她的姐姐、賀龍夫人蹇先任一起,在長征中寫下了堅韌頑強的人生篇章。
“我們6軍團參加長征的女紅軍還有李貞陳瓊英等十幾個人,都不在了。”90歲的蹇先佛回憶説。
蹇先佛出生在湖南慈利一個富裕的家庭,姐姐和哥哥都參加了紅軍。日本佔領東三省後,一腔熱血的蹇先佛再也不能安心學校的生活了。
開明的父親蹇承晏知道女兒的性格,對她説:“你要想抗日,就去當紅軍吧。”
父親的一句話,使蹇先佛在亂世的中國,找到了光明的方向。
1934年,賀龍帶領紅2軍團來到慈利。此時的賀龍已經迎娶了蹇先佛的姐姐蹇先任。蹇先佛找到姐夫,提出了參加紅軍的要求。
跟隨蹇先佛參軍的還有弟弟蹇先超,後來過雪山時,他和千百名普通紅軍戰士一樣,永遠地倒下了……
“即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我都很樂觀。”蹇先佛靜靜地為我們講述長征時,甚至看不出一絲憂傷。
“肖老當時要指揮部隊,跟我不在一起行軍。”蹇先佛回憶,而同時踏上征程的姐姐和姐夫在長征期間,也很難見上面。
1936年7月初,紅2、6軍團與紅四方面軍在甘孜會師後,開始穿越荒無人煙的茫茫草地。而就在進入草地的第一天,蹇先佛的孩子降生了。
草地上無遮無擋,哪怕是一頂帳篷都找不到。聞訊趕來的蕭克在附近找到了一處藏民放牧遺棄的土圍子,他們就近挖了一些草皮,急急忙忙整修了一下,作為產婦的產房。姐姐蹇先任趕來親自為妹妹接生。
一個苦難的男嬰就這樣降生了。蕭克給孩子取了個名字叫“堡生”——在草地“土堡”裏出生的兒子。
1937年,康克清在延安曾對前來採訪的美國女記者尼姆·威爾斯説:“蕭克的妻子在長征途中幾乎死於難產。她是在過草地時分娩的……”
惡劣的環境使蹇先佛產後身體極度虛弱,她回憶道:“餓得走着走着就一頭栽下馬來。”
楊尚昆的夫人李伯釗把僅有的一斤大米硬塞給她。“她因此而差點餓死。”蹇先佛説。
幸運的是,孩子健康而討人喜歡,蹇先佛説:“他特別愛笑,從來不哭不鬧。”
走出草地後,有老百姓看見衣衫襤褸的蹇先佛抱着一個不滿月的男孩,就拿出十個鍋盔(類似燒餅的麪食)想換她懷中的嬰兒。蹇先佛搖頭説:“給一百個我也不換。”
帶着兒子,蹇先佛走過了長征中最艱苦的一段路程,經歷了只有紅軍母親才能忍受的千辛萬苦。遺憾的是,孩子被送回湖南老家後,不幸死於日本侵略軍的轟炸,成為母親一生之痛。
為了理想和信仰,蹇先佛的哥哥和弟弟分別於21歲和16歲便終止了生命。
如今,飽經風霜的蹇先佛居住在北京一處略顯陳舊的四合院裏,深居簡出,恬淡而靜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