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踢鼓秧歌

鎖定
踢鼓秧歌是流傳在山西朔州地區的民間舞蹈,尤以朔城區、平魯區最盛行,流傳也廣。它以粗獷、剛勁、穩健、風趣的藝術特點。博得廣大羣眾的喜愛。 [1] 
中文名
踢鼓秧歌
地理標誌
山西朔州
特    點
粗獷、剛勁、穩健、風趣

目錄

踢鼓秧歌起源

據踢鼓老藝人相傳。宋朝梁山伯英雄中,有一人被官府抓獲。後被梁山弟兄喬裝進城,劫獄救出。為紀念這一事,以後每逢元宵節,羣眾便扮成梁山英雄人物,敲鑼打鼓,載歌載舞,進行慶祝。之後,年復一年,逐漸形成了踢鼓秧歌舞蹈。踢鼓秧歌男角扮相是楊雄、宋江、石秀、武松、林沖、阮家三兄弟等梁山英雄人物。多年來,每逢元宵節,民間藝人自行組成演出班,進行演出活動。一般在街頭、廣場、院落表演,故又稱土攤秧歌。晚上表演時,表演者手持彩燈,在茫茫夜色中,猶如長龍,又似百花盛開。演出時不僅有標會(比賽)的形式,還有串會(闖台),即圍觀羣眾被扮角拉動,經稍加打扮,就一起參加表演。“標會”結束,兩攤或三攤的踢鼓秧歌班子會合,進行大場子表演,形成高潮。
表演形式有大場子、小場子和過街場子三種。拉花一手持扇,一手持彩巾,舞姿滑稽多趣,變化多端。有時還和觀眾鬥趣。大小場子主要以表演的人數和節目形式而定。大場子一般在山區較為流行,參加人數最少不得低於十六人,多可達到六十四人或更多。表演時,常以兩踢鼓(多扮老生)引路,每一踢鼓後,跟一拉花。隊形有時成“一”字長蛇陣,或二縱隊相併而行,或四縱隊對陣而行,或穿插以各種陣式進行。小場子的前場叫山子,後場叫攤子,結尾叫落毛。 [2] 

踢鼓秧歌步法

踢鼓的步法大而剛健,表演剛健奔放;拉花的步小而顫動,表演嫋娜柔軟。對舞的交手場類似武術中的對打,大場子紅火熱鬧,氣勢大,陣式錯綜複雜。小場子表演者需有過硬的功夫和一定的技巧。過街場子是在大小場子進行前表演,穿街過巷,邊走邊表演,有宣傳和召集人的作用。三種形式各有特點,一般是交叉進行。
步法 步法
踢鼓秧歌的音樂以鼓、鑼、釵為主,配以嗩吶、長號,奏起大小得勝和將軍令曲牌,浩瀚奔放,顯示出了塞外之氣勢。
每年春節到元宵節,為踢鼓秧歌活動日。從城鎮到鄉村,到處都是踢鼓秧歌。白天多在街頭、廣場表演,有的結合春節拜年和慰問,到門口、院落表演,晚上有的跟焰火活動(先表演,後放焰火),有的找有旺火的場地活動。有的踢鼓秧歌和小演唱結合進行。解放前,踢鼓秧歌常演的小節目有《打酸棗》、《摘南瓜》、《拉老漢》、《觀燈》等。解放後,這些節目大部停演,改為現代演唱節目。
解放後,踢鼓秧歌受到上級文化部門的重視。朔城區文化部門經過加工整理的《落帽》、《單鳳朝陽》、《大王懲霸》等節目,赴中央、省、地參加文藝調演,均獲獎。平魯區組織的踢鼓秧歌曾赴延安參加全國民間文藝匯演,受到好評。
步法 步法
踢鼓秧歌有着鮮明的地方色彩和濃郁的生活氣息,每逢春節,這種古老的傳統舞蹈,仍在城鄉盛演不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