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踏青

(一種民俗活動)

鎖定
踏青,是指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中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踏青習俗由來已久。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 [1] 
中文名
踏青
外文名
go for a walk in the country in spring
拼    音
tà qīng
釋    義
清明節前後到郊外散步遊玩
地    區
中國
節    日
清明節

踏青歷史淵源

踏青由來

踏青這種節令性的民俗活動,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其源泉是遠古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這種農耕祭祀的迎春習俗對後世影響深遠。踏青為春日郊遊,也稱“踏春”,一般指初春時到郊外散步遊玩。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春日景象,郊外遠足,這種踏青也叫春遊。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 [2] 

踏青定型

清明之時,正是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乘便,掃墓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也有的特意於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遠足,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鬱結心胸。清明前後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俗的一項重要內容。踏青郊遊,是清明時節與春祭並存的古老主題。 [2] 
清明期間正是春風得意、春意盎然的時節,萬物萌動之時,迎春郊遊於野外早已成為風俗。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踏青風俗至唐宋尤盛。據《舊唐書》記載:“大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 [3] 

踏青發展

踏青(1)隋唐

隋朝時期,踏青也是一項十分普及的民俗活動。尤其是每當春暖花開的時節,士女遊春活動最盛。隋朝時,著名畫家展子虔繪《遊春圖》,對明媚的春光及人們成羣結隊遊春的情景有形象的描繪。
約從唐代開始,人們在清明掃墓的同時,也伴之以踏青遊樂的活動。由於清明上墳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餘,順便在明媚的春光裏騁足青青原野,權作節哀自重轉換心情的一種調劑方式。因此,清明節也被人們稱作踏青節。唐代詩人王維詩句有“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一方面説明秉性貪玩的孩童,常常不滿足於踏青遊樂僅僅在清明舉行,另一方面也説明了“清明”與“上巳”漸漸融合的趨勢。
唐代的踏青更為盛行。如杜甫有“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孟浩然有“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據《舊唐書》記載,唐代宗曾在農曆二月初二前往郊外踏青:“大曆二年二月壬午,(代宗)幸昆明池踏青。”李淖在《秦中歲時記》也記載雲:“唐上巳日,賜宴曲江,都人於江頭禊飲,踐踏青草,曰踏青。”唐代郊外踏青活動的盛行,由此可見一斑。
唐詩中描寫踏春活動常把時間定位在三月三前後,唐詩題目中出現“上巳”和“三月三日”的有八十多首,其代表性意象就是祓禊和踏青。劉商“踏青看竹共佳期,春水晴山祓禊詞”(《上巳日兩縣寮唆會集時主郵不遂馳赴輒題以寄方寸》)很典型。

踏青(2)宋元

經過多年的發展,融匯了寒食與上巳兩個古老節日精華的清明節,終於在宋元時期形成了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輔以春遊踏青的傳統節日。宋代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出以汴京外汴河為中心的清明時節的熱鬧情景。在這一畫卷,畫面人物就達550多人,牲畜50餘頭,船20多艘,車、轎20多乘。清明踏青之盛況,可見一斑。
不過,宋代的踏青活動,大多集中在清明節。南宋以降,踏青更盛。南宋周密在《武林舊事》卷三中説:“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總宜。杭州亦無時而不遊,而春遊特盛焉……都人士女,兩堤駢集,幾於無置足地。水面畫楫櫛比如魚鱗,亦無行舟之路。歌歡簫鼓之聲振動遠近,其盛可以想見。偌大的西湖中,竟至“無行舟之路”;長長的西湖岸邊,也“幾於無置足地”,這種熱鬧景象,即使在今天,也難得一見。”
元代,踏青是一種常見的民間體育活動。喜歡歌詠而且強健有力的生命狀態的楊維楨在《崔小燕嫁辭》一詩中寫道:“崔家姊妹雙燕子,踏青小靴紅鶴嘴。”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到,崔家姐妹體態矯健,充滿活力,一改過去詩中的“美女”纖弱、慵懶、哀怨、嬌貴之類的感覺。

踏青(3)明清

明代踏青與宋代一樣,主要借清明節掃墓時進行。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場》曰:“三月清明日......是日簪柳,遊高梁橋,曰踏青。”還在《帝京景物略·高梁橋》中説:“歲清明,桃柳當候,岸草遍矣。都人踏青高梁橋。”在明人謝肇涮的《五雜俎》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北人重墓祭,餘在山東,每逢寒食,郊外哭聲相望,至不忍聞。當時便有善歌者,歌白樂天寒食行,作變徵之聲,坐客未有不墮淚者。南人借祭墓為踏青遊戲之具,紙錢未灰,舃履相錯,日暮,墦間主客無不頹然醉倒。”踏青雖在一年之春,但具體時日常有出入。
此外,踏青時節除了登山臨水,遊覽春光之外,人們還同時開展各式各樣的體育娛樂活動,諸如放風箏、盪鞦韆、蹴鞠、牽鈎(拔河)等,內容更為豐富。
明清以來,踏青風俗亦然。《温州府志》記載:“清明掃墓而祭多有邀親朋,拏舟擊鼓鏗金類遊湖者。”《杭州府志》説:“二月花朝以往,士女急先出郊,謂之探春。畫舫輕舟,櫛比鱗集,先南屏,次放生池、湖心亭、嶽王墳、盧舍庵,後入西陵橋、放鶴亭、比來皋亭山、劉墳村。每當春日,桃花盛放,一望如錦,遊人多問津焉。”《金華府志》:“清明日,人家門户插柳枝,長行賞郊外名曰踏青,前後十餘日祭掃先墳。”紹興地區還在踏青時節進行祭祀大禹活動。《紹興府志》記載:“三月五日俗傳禹之生日,禹廟遊人最盛。無貧富貴賤,傾城俱出,士民皆乘畫舫,丹堊鮮明,酒樽食具甚盛,賓主列坐,前設歌舞。小民尤相矜尚,雖非富饒,亦終歲儲蓄,以為下湖之行。春欲盡,數日遊者益眾。千秋觀前一曲亭亦競渡不減西園,至立夏日止。”
清初潘榮陛所著記述北京歲時風物的專著《帝京歲時紀勝·歲時雜戲》也詳細記載了清明時節掃墓踏青的情景:“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提酌挈盆,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帝京歲時紀勝·歲時雜戲》)每至春回大地、草木皆綠的清明時節,人們紛紛興致勃勃結伴前往郊外踏青,遊玩、放風箏。特別是從清乾隆年間起,所修的許多地方誌和地方文獻中都記載了清明時節踏青、放風箏的情景。
直到今天,春遊踏青活動仍為人們所喜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