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踏腳石

(2019年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踏腳石》是[愛爾蘭]謝默斯·希尼的一部訪談錄,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1] 
中文名
踏腳石
作    者
[愛爾蘭]謝默斯·希尼
原作品
Stepping Stones:Interviews with Seamus Heaney
譯    者
雷武鈴
出版社
廣西人民出版社
裝    幀
精裝
ISBN
9787219106426

踏腳石內容簡介

《踏腳石:希尼訪談錄》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希尼的一部系統性回憶錄和總結性談藝錄,由愛爾蘭傑出詩人、評論家奧德里斯科爾歷時七年完成,阿戈西愛爾蘭年度圖書獎獲獎作品。全書共分三個部分十六章,以詩歌為參照點,年近七十的希尼回頭凝視,坦誠而深情地追溯了自己從出生到獲諾獎之後的整個人生:童年,故鄉,親人,朋友,寫作,衝突,困境……圍繞着他的每一部詩集,訪談錄把這些隱秘而寶貴的經驗珍珠般串聯起來。在其中,希尼從不怯於談論重大的存在問題,直面阿爾斯特黑暗歲月中所面臨的藝術和倫理挑戰,直面“人類經驗中冷酷的本性”和世俗“冷漠的風景”,迴應自己內在的聲音,“一個詩人應該怎樣正確地生活和寫作?”這部訪談錄向我們呈現了一個完整的希尼,一個有着“大天才身上根深蒂固的正常性”的希尼,一個始終努力而真誠地追求自我完善的希尼。它是一本希尼詩歌的指南,“一條通向語言之廣闊的旅途,一條其中的每一個到達點——無論是在一個人的詩歌中還是在生活中——都轉變成為踏腳石而不是目的終點的旅途。” [1] 

踏腳石作者簡介

謝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1939-2013),享譽世界的偉大詩人、劇作家、評論家、翻譯家。1939年生於北愛爾蘭德里郡,1961年畢業於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當過中學教師,後回母校任文學教師。二十多歲即以詩集《一位自然主義者之死》聞名詩壇。1972年和家人移居愛爾蘭都柏林。曾任美國哈佛大學修辭學教授,英國牛津大學詩學教授。獲艾略特詩歌獎、毛姆文學獎、史密斯文學獎等重要獎項,1995年因“其作品飽含抒情之美以及對倫理的深刻理解,凸顯了日常生活的奇蹟和歷史的現實性”而獲諾貝爾文學獎,被稱為“繼葉芝之後最偉大的愛爾蘭詩人”。 [1] 

踏腳石目錄

前言
致謝
【第一部分 印記】
一、從家裏到學校
二、成長為詩歌
【第二部分 作品】
三、“榛木枝震動”:
《一個自然主義者之死》
四、向內和向下:
《進入黑暗的門》
五、元音和歷史:
《在外過冬》
六、冰柱裏的氣泡:
《北方》
七、展示給我們的生活:
《田野工作》
八、去到水邊:
《斯泰森島》
九、書籍敞開大門暢通:
哈佛大學
十、樹叢中的一條河:
《山楂燈籠》
十一、時間綻放燦爛光芒:
《觀看事物》
十二、一直前行:
《酒精水準儀》
十三、“更深地進入其中”:
《電燈光》和《區線與環線》
十四、“在一個木頭O中”:
户外戲劇節,牛津詩歌教授,翻譯
十五、“朝向詩句的耳朵”:
寫作和朗讀
【第三部分 尾聲】
十六、總而言之
“詩歌藝術”希尼訪談
謝默斯·希尼年表
“真傳一句話”
——希尼訪談錄譯後記 [1] 

踏腳石叢書信息

希尼系列 (共5冊), 這套叢書還有 《人之鏈》,《電燈光》,《開墾地》,《區線與環線》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