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踏水橋

鎖定
民國版《榮縣誌》載,踏水橋:踏紫山(鋪)兩裏,長五丈五、高七尺、寬五尺。為何取名“踏水橋”?民間傳説與清代榮縣知縣黃牯牛(黃大本)治山治水有關。為治嘯天龍這山龍,他命人除了斬斷嘯天龍的七寸龍頸外,還修建一座橋取名“踏水橋”。踏水橋讓眾多的來往車馬行人經過,緊踩踏困鎖住龍爪,縛住了惡龍。這橋成為東連重慶、內江、自貢、榮縣,西至樂山、雅安的大通道。 [1] 
中文名
踏水橋
別    名
踏水礄
記    載
清乾隆《温江縣誌》
位    置
原踏水鎮政府駐地

踏水橋相關記載

清乾隆《温江縣誌》載:“踏水橋,北八里。”清宣統《温江鄉土志》記:“踏水橋,在治西北十二里集義場(原踏水鎮)跨云溪,長一丈六尺,廣四丈。”傳説,這裏原有一座拱橋,橋當頭兩百米遠有幾家幺店子。後來,這個地方出了一個進士,名叫徐從樞。他中進士後,任嘉定府(現樂山市)教諭(分管教育的學官)。後回到老家購置田產,成為當地顯赫一時的鄉紳。他與當地鄉紳商量,要在橋當頭興建一座鄉場。因為原來的那座橋橋拱很高,徐進士迷信風水,認為橋高對上方的一家墳地有利,心裏不悦。有個風水先生看透了徐進士的心事,就順着他説,這座橋高過了温江縣城的白塔子,温江縣城要遭水淹,縣府知道後,要懲治我們。這樣一説,大家都十分懼怕。於是商議改橋,把橋面改得很低。結果,橋面改低以後,只要下雨一漲水,河水就漫過橋面,過路行人就只有踩水過橋。這樣一來,人們就叫這座橋為“踏水橋”。

踏水橋歷史由來

其一:温江縣原設踏水鎮,以踏水橋在此地得名。解放後,先後設置踏水鄉、踏水鎮,此地為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2005年,踏水鎮併入萬春鎮,仍為鎮人民政府所在地。)踏水橋原在踏水舊街北端,灰石砌座,石板鋪面。説到它,場上的老者們,有兩種不同説法。
一曰“塔水橋”。説該橋橋面與柳城南門外的“白塔子”塔頂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塔水橋者,塔頂與橋面水平相同也。有民謠雲:“塔水橋,白塔頂,相隔十里一樣平。”
二曰“踏水橋”。説是清末及民國年間因水利失修,江河泥沙淤堵。該橋橋下的河道因淤堵而流水不暢,每逢大雨時節,常常水沒橋面,行人只有膽戰心驚地試探着踏水而過橋,故名“踏水橋”。
因後一種説法揭示瞭解放前社會制度的問題,為廣大人民羣眾所認同,故而前一種説法漸漸被人們淡忘了。(姜國民收集。選編時,字句有增刪。)
其二:四川省都江堰市聚源鎮踏水礄建在聚源鎮普星村二組王家院子前面的泉水大溝上面,橋的下游幾百米遠地名叫何家灣灣,橋東北方向是幸福鎮,此橋橫跨聚源鎮和幸福鎮,在離橋不遠處即有座古寺廟取名“萬壽寺”,萬壽寺和踏水礄是解放前當地最醒目的地名,即“萬壽寺踏水礄”簡稱“踏水礄”,踏水橋又稱踏水礄,現在以這個“踏水礄”為準,因踏水礄所在的位置的行政區域多變更,早在民國二十七年此地方屬於聚源場(今聚源鎮)管轄,所以今以聚源鎮踏水礄為準。踏水礄是中華民國以前聚源鎮、幸福鎮和胥家鎮三地來往的重要橋樑之一,其地理位置是具有重要的軍事地位和重要交通地位,踏水礄是中華民國以前就有的,其歷史悠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