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跳鼓舞

(福建省廈門市傳統舞蹈)

鎖定
跳鼓舞俗稱花鼓弄,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舞蹈,福建省廈門市傳統舞蹈,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1] 
跳鼓舞相傳起於春秋時期。閩南跳鼓舞是閩南民間舞蹈的一種,具有獨特鮮明的動律風格特色,流傳在廈門、泉州、漳州、仙遊、台灣等地區。 [2]  [7]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閩南民間舞蹈家尤金滿在“豐州跳鼓”和“仙遊跳鼓”的基礎上提煉出雙人跳鼓舞,並在廈門傳承。閩南跳鼓舞以鼓為主,整個舞蹈以持旋鼓者為中心,所以也叫旋鼓舞。 [2] 
2013年5月28日,“閩南跳鼓舞”被列入廈門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4]  2019年2月25日,福建省廈門市申報的“跳鼓舞”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3] 
中文名
跳鼓舞
批准時間
2019年2月25日
遺產級別
省級
遺產類別
傳統舞蹈
申報地區
福建省廈門市
保護單位
廈門市文化館

跳鼓舞歷史淵源

跳鼓舞相傳起於春秋時期,在泉州廣泛流傳據説已有六、七百年曆史。 古老的跳鼓舞以鼓為主,技藝高超,瀟灑奔放,但各處表演形式不盡相同。較具影響的,是流傳在泉州城內及其附近晉江、石獅、南安的“旋鼓舞”和南安縣詩山鎮鳳坡村的“鳳坡跳鼓”。 跳鼓舞主要用於謁祖、晉壽、佛誕、廟會、祈雨等宗教信奉活動。表達了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7] 
閩南跳鼓舞以閩南悠久傳統文化為基礎,受古越舞蹈文化、中原舞蹈文化和海洋文化“三源合一”的相互交融,以及獨特的地理環境等多種因素影響,逐漸形成具有獨特鮮明的動律風格特色。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閩南民間舞蹈家尤金滿在“豐州跳鼓”和“仙遊跳鼓”的基礎上提煉出雙人跳鼓舞,並在廈門傳承。 [2] 

跳鼓舞舞蹈特色

閩南跳鼓舞以鼓為主,整個舞蹈以持旋鼓者為中心,所以也叫旋鼓舞。男女雙人一人持扁鼓,一人持鼓槌,在各種“旋鼓”“捧鼓”“擊鼓”動作中相互對打逗樂,動作輕快活潑,造型變化豐富,配合默契,樂趣無窮。鼓點在第四拍敲,顯得柔美。舞蹈動作講究上肢轉鼓與下肢步伐的配合,在流動和造型中“旁三道彎”的姿態。膝關節做“重拍向下”的屈伸“橫擺”動律,做出各種配合敲鼓的身段、造型,加上位置及隊行的變化而進退交叉,要求舞蹈者擊鼓時要協調默契配合。 [2] 

跳鼓舞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肖淑萍,女,1966年6月生,2013年5月28日被評為廈門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2021年2月22日被評為福建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跳鼓舞(廈門)。 [4-6] 
謝日新,男,2013年5月28日被評為廈門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閩南跳鼓舞。 [4]  [9] 
保護措施
廈門市文化館為跳鼓舞(廈門)項目保護單位。 [1] 

跳鼓舞社會影響

主要表演
2021年4月19日,第十四屆海峽兩岸(廈門海滄)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開幕,現場具有舞蹈《跳鼓舞》表演。 [8] 
2021年,廈門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暨閩台文化交流展演展示活動中,具有跳鼓舞表演。 [2] 
跳鼓舞表演 跳鼓舞表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