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跳蚤

(約翰·鄧恩創作詩歌)

鎖定
《跳蚤》是英國玄學派詩人約翰·鄧恩創作的一首詩歌。愛情本是甜美而浪漫的,而跳蚤卻是令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但在這首詩中,詩人卻把相愛雙方以兩滴血的形象結合在跳蚤體內,相愛的雙方經過婚姻結合為一個整體。全詩以詩人向情人求愛的口語體寫成,語言機智幽默,語氣詼諧調侃,比喻新穎大膽,推理和結論也超乎常人想象,將玄學派詩歌對奇喻和思辨能力的運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1-3] 
作品名稱
跳蚤
作    者
【英】約翰·鄧恩
創作年代
17世紀
作品體裁
詩歌
外文原名
The Flea

跳蚤作品原文

The Flea
Mark but this flea, and mark in this,
How little that which thou deniest me is;
Me is sucked first, and now sucks thee,
And in this flea our two bloods mingled be;
Thou know'st that this cannot be said
A sin, or shame, or loss of maidenhead,
Yet this enjoys before it woo,
And pampered swells with one blood made of two,
And this, alas, is more than we would do.
Oh stay, three lives in one flea spare,
Where we almost, nay more than married are.
This flea is you and I, and this
Our marriage bed, and marriage temple is;
Though parents grudge, and you, we are met.
And cloistered in these living walls of jet.
Though use make you apt to kill me
Let not to that, self-murder added be,
And sacrilege, three sins in killing three.
Cruel and sudden, hast thou since
Purpled thy nail in blood of innocence?
Wherein could this flea guilty be,
Except in that drop which it sucked from thee?
Yet thou triumph'st and say'st that thou
Find'st not thy self nor me the weaker now;
'Tis true; then learn how false fears be;
Just so much honor, when you yield'st to me.
Will waste, as this flea's death took life from thee. [3] 

跳蚤中文譯文

跳蚤
光看看這隻跳蚤,看看在它體內,
你拒絕我的東西是多麼微乎其微;
我,它先叮咬了,現在又叮咬你,
在這跳蚤肚裏,我倆的血混為一體;
坦白承認此事,我並不能夠説
是一樁罪過,或恥辱,或喪失貞節,
可是這傢伙不經求愛便享用,
腹中飽脹兩人的血混成一種,
這,咳,比我們要做的還深重。
待着吧,三個生命共存在這跳蚤裏,
在其中我們幾乎,不,更甚於婚配。
這跳蚤就是你和我,它的腹腔
就是我們的婚牀,和婚慶禮堂;
儘管父母怨恨,你也不從,我們照樣相會
且隱居在這活生生墨玉般的四壁之內。
雖説出於習慣你總是想要撲殺我,
可是,別再給這加上自我毀滅
瀆聖——殺害三命的三重罪孽。
殘忍而突然,你是否從此時此刻
染紅了你的指甲,以無辜的鮮血?
這跳蚤有什麼可以責難罪咎,
除它從你身上吸取那一小口?
然而,你得意洋洋,聲稱説
並未覺得自己,也沒發現我變衰弱;
的確,那麼該知道恐懼是多麼虛幻不真;
當你委身於我時,將僅僅有那麼點童貞會損耗,
一如這跳蚤之死從你那兒竊取的生命。
傅浩 譯) [4] 

跳蚤創作背景

約翰·鄧恩出身於富裕家庭,早年受到文藝復興時期世俗文化的影響,縱情聲色,雖頗有抱負,但由於宗教信仰抑鬱不得志。他生在天主教家庭,而當時國教在英國已經確立,他要在社會上取得一定的地位是很艱難的,要麼選擇自己的信仰,受到排擠迫害,難以生存;要麼依附權貴,獲得生存的一席之地。這使得鄧恩內心極度掙扎困惑。加上詹姆斯一世查理一世兩朝政治腐敗,社會上又瀰漫着一種懷疑幻滅的感覺。在這種形勢之下,17世紀的英國上流社會生活奢侈糜爛,及時行樂就成為了當時的英國人麻醉自己和逃避現實的方法,他們在現實與理想之間掙扎彷徨,而及時行樂也成為了當時玄學派詩歌的重要主題之一。鄧恩生活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也難以逃脱其影響,在《跳蚤》一詩中這種思想有很明顯的體現。 [2] 

跳蚤作品鑑賞

跳蚤新奇的玄思妙想

《跳蚤》一詩表現了鄧恩突出的玄思妙想。詩中的比喻都是既玄又妙的思想,這種比喻乍一看怪誕不羈,細想卻雅緻入理。這首詩的玄思妙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隻令人作嘔的昆蟲因咬了詩中男女主人公而成了兩人的媒人,因為他們倆的血液通過跳蚤的採集匯合已經成為一體:“我,它先叮咬了,現在又叮咬你,在這跳蚤肚裏,我倆的血混為一體”,並且這種結合還有了結果:“腹中飽脹兩人的血混成一種”。一隻惹人生厭的昆蟲成了男女主人公的婚牀,還是他們婚姻的神聖殿堂:“在其中我們幾乎,不,更甚於婚配。這跳蚤就是你和我,它的腹腔就是我們的婚牀,和婚慶禮堂”。結婚這種神聖的、須經戀愛、求婚、訂婚等漫長過程才能實現的事情竟讓這跳蚤輕而易舉地完成了。一隻等級低下的昆蟲竟把三個生命聚在一起構成了三位一體,使他們都具有了神性:“雖説出於習慣你總是想要撲殺我,可是,別再給這加上自我毀滅瀆聖——殺害三命的三重罪孽”。這跳蚤“是你是我”,還是跳蚤本身,這樣構成三位一體。所以説,殺死男主人公是罪過,殺死跳蚤也是罪過,殺死自己更是罪過,還是更為嚴重的罪過。既然構成了三位一體,這個集體意象便具有了神性,破壞這個三位一體的神性個體就是“瀆聖”。這個三位一體的意象是詩人刻意強調的,因為按他的邏輯,這隻跳蚤裏現在應當有四條生命:男主人公、女主人公、跳蚤本身和那個由男女主人公結合而產生的小生命:“坦白承認此事,我並不能夠説是一樁罪過,或恥辱,或喪失貞節,可是這傢伙不經求愛便享用,腹中飽脹兩人的血混成一種,這,咳,比我們要做的還深重。”詩人最清楚自己筆下的數字,但他非説成是“三個”生命,因為在他眼裏,三位一體是至高無上、神聖無比的意象。
一般情況下,求愛是要言情的,但這首詩重推理,不言情,憑生硬的邏輯推理來説服對方並讓對方相信自己是愛她的。詩中的邏輯推理是這樣的:女方不能否認她愛男方,因為他們倆早已被跳蚤的撮合融為一體。跳蚤通過對兩人的先後叮咬,完成了這對男女主人公的婚姻實質,並且讓他們的愛有了結果,跳蚤的軀體成了他們神聖的婚牀和婚姻殿堂。不管女方同意與否,他們倆已然同居一室:“儘管父母怨恨,你也不從,我們照樣相會且隱居在這活生生墨玉般的四壁之內。”當男主人公責備她狠心地把跳蚤殺死時,女主人公假裝知錯並對自己的行為表示害怕並有所悔意時,男主人公欲擒故縱,説她假裝後悔以及她所表現的矜持作態都已沒用。看樣子,男主人公在這場推理求愛中佔了上風:“的確,那麼該知道恐懼是多麼虛幻不真;當你委身於我時,將僅僅有那麼點童貞會損耗,一如這跳蚤之死從你那兒竊取的生命”。求愛不言情,推理佔上風,這就是鄧恩詩歌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愛情詩全新的表現手法。 [5] 

跳蚤陌生化思維表達

陌生化是俄國形式主義評論家什克洛夫斯基發明的術語,其要義是詩人應當把熟悉的事物非熟悉化,讓讀者產生陌生感,使形式變得難懂,增加難度和感知的長度,因為感知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審美目的並且必須被延長。這首詩中陌生化的思維首先表現在它的非人格化思維。向人求愛,不表明被求之人的價值和可愛之處,反而將其非人格化甚至獸格化,這是鄧恩不同於常人的陌生化思維。在這首詩裏,男女主人公被非人格化為一隻跳蚤,但這隻跳蚤卻具有將愛情神聖化的功能,因為它使男女主人公真正結合並形成了至高無上的三位一體。陌生化的思維其次表現在神聖與世俗的結合。詩中表現了常見的世俗思維,女方的家長不同意這門婚姻,女方自己也猶豫不定。男女之愛本是人間世俗之事,但是鄧恩利用陌生化的思維使這人間世俗的事情成了神聖的事情,跳蚤替男主人公解決了這一問題,它替他與她完婚。於是,男女主人公不但同居,還結合併產生了後代。由於詩人特別的陌生化思維,這完全世俗的愛被賦予了神性,他們成了三位一體。在這個三位一體中,損害任何一部分都是對神的不敬。世俗之愛是通往神聖之愛的一個重要步驟,詩中所反映的是一個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過程,先是動物性,其次是人性,最後是神性,達到了神聖與世俗的完美結合。詩人對男主人公的求愛做了恰當的表達,這種思維與表達是獨具特色的,也是陌生化思維的結果。
陌生化的戲劇性表達是全詩的突出特點。這首詩是一種戲劇獨白,深受當時戲劇表現手法的影響。然而,詩人使用的獨白又有其鮮明個性。在主人公的獨白中,讀者可以清楚地感覺到一個聽眾的存在。詩中的“你”便是那個聽眾。在這首詩裏,還存在着一種對話,但特別的是,另外一方卻是一個隱含的對話者,或者説是一個只用行動説話的對話者。戲劇化的行動是這首詩的特殊表達,並且這種表達是無聲的,代替了女方的言論。第一場:啓幕,兩人在舞台上,跳蚤出現、跳蚤亮相、跳蚤懷孕的特寫鏡頭。在第一節和第二節的中間發生重要的戲劇活動:女主人公把跳蚤逮住了。第二場:女主人公舉手欲殺跳蚤,男主人公讓她“刀下留人”,之後男主人公手指跳蚤慷慨陳詞,試圖勸阻她的殺蚤行動。在第二節和第三節中間又發生了重大行動:女主人公對跳蚤行刑,用指甲將跳蚤殺死。第三場:男主人公沒能成功地“刀下”救蚤,男主人公義憤填膺並繼續為跳蚤辯護,女主人公帶着勝利的喜悦並做解釋,女主人公開始悔悟,男主人公不再信任她。這個戲劇活動是顯而易見的。
口語化是這首詩的另一特色。這一特色表現在説話者慢條斯理,娓娓道來,語言淺顯易懂,是對同時代舞台演出戲劇的一種革新和陌生化。詩中的聽者和詩外的讀者都能輕而易舉地領會説話者話語的意圖。鄧恩在跳蚤這一意象中,使用了陌生化的思維,進行了全新的處理和表達,給英國文學留下了耐人尋味的詩篇。 [5] 

跳蚤作者簡介

約翰·鄧恩(John Donne,約1572—1631),英國詩人,玄學派詩歌的主要代表。生於商人家庭。牛津大學畢業。後獲劍橋大學神學博士學位。曾任皇家牧師和倫敦聖保羅大教堂教長。早期寫抒情詩和諷刺詩。後轉向宗教題材。詩作內容隱晦,比喻怪誕,文字雕琢。作品有《世界的剖析》《靈魂的歷程》《神聖的十四行詩》等。 [6] 
參考資料
  • 1.    李正栓著. 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詩歌研究[M]. 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2006:110.
  • 2.    張麗麗. 解讀鄧恩《跳蚤》中的另類愛情[J]. 咸寧學院學報,2012,32(03):27-28.
  • 3.    羅良功,劉芳主編;方亞中,張甜,姜文泉副主編. 英美文學欣賞[M].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2:23-24.
  • 4.    胥少先編譯. 英國文學詩歌選[M].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6:42.
  • 5.    李正栓著. 鄧恩詩歌研究 兼議英國文藝復興詩歌發展歷程[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1:187-193.
  • 6.    夏徵農主編. 辭海 文學分冊[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549-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