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跳花棚

鎖定
跳花棚,廣東省化州市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跳花棚俗稱“跳棚”,流傳於廣東省化州市官橋鎮長尾公、卷塘尾等村,是民間“儺祭”活動中的舞蹈。相傳,跳花棚從明朝末年起在化州代代傳承,一直延續到當下。每當秋收後,村民便在草坪、土地廟或祖廟前搭棚準備儺祭。在舉行跳棚儺祭活動前4天,在儺舞老藝人的帶領、指導下,先在村中挑選16週歲以上的男子集中教練吟唱和舞蹈。 正日子那天,焚香供拜、接神安座後,再開棚門表演儺舞。屆時,由村老發出號令,鑼鼓齊鳴,表演者戴上用樟木雕成的面具,按“科本”一一上棚表演,邊舞蹈邊吟唱。科本有接神、安座、開棚門、小孩兒、道叔、秀才、後生唱歌、依前、陳九、鋤田、釣魚、判官、監棚、送蟲、量棚、八仙、拆棚、獨腳和尚十八科。吟唱內容多為農事耕耘、男女情感、生活趣談、驅邪除惡以及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物阜民安、五穀豐登等。 [1] 
2011年5月23日,跳花棚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100。 [2] 
中文名
跳花棚
遺產類別
傳統舞蹈
遺產級別
國家級
批准時間
2011年5月23日
申報地區
廣東省化州市
遺產編號
Ⅲ-100

跳花棚歷史淵源

化州“跳花棚”又稱跳棚、高棚舞,是粵西儺舞的一種表演樣式。起源於福建,相傳由明代姚氏七世祖從福建蒲昌珠璣巷大井頭村遷居化州時傳入。 [3] 
它與古代的“跳儺”有着淵源關係。據地方誌載曰:明清時化州地方“正月朔後,覲光門外沙洲為棚,城鄉社會擇善歌者,着童子傀衣、傀巾,夤夜持鈴合歌合舞,奏鼓樂,上下壇場緩步,俗呼‘跳儺’。”儺”源自原始社會圖騰崇拜的祭祀儀式,頭戴面具,手持道具,是一種驅鬼逐疫的民俗文化,後來發展為集文學、藝術、宗教、神話傳説等為一體的文化叢系。可見,“跳花棚”是一種儺舞表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藴和濃郁的民間宗教迷信色彩。 [3] 
跳花棚
跳花棚(7張)
“跳花棚”屬於粵西民間風俗文化,它的產生與中原文化、吳越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早在唐代至宋元時期,中原、福建、浙江等地的大批居民紛紛遷入粵西地區,與當地的南越民族雜處。他們不僅帶來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還帶來了各自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和祭祀禮儀,成為粵西風俗文化的重要來源。有史料記載;“閩南恩波流粵土;雷陽德澤接莆田。”闡述了粵西地區文化的源流。因此,化州“跳花棚”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滲透着中原、吳越文化的特色,同時又與本土文化相結合,逐步形成了具有獨特魅力的粵西儺舞藝術。 [3] 

跳花棚舞蹈特色

跳花棚表演形式

傳統的化州“跳花棚”與當下的“跳花棚”,在舞蹈形式和表演風格上有一定的區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廣東卷》中有過記載:“‘跳花棚’是根據‘儺戲’的表演形式進行的,面具是根據戲曲人物造型佩戴的,表演是按照十八個固定‘科本’(或唱本)演出的。有些表演形式如‘接神科’或‘安座科’等,人們都是跪拜燒香,嘴中吟誦着經文,這樣有些類似於農村每年春節時的‘遊神’。” [4] 
這種表演形式是道教活動的典型代表。傳統“跳花棚”的主要表演風格具有幽默誇大和搞笑粗獷的效果。但是,當下的“跳花棚”在表演形式和表演風格上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4] 
多數情況下,“跳花棚”在每年的小雪節氣到大雪節氣之間選日子舉行,每次表演都會進行一天一夜。在大家一起定的表演日子裏,“跳花棚”還有固定的科本順序,即接神、安座、開棚門、小孩兒、道叔、秀才、後生唱歌、依前、陳九、鋤田、釣魚、判官、監棚、送蟲、量棚、八仙等,在搭建好的跳棚台上進行表演。每一個場次都具有特定的含義和表演內容,在傳統的跳棚舞蹈中,這些舞蹈內容代表着驅鬼求祥,祈禱美好等願望。“跳花棚”表演陣容強大,有的是十幾人,有的則多達百餘人。比如“道叔”這一場,是由道叔等六個不一樣的人物,臉上帶着面具,頭上戴着不同的頭冠,穿着各式各樣的古袍服按照順序出場,在敲鑼打鼓奏樂中跳着“轉身托腮”等不同的九個動作,一邊跳還一邊吟唱着“鬼仔調”,祈禱風調雨順、五穀登豐,祈求平安。“秀才科”表達了多納賢士才子的願望。“跳花棚”的十八科表演中,表演者戴着民間搞笑神秘的面具,形態幽默,舞步有節奏感,並且和日常的勞作場景、祭拜鬼神儀式相結合。 [4] 
傳統“跳花棚”的許多場次(或科目)所表演的舞蹈內容,都帶有濃厚的封建迷信色彩,於是,當下的“跳花棚”在表演科目中從傳統的“十八科目”變為當下的“鋤田”“道叔”等具有較重要藝術價值的科目。當下的“跳花棚”表演時長也從傳統的一天一夜縮短為十分鐘,並且在之前的表演內容上加入當下的舞蹈編舞方法,又融合了古典舞蹈的動作,使得“跳花棚”更具有表現力,並向藝術多元化的方向發展。但是,當下的化州“跳花棚”並沒有改變之前的風格特點,表演內容還是圍繞着勞作豐收、日常生活、愛情情感等展開。 [4] 
根據考察圖片中“跳花棚”的舞蹈動作形態,發現表演者都有共同的一個動作,即大八字半蹲的馬步。儺舞藝術的重點特徵就是馬步,因此,化州“跳花棚”繼承了“儺”舞藝術特徵。馬步作為學習武術最基本的樁步,它的姿勢像騎馬並且像樁柱一樣穩健。表演者要雙腳跨開,寬度要寬過兩肩距離,呈半蹲姿勢。馬步下蹲要穩健,保持較好的平衡,這樣才不容易被別人擊倒。蹲馬步的重要特徵便是要蹲穩、蹲深。馬步的穩健是儺舞最基本的舞姿了。“跳花棚”與儺舞有較深的淵源。“儺”是驅鬼除邪、祈願美好的願望表達,最主要的目的是驅鬼除邪,它是中原的祭祀方法。馬步穩健有力度,節奏感強,代表着“儺”的表演過程是與邪惡鬼魂的博弈較量。而“跳花棚”鮮明地繼承了儺舞的特徵,無論是什麼樣的表演動作都是在馬步的基礎上完成的,但是馬步的動態範圍比較狹小,在不改變馬步的基礎上,依靠雙腳蹬地跳起來,因此,“跳花棚”的基礎動作便是蹲馬步。可見,“穩”“沉”“蹬”“跳”是化州“跳花棚”舞蹈的基本形態。 [4] 

跳花棚演出道具

“跳花棚”表演者戴的是儺面具。在中國悠久的面具文化傳統中,儺面具有豐富的色彩,它的作用到當下還在儺舞中發揮着作用,是儺祭和儺戲藝術表演的重要特點。由此可見,儺面具有着較為重要的地位。無論在何時,迥異的面具代表着不一樣的角色。傳統“跳花棚”的面具由樟木進行雕刻,加工者再根據角色特點進行繪製。如今的面具改進了製作材料,用稻草編織而成,製作時人力及時間成本有了一定的降低。 [4] 
在道具上,也是按照角色特點來製作的,與面具相同,有些道具被保留下來,同時也新增了不同的農耕農具,如鋤頭、勺子等。 [4] 

跳花棚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跳花棚展現了當地的傳統民間禮儀習俗,既是研究地方社會情況和生產力發展情況的一個重要歷史佐證,也是研究化州民俗文化、民間信仰的寶貴資料,其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彌足珍貴。 [1] 
傳承狀況
由於歷史的變革、社會的進步發展、人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化州的“跳花棚”也對其表演內容和形式等進行了創新,例如,當下的“跳花棚”表演時長從傳統的一天一夜縮短為十分鐘,並且在之前的表演內容上加入當下的舞蹈編舞方法,又融合了古典舞蹈的動作,使得“跳花棚”更具有表現力,並向藝術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4] 
傳承人物
張振謙,男,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為跳花棚,申報地區為廣東省化州市。 [5]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化州市文化館獲得“跳花棚”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6]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跳花棚項目保護單位化州市文化館評估合格。 [9] 

跳花棚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20年12月17日晚,2020年梧粵羣眾文化聯盟交流活動在市文化大廈劇場舉辦,活動上表演了跳花棚。 [7] 
2020年12月26日,廣東茂名市舉行第七屆全民健康徒步節,活動上表演了跳花棚。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