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跳水

(列夫托爾斯泰文學作品)

鎖定
《跳水》是俄國偉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部傑出作品。它的主要內容是:在一艘輪船上,發生了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一隻頑皮的猴子在船上蹦來蹦去,成為了水手們的笑料。它越發放肆,摘掉了船長兒子的帽子,爬上了桅杆,孩子惱羞成怒,追了上去,一直到了桅杆頂上的橫木上。他雖然取得了帽子,但也把自己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一失足就會摔到甲板上,落個粉身碎骨,即使不失足,也難以轉身走回。在場所有人都提心吊膽,為孩子處境擔憂。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如果你自己是一名旁觀者,可能會慌亂,也可能會害怕。可是孩子的父親——船長卻十分鎮定,用槍“逼”着孩子跳水。最後,孩子得救了。
作品名稱
跳水
外文名
Прыжок [1] 
作    者
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

跳水作者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是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作家。出生於貴族家庭。
1840年入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啓蒙思想家影響。
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
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
托爾斯泰
托爾斯泰(3張)
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幾年軍旅生活不僅使他看到上流社會的腐化,而且為以後在其鉅著《戰爭與和平》中能夠逼真地描繪戰爭場面打下基礎。
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其成名作:自傳體小説《童年》(1855)、《少年》(1857),這些作品反映了他對貴族生活的批判態度,“道德自我修養”主張和擅長心理分析的特色。從中篇小説《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義貴族立場主張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莊園試驗失敗的過程。

跳水中文譯文

一艘環遊世界的帆船正往回航行。這一天風平浪靜,水手們都在甲板上。一隻猴子在人羣裏鑽來鑽去,模仿人的動作,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它顯然知道大家拿它取樂,因而更加放肆起來。
船長的兒子才十一二歲,他也笑得很開心。猴子忽然跳到他面前,摘下他的帽子戴在自己的頭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杆。水手們又大笑起來,只有那個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着猴子坐在桅杆的第一根橫木上,摘下帽子來用牙齒咬,用爪子撕,好像故意逗他生氣,孩子嚇唬它,朝着它大喊大叫。猴子不但不理,還撕得更兇了。
跳水 跳水 [2]
水手們笑得更歡了,孩子卻氣得臉都紅了。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他攀着繩子爬到第一根橫木上,正要伸手去奪帽子,猴子比他更靈巧,轉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你逃不了!”孩子一邊追趕一邊喊。猴子還不時回過頭來逗孩子生氣。爬到了桅杆的頂端,它用後腳鈎住繩子,把帽子掛在最高的那根橫木的一頭,然後坐在桅杆的頂端,扭着身子,齜(zi)牙咧嘴地做着怪樣。橫木的一頭離桅杆一米多。孩子氣極了,他的手放開了繩子和桅杆,張開胳膊,搖搖晃晃地走上橫木去取帽子。這時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嚇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沒有命了。即使他走到橫木頭上拿到了帽子,也難以迴轉身來。有個人嚇得大叫了一聲。孩子聽到叫聲往下一望,兩條腿不由地發起抖來。
正在這時候,船長從船艙裏出來,手裏拿着一支槍。他本來是想打海鷗的,看見兒子在桅杆頂端的橫木上,就立刻瞄準兒子喊:“向海裏跳!快!不跳我就開槍了!”孩子心驚膽戰,站在橫木上搖搖晃晃的,沒聽明白爸爸的話。船長又喊:“向海裏跳!不然我就開槍了!一!二!”他剛喊出“三”,孩子就縱身從橫木上跳了下來。
撲通一聲,孩子像顆炮彈扎進了海里。二十來人勇敢的水手已經跳進了大海:40秒鐘——大家已經覺得時間太長了。等孩子一浮上來,水手們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參考資料
  • 1.    Прыжок  .Прыжок - Лев Толстой[引用日期2019-04-25]
  • 2.    跳水  .遊民星空.2012-08-05[引用日期201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