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路易·亨利一世·德·波旁

鎖定
路易四世·亨利·德·波旁(Louis IV Henri de Bourbon-Condé 1692年8月18日—1740年1月27日),波旁公爵,孔代親王(Prince de Condé),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世時代的首相(1723~1726),孔代親王路易三世·德·波旁之子,路易十四的外孫。路易十四世死後成為波旁公爵。
別    名
孔代親王
所處時代
法國國王路易十五時代
本    名
路易四世·亨利·德·波旁
爵    位
親王
父    親
路易三世·德·波旁
外文名
Louis IV Henri de Bourbon-Condé

目錄

路易·亨利一世·德·波旁簡介

路易三世·德·波旁路易絲·弗朗索瓦絲·德·波旁之子。路易絲·弗朗索瓦絲·德·波旁是路易十四和情婦蒙特斯潘夫人的女兒,路易是路易十四的外孫。路易十四世死後成為波旁公爵,任大攝政王,1723年12月奧爾良公爵去世,他作為王族最年長者出任首相(1723~1726),在情婦的影響下,他任命迪維爾內為財政顧問,而迪韋爾內試圖增税引起普遍不滿。他採取嚴厲的鎮壓措施。這使他的政權更加失去人心。為防止路易十五一旦死去而王位落入奧爾良支系的手中,他取消了路易與西班牙公主瑪麗安娜·維多利亞的婚姻,理由是瑪麗安娜·維多利亞年幼,無法生子。1725年,他將波蘭廢王之女瑪麗·萊什琴斯卡許配給路易,此舉引起西班牙的敵意,導致西班牙和奧地利兩國結盟,1726年路易十五罷免了他,任命老師弗勒裏主教為首相。

路易·亨利一世·德·波旁生平

大孔代親王去世後孔代家族便不再成為法國曆史的主角,路易十四對這個擁有輝煌造反記錄的親族忌諱三分,五代、六代孔代親王雖然地位尊崇卻不再擁有實權。但是這個孔代家族依然保留自己驕傲、勇敢的性格。
七代孔代親王路易因為母親是路易十四的私生女而又一次得以進入宮廷中心,並且得到了波旁公爵的新封號。太陽王去世後波旁公爵沒有支持自己的姑姑曼恩公爵夫人,而投靠了奧爾良公爵,因此為自己在攝政委員會里得到一張席位。現攝政王已死,波旁公爵成為了最為顯眼也是呼聲最高的王室宗親。於是在一番暗箱操作後法國的大貴族們向國王舉薦波旁公爵作為政府的新首相。波旁公爵第一次為孔代家族爭得了國家的執政權。他本人得到了“大公爵殿下”的稱號,開始實行一系列自己的政策。
經濟上,波旁公爵繼續了奧爾良親王的“改革開放”政策,但是相對比較保守,他加強了國家的管理與控制力。此時法國經濟雖然大有發展卻很不穩定,投機主義盛行,造成供需經常失衡,貨幣貶值造成物價上漲,城市居民生活壓力加大。波旁公爵嚴厲打擊投機行為,但是也阻礙了私人投資積極性。他企圖通過法律強制規定工人工資與貨物基礎價格,想法雖好但手段拙劣,這也説明大貴族出身的波旁公爵並不懂經濟學,結果只是造成了經濟阻塞。為了增加財富波旁公爵決定實行新的税制,不僅是第三等級的平民,還覆蓋到了第一等級的教士,對於這個政策平民與下層貴族舉雙手贊成,因為教會的財富與懶惰早已激起了社會的普遍不滿,但是教士及一些與教會有共同利益的大貴族則表示反對,新税制很快就成了法國政府的主要爭議矛盾。
宗教上,波旁公爵繼續了奧爾良親王打壓教會的政策,不過他沒有料到,這卻成為自己倒台的一大伏筆,此事後話。
外交上,波旁公爵奉行大國外交,他並不認為法國與英國能夠長期合作,因而疏遠了與英國的關係,在對待西班牙上則依舊維持奧爾良親王的態度,表面強調家族共同利益,實際上暗地裏加以提防與限制。
軍事上,軍人出身的波旁公爵加強了法國的軍隊建設,攝政時期因為經濟萎縮,法國的陸軍一度被壓縮到2.5萬,後來因為與西班牙爆發衝突而加強到5萬。波旁公爵則將其再一次倍增,恢復到了10萬的常備軍,在他看來這才符合法蘭西王國的地位。
對於此時的波旁公爵來説有一件事最令他操心,那就是此時的法蘭西王國還沒有繼承人,一旦路易十五無嗣而終就將由奧爾良親王即位,波旁公爵就可能丟掉好不容易得到的首相位子。那位與路易十五訂婚的西班牙公主瑪麗安娜·維多利亞還是個孩子,要等她為法國王室生兒育女少説也要十年。並且這位未來王后的西班牙公主身份以及她與國王的堂兄妹關係都令波旁公爵感到這樁婚姻對自己對王室有太多隱憂。波旁公爵希望路易十五能夠馬上與一位能夠生育的成年公主結婚,並且這位公主的孃家還不能太大的勢力,不會影響到波旁公爵自己的地位與法蘭西的外交。
對於波旁公爵來説要為國王路易十五找一位適合的王后談何容易,首先這位王后要在生育年齡,到1725年法國王太子的位子已經懸空了整整10年,多數法國人都為王室的香火凋零感到不安。然後政治上這位王后的孃家勢力還不能破壞法國的內外的政治環境,在歐洲王室聯姻往往伴隨着軍事聯盟與外交上的討價還價,還會影響到國內的黨派之爭。宗教上還必須是天主教徒,因為法國國王一直以世間最虔誠基督教國王自居。最後這位王后最好與法國王室沒有血緣關係,法國王室如今的凋零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路易十四與妻子瑪麗亞·特蕾莎王后的近親婚姻所致。
考慮到上述幾個因素,波旁公爵心中的的候選人便被一個個淘汰了。恰在此時波旁公爵的情婦向這位煩惱的首相提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人選,那便是波蘭退位國王斯坦尼斯瓦夫一世之女瑪麗·萊什琴斯卡。斯坦尼斯拉斯只有兩個女兒,長女已經去世,次女瑪麗.萊琴什斯卡此時芳齡22,正處在最佳的生育年齡。父女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與法國王室沒有任何血緣關係,而且最重要的這位退位國王在法國沒有任何勢力,國際影響力也很小,擁有的僅僅是個國王的虛銜,換句話説這位未來的王后與國丈完全依附於法國政府。波旁公爵發現,他已經找到了最佳的王后人選。
於是首相決定當機立斷,此事必須從速。首先法國政府以不能及時為王室產子為由,將路易十五原定的未婚妻,已經在法國宮廷裏生活數年的西班牙公主瑪麗.安娜.維多利亞退回了母國。對於西班牙王室的抗議與不滿,波旁公爵則充耳不聞。接着法國王室便向此時正隱居在法國阿爾薩斯的斯坦尼斯拉斯贈送聘禮,為國王路易十五向其女兒求婚。
這位沒有國家的國王在收到聘禮後自然是樂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興沖沖的走進女兒的房間説到,我的女兒,快讓我們跪下來感謝上帝。瑪麗.萊琴什斯卡不解的詢問父親,父親,難道是波蘭重新召回您登上王位嗎,父親回答道,不,我親愛的孩子,上帝給了我們另一個更大的恩惠,你將成為法蘭西王后了。瑪麗.萊琴什斯卡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與父親曾經受到法國王室的款待,也曾見過路易十五,在她眼中這位年輕的法蘭西國王是一位富有四海,高不可攀,難以觸及的權貴。
法國政府的聘禮一應俱全,全都是最奢華的服裝、首飾、珠寶,波旁公爵向斯坦尼斯拉斯許諾,只要婚事敲定,女方就將得到一筆25萬利弗爾的財產,作為國丈的自己也能得到一筆2萬利弗爾的年金外加一份昂貴的地產。波旁公爵不希望橫生枝節,應此希望儘快敲定婚事。
1725年9月5日,15歲的國王與22歲的王后在楓丹白露舉行婚禮。路易十五年幼時身體不佳,因此自小就受到了最好的照顧,長大後反而顯得營養過剩,比起同齡人路易十五顯得高大而早熟,在外觀上這對夫婦的差距並不怎麼明顯 [1] 
前任:
繼任:
參考資料
  • 1.    超級兔子《波旁王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