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路國權

鎖定
路國權,男,1987年6月出生,山東濟寧人,博士山東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24年4月9日,路國權所率領的考古小組,在武王墩東1室南端的泥濘中發現大楚鼎。 [3] 
中文名
路國權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考古學
職    務
碩士生導師
職    稱
副教授

路國權人物經歷

2004年9月至2008年7月,就讀於西北大學考古專業,獲歷史學學士學位;
2008年9月至2014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考古專業,獲考古學博士學位(碩博連讀)。
2014年7月至今,入職山東大學考古專業。
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日本南山大學訪問學者、第3種研究員。 [1] 

路國權研究方向

田野考古、夏商周考古、中國古代青銅器 [1] 

路國權教授課程

田野考古實習、夏商周考古、考古學與世界文明史 [1] 

路國權學術成果

路國權主要代表作品

2、《歷史與評述(2):考古學關於春秋史的分期和斷代研究》,《西部考古》(16),科學出版社,2018年。
3、《濟南市章丘區焦家新石器時代遺址》,《考古》2018年第7期。
4、《論東周時期銅和的功能分類》,《文博》2018年第3期。
5、《江淮起源:論銅浴缶的譜系和源流》,《四川文物》2018年第3期。
6、《南北二系:試論東周時期銅匜的分類和譜系》,《考古與文物》2018年第4期。
7、《山東鄒城市邾國故城遺址2015年度發掘簡報》,《考古》2018年第3期。
8、《“上村嶺組”和“寶相寺組”銅器羣的分野及相關問題》,日本中國考古學會編輯《中國考古學》(17),2017年。
9、《再論東周時期銅簠的譜系和源流》,《東方考古》(14),科學出版社,2017年。
10、《考古照進現實——改造我們的文明》,《中國文物報》2017年7月11日,第6版。
11、《歷史與評述:文獻史學關於春秋史的分期和斷代研究》,《西部考古》(13),科學出版社,2017年。
12、《跋嶧城徐樓2009M1、M2銅器羣的年代和意義》,《青銅器與山東古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13、《隨州葉家山出土亞艅父乙尊的幾個問題》,《青銅文化研究》(九),黃山書社,2016年。
14、《周楚二系:試論東周時期銅簠的分類和譜系》,《四川文物》2016年第4期。
15、《論太原金勝村1988M251銅器羣的年代及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2016年第1期。
16、《2015山東鄒城邾國故城遺址首次大規模主動發掘》,《中國文物報》2015年10月23日第8版。
17、《甲骨文、金文新釋兩則》,《考古與文物》2014年第2期。
18、《夏商周時期銅鼎概述》,《鼎盛中華——中國鼎文化》,大象出版社,2013年。
19、《涇、洛、渭河上游西周文化邊界及相關問題初論》,《考古與文物》2013年第3期。
20、《考古,與你共享》,《南方都市報》2012年7月8日。
21、《走出考古圍城——讀<梁帶村裏的墓葬>》,《中國文物報》2012年7月20日,第4版。
22、《“複合族氏”銘文研究的一種新視角》,《考古與文物》2012年第2期。
23、《“戎狄之旅”學術考察感想》,《考古與文物》2012年第1期。
24、《説“惡來”——秦族起源再探》,《咸陽師範學院學報》2011年第26卷第5期。
25、《殷墟孝民屯東南地出土陶範年代的再認識及相關問題》,《考古》2011年第8期。
26、《晉侯墓地出土陶大口尊的文化屬性和淵源試析》,《青年考古學家》第22期,2010年。
27、《西周時期涇河流域的腰坑墓與秦族起源》,《咸陽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24卷第5期。
28、《張家坡M89年代為西周説——論西周高領袋足鬲》,《文博》2009年第4期。 [1] 

路國權承擔科研項目

《東周青銅器分期、斷代和譜系研究》,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管理辦公室。 [1] 

路國權考古經歷

2024年4月9日,路國權所率領的考古小組,在武王墩東1室南端的泥濘中發現大楚鼎。 [3] 

路國權獲獎記錄

2012年首屆發現中國李濟考古學獎學金。
2013~2015年度山東優秀田野考古工地獎
2016年度山東省五大考古新發現
2016~2017年度山東省優秀田野考古工地獎
2017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6~2017年度田野考古獎(三等獎) [1] 
2021年度第十五屆山東省社會科學學科新秀獎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