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路下林

鎖定
“路下林”系林姓重要分支之一。源起晉安林十五世林萬寵第三子林昌公所衍遊洋林氏一系。南宋末,遊洋林萍傳十七代孫林廷玉的第三子林和義,移居漳浦縣東庵路下社,為路下林始袓。
路下林枝繁葉茂,後裔眾多,為漳州市林氏最大支派,號稱人丁“一斗麻”,共16萬人丁(不含外遷人口)。路下林各個分衍地遷台者眾多,在台灣形成一個個林氏血緣聚落。
中文名
路下林
始    祖
林大用
發源地
漳浦深土鎮路下
年    代
南宋末年
族    源
晉安林

路下林內容簡介

晉安林十五世林萬寵生三子:韜、披、昌。長子林韜衍”闕下林氏”,次子林披衍”九牧林氏”,林昌公衍遊洋林氏一系。昌公字茂吉,乃萬寵公第三子,官兵部司馬,配宋氏,生一子名萍。林萍於唐貞元明經及第,官灃洲司馬(後追贈中憲大夫)。唐太和年間歸隱後,遷居仙遊遊洋,世稱“遊洋林”。遊洋林家分忠和、忠孝、忠義三大派。 [1] 
遊洋林萍傳十七代孫林廷玉(廷玉上十六代祖失考),名奇,生和忠、和孝、和義,林和忠移居平和縣,為洪厝埔袓。林和孝移居平和縣坂仔銅壺,為銅壺派袓。林和義移居漳浦縣東庵路下社,為路下林始袓。 [2] 
路下林始祖林和義,生子大用,大用生七子:子亨、子貴、子賢、子慕、子華、子齊、子淵。元末兵亂,七子散居各地:長房子亨分居苦竹(在今赤土鄉)。二房子貴守祖路下,居庵下梧。三房子賢分居七都(舊鎮)橋頭。四房子慕分居平和五寨鄉埔坪社。五房子華分居車田(今石榴鄉)之攀龍社。六房子齊分居平和五寨後巷。七房子淵居漳浦霞美(下尾)。各個分衍地均成為當地大族。 [3]  路下林枝繁葉茂,後裔眾多,為漳州市林氏最大支派,號稱人丁“一斗麻”,共16萬 [32]  人丁(不含外遷人口),佔全市林氏人口26%。分佈漳浦縣有104702人 [31] 薌城1800人、龍海市4318人,雲霄縣2375人、詔安縣140人、東山縣9857人、平和縣35811人。
路下林各個分衍地遷台者眾多,在台灣形成一個個林氏血緣聚落,人傑輩出:清朝兵器專家、台灣水師副將、台灣總兵林亮(路下二房,漳浦綏安鎮麥園埔);平和埔坪渡台的霧峯林家(路下四房,由平和五寨埔坪遷台);世界銀行副行長、著名經濟專家林毅夫(路下四房,由平和安厚鎮龍頭遷台宜蘭);清初台灣淡水廳大甲社大墾主林秀俊——台北板橋林成祖墾號(路下五房,由漳浦石榴鎮攀龍遷台),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便是林成祖之後;鄭成功部將“‘林鳳營’開山祖林鳳(路下七房,由東山康美鎮遷台)”,均出自該派下。

路下林七個支系

路下林始祖林和義字鴻虞,生子大用,大用生七子:子亨、子貴、子賢、子慕、子華、子齊、子淵。
元末兵亂,七子散居各地:
長房子亨分居苦竹(在今赤土鄉),生二子:長福生,分衍橋林;次福留,分衍灶山。
二房子貴守祖路下,居庵下梧,生子福宛,分衍後巷、東庵、陂束、束昔。
三房子賢分居七都(舊鎮)橋頭,生濟明、濟時、宗禮。濟明衍橋頭。濟時長子宗泰分衍海澄浦賢,次子宗德分衍五都(今束山縣)涪壟,稱為下林。三子宗禮,生穎德,穎德生質庵,質庵生福庵,居赤土嶺之下宮,生七子:長子衍下宮,次子衍束山縣港西,三子衍馬坪仙都,四子衍下埔,五子衍長東,六子衍馬坪後焙,七子衍埔尾。
四房子慕分居平和五寨鄉埔坪社,生伯元、伯川。伯元生宗嗣,宗嗣生允椿、允槐、允貞、允器。台灣霧峯林家一世祖林石,是埔坪林第十四世。伯川原配彭氏生日隆、日興(諱乾泰)、佛生,繼娶楊氏生宗泰、宗紹,後裔分衍安厚鎮龍頭、廣東饒平石壁、詔安縣官陂二都、漳浦縣盤陀鎮上洞。世界銀行副行長林毅夫,多次回平和縣安厚龍頭祭祖,是安厚龍頭第十九世 [34] 
五房子華分居車田(今石榴鄉)之攀龍社,分衍於饒平、南靖、台灣大甲、彰化。台灣板橋墾首林成祖是攀龍林第十二世。現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出自其派下 [4] 
六房子齊分居平和五寨後巷,生紀清、丕顯、盛寶。紀清分衍於赤湖,在北門建有祠堂,後裔遷返平和,部份住山美。丕顯分衍於赤湖田、山尾、西丹;盛寶分衍於湖西尾山,後裔均遷返平和。
七房子淵居漳浦霞美(下尾),分衍於月嶼、下尾、溪仔、北江、塔嶺、浦尾、束山後林、東山康美和漳州康山。台南開發第一人林鳳,來自東山康美,是子淵之後。為紀念林鳳之功績,鄭經將台灣林鳳屯兵墾荒的台南曾文溪北命名為“林鳳營”。林鳳成為“林鳳營”始祖。
由路下傳衍的還有古雷的東林、港口、油澳,六鱉的龍美、東洋、山門、後江、下寮、城頂、下營等處。並傳衍於廣東、台灣,支派繁茂。

路下林總祠崇燕堂

路下林總祠“崇燕堂”
路下林總祠“崇燕堂”(4張)
林氏家廟崇燕堂:始建於明朝,址在東庵村路下自然村,祀奉着開基始祖“大用公”夫婦神主和其七子之神位,至今保存完好。祠堂前原有一組旗杆石,現僅存底座。據稱開路下祖之時,請一位“三元地理大師”經過幾年尋龍找穴,發現丹山(灶山)下脈,俗名叫“龍臍下脈”、“龍臍乾方。水從東南巽方而出,從乾方下龍到山尾浮山起峯,順流庵下吳到路下社北赤架頂再起峯,直至路下大祖凝聚,前有大塘聚水,大祖厝坐辰向戌“雷澤姐妹卦”,向“風山漸卦”左右叉手朝拱,前巖山做案,擺成“回龍顧祖”之勢。“崇燕堂”三開間二進二廂一天井的土木結構,懸山頂,燕尾脊,建築面積約265平方米,沿中軸線由正堂、天井廡廊和前堂組成。正堂面闊三間,深一間加前廊,明間後部以木柵欄隔斷,內設神龕,奉祀祖先;左右次間均為實間,正面開一大門二小門,俗稱“三仙門”;前廊青石六邊形柱礎,石柱接木柱承重,瓜形座鬥,精雕石麒麟抱鼓;前堂抬梁木架結構,六檁捲棚式,圓鼓形青石柱礎,圓石柱接木柱承重,瓜形座鬥,明間作門廳,大門螺紋門鼓。凡鷺廈子孫登科出仕者,必到宗祠掛匾,豎旗祭祖,因此祠堂裏掛滿牌匾。正中有:“三世尚書”甘肅巡撫林日瑞、林而興;“父子總鎮”林亮、林朝翼;“四世大夫”、“四代一品”“霧峯林”抗法抗日四忠烈林文察、林朝棟、林祖密、林正亨;“瑞應重熙”五代同堂林敷功等。 [28] 

路下林“大用公”陵園

路下林氏開基始祖
址在東庵村丹山“島地旗”(深土供電所後面)穴名“亦云坂”,乾方下龍,巽方出水。祖墓坎山坐“永地比卦”向離山“火天大有卦”,成為“一六共宗”的天地定位之格局。2011年重修,建有石雕、石馬、獅象、麒麟等吉祥物,並配套涼亭一座,旗杆二座。 [33] 

路下林路下世系

漳浦路下林世系
漳浦路下林世系圖 漳浦路下林世系圖

路下林路下林氏各宗支

二房子貴守祖路下
二房子貴守祖路下,居庵下梧,生子福宛,分衍後巷、東庵、陂束、束昔。
漳浦綏安鎮麥園埔“世德堂”
麥埔林氏祖祠世德堂:位於麥埔社,始建於清代,近代建築。祠堂坐東北朝西南。寬12.4米,深15.05米,建築面積186平方米,以門樓、圍牆、天井、正堂組成,懸山頂,屋脊燕尾,正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加前廊,前廊圓鼓形柱礎,圓木柱承生,正堂天井,三面圍牆,正面門樓,懸山頂,石門豎。
林亮(1661—1726),字漢侯、漢臣、滌侯,福建漳浦麥園埔村人,曾任台灣總兵,定海總兵。清順治十八年(1661)生。林亮少時失去父母,孤苦伶仃,但性情豪邁,勤習騎射擊刺。長大後有雄心壯志,喜歡結識江湖朋友,講求韜略,留心海務。當時沿海動亂,戰事頻繁,他毅然投軍,捍衞海疆。 [30] 
林亮不僅戰場勇猛,沙場上陣,戰功不斷,更是以仁慈愛民,兩袖清風而深受民眾愛戴,同時自幼聰明好學專研,也是當時有名的兵器專家,研究製造炮艦和母子炮。在康熙年間統一台灣,立下戰功,授台灣水師右營把總。康熙六十年(1721年)夏,台灣農民朱一貴率眾數十萬起義,林亮率領六艘兵艦攻入台灣險隘鹿耳門,又乘勝攻佔了安平鎮。第二天鏖戰鯤身,大獲全勝。藍廷珍大軍趕到,連日四戰四捷,把起義軍鎮壓下去。七日內恢復全台,受康熙帝嘉獎,授台灣總兵。
雍正五年(1727年),林亮調任浙江定海總兵,卒於任所,享年六十四歲。
長房子亨支系
子亨居七都桔林、苦竹(今赤土鎮),分衍灶山東平、大水堀、園頭,支分沙西五社、古雷五社。
漳浦沙西鎮塗樓“奉先堂”
元朝末年,天福公從路下傳衍園頭,公生三子。據祖輩上下相傳,長子隨父回傳興化(今仙遊)。第三子定居港口,成為大族。二房發展尤快,今沙西五社已有上萬人口。留在園頭山上守祖的,也不下數千人。先後從沙西五社傳衍於古雷、雲霄、廣東海陸豐(今汕尾)的後裔,總人口比沙西五社還要多。旅居台、港和其他各地的,也不在少數。
明朝初年,四世祖驥、廣二公從園頭移居沙崗。七世祖森公建本仁堂家廟。森公生五子,椿、松、柏、檜、塗。塗樓、丹洲二社都是長房椿公子孫。
塗樓原為海邊衝擊之沙洲也。我九世祖馨公建樓以居,名為鳳樓,老祖廟邊之大園乃其舊址也。因全是塗牆,不久自行坍塌,後來的塗樓社名或與此有關。清代屬漳浦縣十四都四圖港底堡中倉社。現在還有許多村名習慣稱塗樓為倉裏、倉尾,不無根據。至於何時定名塗樓,因無史可據,不得而知。
馨公生二子,曰成才、茂才。成才子孫建追孝堂於頭墩。茂才子孫建奉先堂於倉裏様樹腳。據祖輩流傳當年有好幾棵様樹和十多株臭茶樹。現様樹已不在,尚存一棵臭茶樹。樹齡已有五、六百年了。一九四八年,本仁堂重修慶成,各宗祠十世以上的神牌都歸入大祖。故以後各社私宗供奉的神牌都是十世以下祖先。丹洲建社早於塗樓,當時都是異姓雜居。清代中葉,奉先堂子孫先後遷入,異姓日漸消亡。現在丹洲一百幾十家村民,除一家沙崗遷入和數家枋林遷入的親人外,全是奉先堂各房派的子孫。事實上,二社本是一家,無彼此之分。
通過對園頭大祖的多次重修、西吳歷次祭墓以及同東西林親人的相互串連,塗樓跟園頭和東西林的血緣關係,一目瞭然。
再看看祖聯,塗樓的祖源就更加了如指掌了。這些祖聯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子子孫孫都不能忘記。
園頭祖廟懋德堂:九龍傳芳,總總林林分路下而衍派。獨麟發脈,原原本本鎮源頭以開基。
沙崗本仁堂:探本尋源,三千年前遁石室。居仁由義七百載上肇沙崗。
沙崗漳金堂:漳江水有源,飲水思源尋路下。金浦林多蔭,植林成蔭暢沙崗。
塗樓奉先堂:奉敍本原,由路下面傳園頭,根深蒂固。先營宗廟,從沙崗以開倉裏,瓞衍瓜綿。
三房子賢支系
三房子賢分居七都(舊鎮)橋頭,生濟明、濟時、宗禮。濟明衍橋頭。濟時長子宗泰分衍海澄(今龍海)浦賢,次子宗德分衍五都(今東山縣)涪壟,稱為下林。三子宗禮,生穎德,穎德生質庵,質庵生福庵,居赤土嶺之下宮,生七子:長子衍下宮,次子衍東山縣港西,三子衍馬坪仙都,四子衍下埔,五子衍長東,六子衍馬坪後焙,七子衍埔尾。
橋頭林氏家廟“五衙堂”
橋頭林氏家廟“五衙堂”
橋頭林氏家廟“五衙堂”(2張)
橋頭林氏家廟“五衙堂”(原堂號不詳,重修時立堂號,如有發現舊堂號以舊堂號為準)位於漳浦縣舊鎮橋頭村,坐庚向甲,背靠五衙筆架山,面向九曲橋頭溪,有虎踞龍盤顧祖之勢。明初建置,三開間三進石木磚結構。左、右兩旁排屋成行相擁,巷道寬敞有序。門前有倒吊蓮崎階引路石,分上、下兩廣場,上廣場左右兩旁各有一尊石獅坐對石舂臼。下廣場兩旁豎立六座石盤旗杆。(原始旗杆在文革中被毀。2008年7月根據殘存舊料組合重建),正前方築一戲台。祠堂後面有一株六百多年古榕樹,五枝分權,枝繁葉茂(毀於1984年颶風)。
龕位奉祀子賢公,濟明公及三、四世祖考妣神牌。(原始神牌在文革中被毀。於2008年7月重建,此次重建依據子賢公前後三世立神牌,設立大用公,子賢公,濟明公、濟時公考妣神主,共八位。)子孫遵循春秋兩祭。堂上掛“進士”、“文魁”、“武魁”等匾於2007年7月重立。還有輩序聯和楹聯。
橋頭林氏祖源來自路下林,大用公之三子子賢,至正年間遷居七都(今舊鎮)橋頭,妻康氏生濟明、濟時。濟明守祖居橋頭,衍過田、徑口、南門坑社,後裔五世大茂公移居九都後姚坑邊,傳衍前埔、石路頭、下堀。橋頭裔孫興盛發達,後裔布遍閩南各地,有的遷徙廣東汕尾,有的遠渡台灣、南洋各埠。 [5] 
漳浦赤土鄉下宮(霞間“繼德堂”
下宮林氏家廟“繼德堂”
下宮林氏家廟“繼德堂”(4張)
下宮林氏家廟“繼德堂”位於漳浦縣赤土鄉下宮(霞間)村,宗廟建於明代,經歷數百年風雨,據傳記得民國38年的一次整修,至殘缺破損嚴重。今逢盛世,宗親為懷念宗功祖德,在村兩委的支持下,宗親無私奉獻,踴躍捐資,於二O一一年四月初十動工,歷經半年多,現已竣工。如今家廟面貌煥然一新,為二進三開間石磚木構造。左昭右穆大凹壽,崎階倒吊蓮,埕前數座旗杆,更顯雄偉壯觀,富有閩南古建特色。
下宮林氏祖源來自漳浦路下林,為大用公三子子賢的後裔。子賢生二子:濟明、濟時,下宮奉濟時為祖,其子孫後裔遍佈閩南等地,有的還遠遷廣東、台灣及南洋等地。濟時長子宗泰分衍海澄(今龍海)浦賢,次子宗德分衍五都(今束山縣)涪壟,稱為下林。下宮林氏弘揚祖德,承先啓後,激勵後輩子孫奮進,現枝繁葉茂,且人才輩出,已成一大望族。
漳浦馬坪鎮仙都“世德堂
大用公第三子子賢生二子,長子濟明,次子濟時。濟明居橋頭七都,濟時居霞間浦賢、港西。濟時後裔一人,於明朝初期定居前亭鎮過港村後段社。據傳後裔蕃衍一百年左右,出總兵一人,因被奸人所害,子孫分散。大房守祖後裔徙居台灣;二房徙居龍海市港尾鎮世林社;三房徙居仙都;四房居前亭鎮中山洛運,後裔到台灣定居;五房居鎮海御史橋社(牛屎橋社),後裔分居廈門虎頭山。
仙都林姓屬漳浦“路下林”,先祖居深土東庵,明初,徙居前亭過港後段社。後裔有兄弟二人,兄林景亮,移居港尾(今屬龍海市)世林社;弟林源亮,於明正德間移居仙都社,為仙都林氏始祖。林源亮生四子,長、次、三子後裔傳今仙都林氏,第四子移居華安,後裔興旺,所居地也命名為仙都,即今華安縣仙都鎮一帶。仙都林氏祖祠為“世德堂”,燈號為“世首都督”、“文武世家”。輩序原有24字,據傳烏石探花林士章再添8字,共32字,依次為:祖宗沃澤,悠久無疆,啓衍良發,世永維功,慶有餘裕,億萬斯聯(年),贊諸成章,接協綿長。今在世人屬18世至24世。 [6] 
四房子慕支系
四房子慕分居平和五寨鄉埔坪社,生伯元、伯川。伯元生宗嗣,宗嗣生允椿、允槐、允貞、允器。台灣霧峯林家一世祖林石,是埔坪林第十四世。伯川原配彭氏生日隆、日興(諱乾泰)、佛生,繼娶楊氏生宗泰、宗紹,後裔分衍安厚鎮龍頭、廣東饒平石壁、詔安縣官陂二都、漳浦縣盤陀鎮上洞。世界銀行副行長林毅夫,多次回平和縣安厚龍頭祭祖,是安厚龍頭第十九世 [35] 
平和五寨鄉埔坪林氏大宗
林氏大宗位於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 始建於清順治年間,1992年重修,祠坐北朝南,佔地面積629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240平方米,由門樓前廳、兩側走廊和正堂組成。門樓前有大坪和戲台。門樓和正堂均為面闊3間加左右耳房,懸山頂,木構樑架。門樓進深1間, 草架,明間為抬梁式,五架樑前對單步梁用三柱。兩側走廊為七檁捲棚式。正堂進深十七檁。明間樑架為懸山頂抬梁式,五樑架對前後三步梁前帶二步廊用三柱,其 檐柱、金柱、老檐柱均為八角菱形石柱。梁枋和瓜拱上殘存眾多精美的彩繪圖畫,樑架木雕精細。正堂和門樓前廳掛有同治二年“四代一品” 、同治三年“太子少保”、雍正年間“文魁”等眾多牌匾。前廳門窗以鏤空圖案組成。門樓兩側各有一隻青石抱鼓,塑有人物浮雕。戲台左側豎有兩夾旗杆石。五寨林氏家廟1985年11月被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埔坪林氏大宗
埔坪林氏大宗(2張)
五寨林氏始祖林子慕於元末自漳浦鷺下遷居五寨埔坪村。清代中期已成為五寨旺族。有乾隆舉人林長蕃;乾隆進士、撫威將軍林永遇等。
傳裔孫十四世林石,於乾隆十九年渡台,居台中大里村。至今在台已傳十一代,人口眾多,成為全台有名的霧峯林家。在台灣建培遠堂一座。十八世林文察官至福建陸路提督,其子林朝棟光緒十年(1884)於基隆大敗法軍,以戰功欽加二品銜,後為撫墾局長。林朝棟第三子林祖密遷居廈門鼓浪嶼。追隨孫中山,任閩南軍司令,陸軍少將,大元帥府參軍兼侍從武官,大本營參議等。
近年來,台灣霧峯林家後代又曾多次到五寨祭祖省親。其中有林祖密第六子林正利,台中林氏董事會會長林欽濃等,往來頻繁,並向有捐修了林氏大宗。
平和安厚鎮龍頭林氏家廟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析南靖、漳浦縣地置平和縣 [7]  ,屬漳州府。龍頭村在明清時期地名為平和縣新安裏三圖安厚約(舊稱庵後)龍峯頭(龍峯堡)或者平和縣新安裏和平社四田保龍峯頭 [8]  ,地名幾經變動,龍頭一直是和邑龍峯頭林氏(個別書寫錯誤寫成“和邑龍鳳頭林氏”)繁衍生息的家園。
在平和縣安厚鎮龍頭村與美峯村之間的曠野間,有一座坐東南向西北的閩南傳統宗祠,名之曰“林氏家廟”。別看它其貌不揚,宏偉不具,卻是海峽兩岸龍頭林氏心中的“共同家園”。
龍頭“林氏家廟”始建於明嘉靖乙未年(1535),迄今已有400多年曆史,雖經清代及民國多次重修,廟堂不高,格局不變。 1999年,遷台裔孫林旺松出資重修,按舊址翻新,格局基本保留,許多清代石構件繼續發揮砥柱作用。
龍頭“林氏家廟”為大宗建制,呈四方形“四點金”格局,兩進懸山頂燕尾脊式建築,佔地面積約計3825平方米,建築面積260平方米。主體面闊三間, 前廳為儀門作法,明間內凹,進深一間,主堂進深三間;中部為水泥面天井,兩側設過水廊房相連。山牆磚砌,牆裙制安素面花崗岩條石,內外牆面抹灰,繪於壁 畫。前廳前廊甬道條石鋪地,祠室內鋪設紅磚。前廳前廊隔牆牆裙制安素面花崗岩條石,次間牆裙下置波紋剔雕硅腳石;明間為雙開板門,大門兩側制安四扇木件彩 繪隔扇窗,門前有門墩一對。前廳、主堂金柱均為花崗岩石柱墩接木柱,主堂金柱下置石柱礎,雕工精細,為素面瓜楞形束腰圓柱礎。樑架為穿鬥抬梁混合式,梁為 月梁,拱為扁束拱,坐鬥為瓜鬥,拱鬥為方鬥。前廳五檁兩架樑,主堂架九檁,進深第二間兩架樑;過水廊房七架檁;樑架間制安透雕或剔雕的人物、花草紋、香草 龍紋花板和雀替裝飾較為繁縟。前廳和主堂的內外檐裝修均在襻間制安斗拱。屋面覆板瓦,檐口高且出挑較深,舉折曲線柔和;正脊為燕尾脊,正脊脊堵內剪粘花草 脊飾。正堂上懸乾隆、嘉慶光緒年間和1986年及2000年的“長髮其祥”、“進士”、“博士”等多方匾額。 [9] 
龍頭林氏家廟
龍頭林氏家廟(10張)
既稱“林氏家廟”,當然是龍頭林姓家廟。安厚林姓,源於一代名臣比干,因其遺腹子居長林,周武王賜姓林,比干之子名堅,故天下林姓乃以林堅為始祖,距今 3070餘年。福建林姓多是林堅後代林祿的子孫。東晉太寧年間林祿入閩,帶來了林姓在閩的繁衍發展。元至元年間(1335~1340)林和義之裔孫子慕由漳浦縣深土路下遷居五寨埔坪,生2子。長子伯元之後裔分居於東樓、侯門、新塘、前嶺、橫溪、溪頭等地;次子伯川之後裔日隆開基於安厚龍頭,其子孫繁衍於 龍頭一帶。安厚龍頭林氏從明清時期,便陸續向外尋求發展,不少人定居於東南亞各國,更有不少人移居台灣,在台灣墾荒闢土,建立了無數血緣聚落,並以家鄉祖 祠模樣建起了林氏祖祠。龍頭林氏三房第九林世良、第十世林院於康熙年間移居入台;第十三世林怕於乾隆年間移居入台,他們成為台灣宜蘭、南投、淡水、雞籠、 等地的林氏始祖,至今已傳十代,人丁興旺。兼之二、三、四房遷台裔孫二百餘人,總數五百人左右。台灣裔孫人數已超過祖地,達到18000以上。目前任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的林毅夫,就是龍頭林氏遷台後裔,在台灣原名林正義,到大陸後改名林毅夫,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八、九、十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於2005年獲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08年2月,被任命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2012年6月,世界銀行副總裁的任期滿後,繼續擔任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10] 
平和縣安厚鎮龍峯頭(今龍頭村)林氏始祖日隆公(1416-1446)系埔坪子慕公之孫,伯川公長子。伯川次子日興(諱乾泰),遷居廣東省饒平縣石壁村。伯川三子佛生,遷居詔安縣官坡二都。伯川繼室所出四子宗泰、五子宗紹,遷居楊柏寨。 [11] 
據龍頭林氏七世孫月川明萬曆年《龍峯始祖由來衍派》記載:時兄弟三人同往漳浦縣內教讀。公心慕耕田,獨居縣外二十里警心埔住家,取劉氏為妻,居十數載,生三子。公歿,劉氏思子叔俱幼,兵賊往來,歲無寧日。遂負翁、夫二骸,同二小叔率三男,逃(於)礬山第三峯下,築廬一座,耕田而食。延至明初,天下大治,劉氏心慕平洋廣土建立宗基,於景泰二年(1451年)同二小叔從水而下,至馬塘,地形鼎金,非住兩木之地。因往龍頭,仰見龍勢踴躍飛騰,處處生節,節節生枝,蜂腰鶴膝,開屏列賬,知為億兆聚族之蓛,故營居於是焉。公享年31歲,與父伯川公(子慕公次子)合葬於礬山。妣劉氏,葬在龍頭城內鯉魚拋梭。歷五百五十餘年,已傳25代(詳見《平和龍頭宗譜》),人口13850人<2008年>(不含外遷)播居在安厚鎮龍頭、龍門、湯厝、三龍、美峯、田徑等行政村及街道,五寨鄉前嶺、新美行政村,文峯鎮黃井行政村,山格鎮平寨、白樓行政村,南勝鎮龍心行政村,坂仔鎮東風行政村,小溪鎮金光、內林、巖板行政村和鎮街道。外遷裔衍薌城、南靖、華安長泰、龍海、漳浦、雲霄、東山、詔安、龍巖廈門三明福州等市縣區和台灣、巴蕃(今地址不詳),廣東、廣西、北京、上海等省市,以及新加坡等地。
漳浦舊鎮鎮東厝宗支
東厝林氏宗祠
東厝林氏宗祠(3張)
據《漳浦縣東厝宗譜》(漳台族譜對接網),記載:東厝古稱“東泗”,人本乎祖代有傳,人不可忘者之本、水之源。始祖源出鷺下大用公之四子,即子慕公,於元末(公元1353)肇基於平和五寨埔坪開族,生有伯元、伯川二子傳宗,長子伯元公分衍於烏門,其長子宗嗣返遷於漳浦後戴守祖。據《上洞林氏宗譜》記載,有四子傳宗:即長房允椿子孫分衍於後戴古石黃等;次房允槐子孫分衍於霞美公路西巖仔林(今無社),子孫分衍於廣東,尚有一部分分衍於六鰲;三房允貞子孫早定居下吾,四房允器子孫建居吾東厝。
東厝始祖純儒公同弟純璧公倆兄弟係為允器公之孫。據吾東厝舊家譜載:“純儒公同弟純璧二人為浦邑軍營籍居在坊三圖與西街魏、謝、象墩徐同班”。至明代正統十年(公元1445年)開基東厝,至今已有550年,傳21世。
埔坪一世祖子慕公在村裏種下了一棵榕樹,由於其子分兩支,一支留埔坪,一支遷往安厚龍頭村,所以榕樹留下兩根杈,後來奇昂公的後代林石遷台(台中霧峯林),林姓宗親就將榕樹偏生的樹杈又再留下粗壯的一根。三根樹杈象徵着三個林姓家族,在祖宗的庇護下根深葉茂,興旺發達。
認親的最後一道內容是對輩序,輩序是路下輩數序:
祥景邦順長,道世學順崇,繩日誌紳士。慶華國顯大,謨家修丕振,守先耀宗祊。
廣東省饒平縣石壁村雙桂堂
據平和縣安厚鎮龍峯頭林氏族譜記載,龍頭林氏始祖日隆為埔坪二世伯川公長子。伯川次子日興(諱乾泰)往廣東省饒平縣石壁居往,為饒平石壁祖。伯川三子佛生,遷往詔安官坡渡堂。(由於饒平石壁始祖乾泰據考為南宋末年生人,日興公為明朝生人。此處有歧異,待考。) [12] 
“雙桂家聲遠,九龍世澤長”。饒平縣林氏大宗祠“雙桂堂”對聯:“唐宋元明十二狀元三宰相,詩書禮樂八百進士五封侯。”林氏大宗祠位於老縣城三饒鎮東巷,背靠大金山,前仰尊君峯,是一處人傑地靈的風水寶地。該祠肇建於明末清初,至今已有四百餘年曆史,是饒邑林氏宗親崇宗敬祖的聖地。
林氏大宗祠建築面積423平方米,積澱着豐源的文化遺產。泥塑,木刻,壁畫精工維妙,古樸輝煌。潮汕林氏入閩之遠祖,以林祿公(公元289—362年)家世蔭,匡扶晉室,受合浦太守太寧三年(公元325年)奉敕守晉安郡(今福州)遂遷家居晉安,成為開閩一世祖。二世祖林景公,三世祖林緩公均有戰功,相繼封為桂陽郡(今湖南郴州)南平侯,雙桂源出於此,是饒平一座古蹟文化遺產。
林厝祠還為饒平革命鬥爭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1926年4月,饒平縣第一屆農民協會在林厝祠成立,同年在此祠成立中共饒平縣黨支部,農民協會會長及黨支部書記均為林琮璜(河口鄉人)。滄海桑田,蹉跎歲月,解放後,地方政府接管了祠宇。爾後,租人居住,而致年久失修,破爛不堪。
台灣饒平石壁林氏宗親提供的字輩資料: 惟均仕克宗伯文 子端庭起際明君 斯時舉家期逢振 昌傳世遠益長春 瀾環秀石方成印 山列尊星高接雲 朝選階升三百級 攀麟修鳳足超羣 [13] 
台灣霧峯林家花園
園內有景薰樓、蓉鏡齋、宮保第、二房宅第、萊園、祠堂、墓園等建築羣。其中宮保第規模最大,有三個庭院,房舍眾多,所有石料、木料等都從大陸雲南、福建運去,精工部門均出自大陸的名匠之手。門前廣場寬敞,有大榕樹三棵,又置石獅、石羊等。該宅第整體為四進“回”字形四合院,其主要建築前三進是客廳兼公堂,第四進才是住宅。宮保第門面寬達十一開間,據説是全台最大的官宅。距宮保第約1公里的山坡上的巨大園林,就是萊園。萊園依山環水,結構宏麗,佈局典雅,在搗衣澗、林棉橋、荔枝島、夕佳亭、小習池、萬梅庵、五桂樓、望月峯諸景,亭台樓榭精巧,山水花木清幽,既有人工之巧,又得自然之趣。昔日萊園曾被列為台中十二勝之一,稱為“萊園雨霧”。萊園還曾經是台灣抗日文人聚會之地。梁啓超戊戌政變流亡日本途經台灣時,就住在萊園五佳樓中,寫下《萊園雜泳》十首。 [14] 
霧峯林家,是台灣省台中市霧峯區知名的望族,集政、軍、農、商的勢力而興旺約100多年,以佔地廣闊的家族三合院建築(霧峯林家花園)聞名。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台灣五大家族。
霧峯林家
霧峯林家(3張)
據史書記載,霧峯林家的祖籍源自閩南漳州平和縣五寨鄉埔坪村,路下林四房子慕公後裔,1746年渡海到台定居。最早的一輩名叫林石,從林甲寅開始,移居阿罩霧(今霧峯)生活。其後,林家分為“頂厝”和“下厝”兩支,發展初期主要由下厝系發揮影響力,家族以武力發跡;後期則頂厝系抬頭,以藝文、社會運動知名。 [15]  霧峯林家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台灣五大家族”。 [16] 
霧峯林家從第五代林文察開始,成為清代著名台籍將領,曾協助平定小刀會,並於閩、浙、贛等地領軍對抗太平軍,最後戰死於漳州萬松關林文察在世時,得清朝賞賜全福建省(包含台灣)的樟腦專賣權,林家從此積累了大量財富。
林文察之子林朝棟,曾參與中法戰爭台灣基隆之戰,擊敗法軍,還協助劉銘傳在台辦理新政,於甲午戰爭後支持籌組“台灣民主國”抵抗殖民統治,他率領的部隊也成為台灣抵抗日本的重要力量,後因寡不敵眾,舉家遷至廈門,病死於上海。
霧峯林家第七代林祖密,長期追隨孫中山領導的革命事業,深受其賞識,和蔣介石同時被授予陸軍少將軍銜,還被孫先生親自委任為閩南軍司令和大本營參議兼侍從武官。1925年他不幸被反動勢力殺害,年僅48歲。
後人將林文察、林朝棟和林祖密稱之為霧峯林家的三代民族英雄 [17] 
五房子華支系
五房子華分居車田(今石榴鄉)之攀龍社,分衍於饒平、南靖、台灣大甲、彰化。台灣板橋墾首林成祖是攀龍林第十二世。現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出自其派下。
漳浦石榴鎮攀龍龍山堂
南宋末,晉安林祿的三十一世孫林和義遷到漳浦,生子林大用,定居於深土路下,林大用生七子:子享、子貴、子賢、子慕、子華、子德、子淵,逢元末戰亂,七子分散,其中第五子分居於漳浦縣西部的車田,現稱石榴鎮攀龍村。明萬曆九年(1581年),攀龍林姓建造了祠堂,稱龍山堂,又經民國十八年(1929年)重修,2003-2004年由台灣宗親再次重修。
攀龍林氏家廟龍山堂
攀龍林氏家廟龍山堂(2張)
林氏家廟位於攀龍村東側,坐向朝東,佔地75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土木結構,外牆夯築,祠面寬12米,深25米,以門廳、天井廡廊、正堂組成。大門素面石堵,浮雕龍紋櫃枱腳,上部灰面墨畫,團菊門簪,門兩邊青石方形門墩;祠門對聯為“鴦樹芳傳根深蒂固,瓶池水滿源遠流長”,門廳九檁三架樑,獅形託鬥,原來均作圓木柱,2004年重修後全部改為青石磨光圓柱帶柱礎。天井墁板石;正堂十三檁加前後廊,前軒作捲棚式,方形浮雕卷葉紋墊鬥,鏤花捲草紋通隨,螺旋紋肥束,前軒趄瓜筒,渾圓如球,步通無通隨。懸山頂,門廳屋面作三山頂,明間正脊、垂脊做剪瓷雕龍鳳團花和戲劇人物。堂前設大埕,立漳浦縣文物保護單位及2004年重修碑記。
在攀龍村流傳着“鳳凰渡台”的美麗傳説。 [18]  清康熙五十二年(1720年)攀龍林氏第十二代孫林秀俊(號成祖,又號天成),移居台灣淡水廳大甲社。林成祖到台灣後,招募人員開荒造田,由於他吃苦耐勞又善於經營,農田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幾年間在台北盆地開墾出農田數萬畝,年收租谷達十多萬石,成為當地的大墾主。此後,林成祖又投巨資開鑿大甲圳、大安圳、永豐圳等溝渠,總長度達數十里,引水灌溉農田萬餘畝。由此林成祖家族興旺發達,富甲一方,其事蹟被載入《台灣通史》。林成祖作為攀龍林氏六世祖鳳公後人,被兩地族人尊稱為“鳳凰”。此後凡是攀龍林氏後人都被稱為“鳳凰”。目前在台灣有攀龍林氏裔孫二萬多人。主要散居於台灣的台北、台中、彰化、苗栗等。
台灣前國民黨副主席林豐正的祖籍地也是攀龍村,林豐正是攀龍林氏的第十九代孫,他把自己和台灣的攀龍林氏宗親都稱作“攀龍人”。台灣攀龍林氏後人熱心祖地公益事業,曾先後捐資重修攀龍“龍山堂”以及捐助村老人活動中心、村小學等公益活動,兩地宗親往來交流密切。 [19] 
林前林氏家廟“孝德堂”
林前林氏家廟“孝德堂”
林前林氏家廟“孝德堂”(3張)
林前林氏家廟“孝德堂”位於漳浦縣深土鎮車鰲村林前社。祠始建於清代,後挪用為林前小學,年久失修,宗親感念先祖功德,捐資於二OO三年修建。坐東南朝西北,建築二百餘平方米,沿中軸線以正堂、天井、廡廊和前堂組成,為二進三開間石磚木構造。為林前、張厝、下林、古石黃等社林氏崇祀先祖之祖祠,每年十一月初六為祭祖日。
林前林氏祖源來自路下,林大用開基路下傳裔閩、粵、台等地,附近“東五社”現十八個社;並傳下林、前林、古石黃、張厝、下吳,稱“西五社”。“孝德堂”宗裔傳裔近二千人,宗親團結,郡望西河,祖德流芳,啓發後賢,促進族人,精誠團結,見前裕後,世世永續,盛世修志,入編為記。 [29] 
台灣台北板橋林成祖墾號
林成祖,是以漳浦林氏移民為主組成的墾號,其最知名的墾首林天成,本名秀俊,字茂春,漳浦縣人。出身農家,自小務農,身材魁梧高大,素懷遠大之志。清初,台灣北部初闢。林天成於乾隆初渡台,由一個農家子弟,發展為開墾板橋的第一大功臣,板橋平原最大的墾首,後人於是以"林成祖"尊稱之。 [20] 
現有族譜記載,明清時期,攀龍村大批先民渡台墾荒,後裔繁盛,目前在台灣有攀龍林氏裔孫2萬多人。
林成祖原名林秀俊,漳浦人,清康熙末年出生於農家。年輕時胸懷曠達,有遠大志向。雍正間,大批漳浦人到台灣謀生,他也想到台灣開拓荒土,幹出一番事業。雍正十二年(1734年),林成祖偕同鄉親到台灣淡水廳的大甲居住。大甲有大片荒土,泥黑土肥,水稻一年兩熟,是一個發展農業耕作的好地方。。大甲又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林成祖一邊開墾土地,一邊租貸耕種,由於他的勤勞,收入逐年增加,家庭也日漸富裕。林成祖在開發土地的同時,重視水利灌溉,有的田地缺水,林成祖就僱工耕作、開渠,先開鑿一條大甲圳,引水灌田,一年收谷上萬石,拓地也漸廣。乾隆十五年(1750年),林成祖大力開墾淡水的興直和擺接兩堡的荒地,招募佃户耕種,每甲收租谷8石。此處常患乾旱,林成祖開鑿大安圳,長10多華里,引內山三叉河水灌溉田地。大安圳常被山洪沖毀,林成祖毫不餒志,苦心經營多年,終於建成這一複雜而巨大的水利工程,使大安寮等莊的萬畝田地得到灌溉,每年收谷數萬石。不久,他又開鑿擺接堡的永豐圳,用來灌溉枋寮莊的2000多畝田地。當時,佃户常受到少數民族的襲擊。林成祖為了保護佃户,向清政府呈請設防自衞,獲准後,即自籌糧餉,招募丁壯,設置隘寮,日夜守望、巡防,從此,少數民族也不再進犯,眾多的佃户安心耕作。後來,林成祖定居在枋橋城外的深丘莊。他所開墾的農田取名新埔、後埔、枋寮、大佳臘等,每年收谷10多萬石。林成祖經營農墾事業,與勞工同甘共苦,大力發展水利,使大片荒土變成良田,憑自己家庭的財力,開拓農田數萬畝,一時稱為鉅富,為開發台灣作出貢獻。
乾隆五十一年,台灣發生林爽文起義事件。起義失敗後,在台灣板橋開墾的漳籍墾首林成祖受到牽連被逮捕到京城。為了營救父親,林成祖的兒子林海門從台灣到北京,向同鄉嘉慶帝師蔡新求助。蔡新相信林成祖的無辜,不但將林海門留居在自己的家中,還向朝廷仗義執言,使林成祖得於赦免。朝廷還把土地財產發還給林成祖,使林成祖在台灣的開墾事業沒有受到影響。在營救林成祖的過程中,還成就了一段佳話,蔡新賞識林海門的孝道,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林海門為妻。對這件事,《台灣通史》中有較詳細的記載:“林爽文之役,彰、淡林姓多株連,成祖亦逮京訊問。次子海門素有才,攜巨金,入京謀救。漳浦蔡新為太子太傅,方重用,海門以鄉人禮見,蔡嘉其孝,留之家,妻以女。成祖得免,還其產。” [21] 
林成祖卒後,他的兒子繼承他的事業,繼續開墾。大安圳的興修,帶動板橋平原農事大興,日園興旺,也給林家帶來滾滾財富。但是,水圳的維修花費也相當浩大,成了林家一項沉重的負擔。林成祖的長子林海籌為維修大安圳,不惜傾鉅資,有時甚至典賣土地籌資修圳,到了林家第四代孫林步蟾,維修工作終於無力繼續,只好將水圳的所有權轉讓給林本源家族。板橋林本源家族,原籍福建省漳州府龍溪縣白石堡,先祖為賣油郎的林應寅,在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攜子林平侯渡海來台,於今日台北縣新莊市原台灣客運公司車站附近落腳。林平侯應林成祖之邀,在板橋另覓良地。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建弼益館,作為居住及存放租谷的地方。咸豐三年(1853年)建三落舊大昔,並舉家遷往板橋居住。板橋的發展,進入林本源時代,造就了台灣五大家族的之一的“板橋林家”。
《台灣通史》記述林成祖事蹟,並寫道:“成祖以豪農而勤稼穡,鑿渠引水,利澤孔長,至今猶受其賜,是鹹有功於墾土者也。”
七房子淵支系
七房子淵居漳浦霞美(下尾),分衍於月嶼、下尾、溪仔、北江、塔嶺、浦尾、束山後林、東山康美和漳州康山。台南開發第一人林鳳,來自東山康美,是子淵之後。為紀念林鳳之功績,鄭經將台灣林鳳屯兵墾荒的台南曾文溪北命名為“林鳳營”。林鳳成為“林鳳營”始祖。
漳浦霞美鎮霞康祖廟
漳浦霞美鎮霞康祖廟
漳浦霞美鎮霞康祖廟(3張)
霞康祖廟“孝思堂”坐落在霞美川字形中央位置(中社村),坐東向西(坐乙向申兼辰戌),南有霞美溪,北有耙齒潭和古塔,西雙旁有目鏡埕,祖廟北角約十餘步有四方形小古井一口,東臨江邊西望梁峯,具有“面梁瞻鳳起,枕海乘龍飛”之雄姿,按原古建築(地平增高二尺),造型為立體二進式頂下廳,中留天井,(內砌長方形石板十四條)頂廳有風火巷(套房兩間),整座前後用二十支圓形大杉木下墊圓石墩,支撐屋頂,從堂內仰望,有重重疊疊,數以百計大小不一,縱橫直豎,交錯承接的圓形、弓形、方形、禽形、獸形組成的檁梁斗拱屋架,更體現古建築木匠師對幾何學、力學原理運用技巧,頂託梁楹直角,結構嚴密,格式奇特,加上朱漆金粉描繪梁、棟,使之金碧輝煌,光彩奪目,三面牆壁用雙道石牆,中空填塞泥沙碎石,統一規格長方條石砌成,外面磨光,堅固美觀,大門下雙旁安置約四尺高車輪形石墩,下用四方形石墊經磨光精雕各種圖案,中左右配圓形樟木篆刻“福祿”二字,外套四方形雕刻成花紋的虎目窗二個,下有青石板浮雕,張牙舞爪的雙龍戲珠、凌雲直上、形態逼真、威猛雄壯的雙獅搶球,堪稱工藝上乘、匠心獨具,四邊還套有花紋的青石板、增添秀色,走廊南北相對,套石壁凹雕花鳥山水屏玲瓏雅緻,巧奪天工。用樟木雕刻的“霞康祖廟”四字橫匾高高地懸掛在大門上方,更能體現出古色古香建築工藝。
屋頂前後覆蓋着碧瓦琉檐,屋脊裝飾五色彩瓷,延請東山名匠粘翅膀的雙鳳穿牡丹,立體松鶴、展翅的孔雀栩栩如生,色彩豔麗。其花鳥、古玩、盆景,各具特色,枚不勝舉。門前的石階下,石埕上有旗杆座左一右三,底座用雕有雙凌雙圈浮雕的四方形石板砌成,每座旗杆底座的中間矗立着兩片乳白色約五尺高的長方形頂部尖尾的板材石旗杆夾。頂埕用四方形大石磚鋪砌而成,下埕用長方形條石磚經石工粗磨向西延伸,東由廟階,西至壇岸長為86.2米,南至大祖埕石砛北至路寬為26.5米,西面埕下有流水渠道,由南至背橫流,西岸有祠堂潭一口,梁峯斜影,山川鍾秀,人傑地靈,展現了霞雲獻彩文章煥,康莊列第詩禮傳”一派氣象。這座莊嚴肅穆的古建築,屹立於霞美川字形中央地位,富麗堂皇、雄偉壯麗。
漳浦霞美北江“永孝堂”
北江村現有林、柳、許、何、陳五個姓氏,其中林姓是主姓,其他四個姓氏是小姓,只有百十户不等,據傳,村中原來還有蔡姓村民,現已不存。明代之前,北江村原為柳姓人的聚居地。清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實行遷界政策,沿海十里內的居民內遷,柳姓以及陳、蔡等原住民內遷他鄉,所有田園荒蕪,房屋拆除,成為無人區。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復界後,僅有一小部分人回到故鄉,其中多數柳姓人已定居於雲霄縣陳岱中江後坑一帶,也有一部分飄洋過海,定居於台灣嘉義縣竹崎鄉。界內初復階段,沿海地區人口較少,原住在現霞美鎮區林姓人便前往距離五公里的北江淺海處放桁仔,拾小海,有一位家住霞康中巷(今霞美鎮中社村)村民林孔,娶當地柳姓之女為妻,生子文強。清雍正七年(1729年)仲冬,林孔攜妻柳氏及長子文強,由霞美中巷村搬遷至北江,寄居孃家,後自建草屋安家而定居,成為北江村林姓開基祖,在北江又生下三個兒子(次子文賢、三子文貴、四子文德),四個兒子分列四個房系,至2012年已傳衍第十二世六十四孫,有285年曆史。開社的柳姓日漸式微,目前僅存不足300人口,而林姓人則迅速發展到4000多人,佔全村人口的90%以上。 [22] 
據2013年由村中退休教師林兩佳、林育連、林定枝及林藝民等人編撰的《北江林姓族譜》考證,北江林姓屬路下林,屬“丕”至“克”字輩,即屬於24至27輩。
林氏永孝堂建於清乾隆初期,佔地面積208平方米,建築物長度16.58米,寬度12.52米。祖祠有一道前牆,高度3.62米,祖祠設一廳二房,土木結構,室內深度6.34米,走廊台階寬1.24米。中廳走廊台階下有一天井,長度2.62米,寬度3.9米,深度0.37米。林姓家廟輩次聯:祥景邦,順長道,世學克崇,繩日誌紳士;慶華國,顯大謨,家修丕振,守先耀宗祊。廳聯:永念祖宗,千秋隆祀典;孝傳孫子,百世薦馨香。內聯:貳季採頻隆祀典,四時表物薦誠心。楹聯:脈自坤方來永遠,水從乙口出尤奇。 [23] 
東山康美鎮康美林氏家廟
林氏家廟佔地2224畝,建築面積244平 方米,東北向,為土木結構,由廟前埕、旗杆座、門廳、左右兩廊、天井、正堂組成,面闊三間。祠正面作”榻壽”式,明間內收,開中門,兩側開小門通左右次 間,次間正面做水車堵,灰雕戲劇人物。石門豎,方石柱,束腰石礎,一對青石放旋紋門鼓。素面石堵,上為灰雕開光紋牆面。抬梁式木結構,九檁三架樑,三組瓜 形坐鬥,雀替,束隨鏤花較為清瘦,花崗石質方形檐柱和廊柱,束腰柱礎。正堂六方形前檐柱,圓梭形金柱配青石鼓形柱礎,十五檁加前後廊,台梁式結構,前軒卷 棚式,卧獅坐鬥,正堂瓜形坐鬥,魚形雀替。方形或八角形疊鬥。木結構上全部施以金彩。懸山頂,門廳屋面作三山頂,鋪橙色琉璃半圓瓦。屋脊疊剪瓷雕龍鳳花卉 人物,極盡繁縟。
廳正堂明間置祖公龕,供奉始祖至五世祖靈牌,圖案繁複,均鎏金沐彩,富麗堂皇。龕上懸“百世瞻依”匾,左右又有“兩世鄉賢”,“三世尚書”,”父子文魁 “,“嶺南方伯‘,“隴西中丞”、等匾。正堂左右懸聯:“康山接三台氣勢春容鞏奠千年國族,美水朝九曲機神活潑滋育百代人文”、“前龍潭後羊角精英特結行 看千百世子孫蟄出無窮,右鳳髻左虎婆靈秀獨鍾長卜億萬年甲第蟬聯勿替”。 “長林派出下邳先,移入閩郡遠更綿”等。
元末明初,子淵公(路下開基祖大用公第七子)稱建康公為雲霞關鎮守經防衞,居漳浦下尾(今稱霞美),夫人周氏生德宣、德和、德慶三子。時德宣公兵亂外逃,夫人張氏攜子隨二叔自遊洋逃難赤嶺,輾轉南澳,後至康美“掘井三尺,見泉,遂家焉”而定居。德宣、德和、德慶三大房族遂成康美一世祖。三大房族各建宗祠,以示傳衍源宗。德宣公建“樓內”的“林氏家廟”、德和公建“中甲”的“林氏宗祠”和德慶公建“樓口”的“林氏祖祠”,其衍支堂號有:忠孝堂、周士堂、五美堂、孝敬堂、孝思堂、永思堂、永錫堂、追遠堂、四德堂等,至今已傳24世。
東山縣康美村林氏,屬漳浦深土路下林派下,自路下遷霞美,再於元未明初自霞美遷到東山康美村,分德宣、德和、德慶三房,又分衍到全縣以及雲霄等地,多數建有祠堂家廟。 [24] 
康美林氏家廟位於東山縣康美鎮康美村。“康美”原稱為“坑尾”,是一個非常貧窮、落後的海島小村。元末明初,林德宣在此開基,成為東山康美林氏的一世祖。康美村有一個城堡,俗稱“樓內”,土堡或相傳稱“木楊城”,是明朝鄭成功部將萬禮所建,面積有九千多平方米。林氏家廟就位於康美城堡的正中央。
林氏家廟始建於明洪武九年(1376),由朱元璋部將丕英督建,村人捐資獻工興建而成。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由八世林日瑞(萬曆年間進士,敕贈資政大夫兵部尚書,諡“忠簡”)重修。1958年,林氏祠堂遭火災,屋頂倒塌。1991年在本村台胞林木樹、林福池倡導下重修。家廟現為典型的閩南風格建築,傳統抬樑架構懸山頂結構形式,有前廳,兩側走廊、天井、頂廳,內掛牌匾十四塊。頂廳神座奉一世至五世祖,共二十七位神位。正門門檻地面有二十塊認祖牌,作為遠徙他鄉裔孫認祖的標誌。1985年6月10日公佈為東山縣文物保護單位。
林氏家族在歷史上都有忠義正直、熱愛祖國的傳統。明朝末年,康美六世祖林大輅任河南歸德府推官誥贈資政大夫、兵部尚書。此後,七世祖林而興任河南歸德府推 官南京户部主事,加贈資政大夫、兵部尚書。八世祖林日瑞官至甘肅巡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敕贈資政大夫、兵部尚書。十世祖林鳳鳴隨鄭成功收復台灣有功,功加 左都督。康熙二年在台灣考中武舉人,任大武鎮總兵。
康美林氏六百多年以來,除了分衍到附近的鄉社外,還遠涉澎湖、台灣、新加坡等地,其中最早的是“明萬曆年間,八世林角、林睿、林抱等往台灣”。清順治十八年(1661),十世祖林鳳(又名:鳳鳴、鳳明)隨鄭成功東征收復台灣,在那裏屯墾拓建了“林鳳營”,為當地的開山始祖。清乾隆年間,康美林加安父子外渡南洋,開創康美人出洋之先河。單從民國期間起至解放前夕,康美去台人員就有153人。林氏家廟正門門檻地面就有二十塊“認祖磚”,暗藏標記,作為遠徒他鄉裔孫認祖的證據。家廟外左邊有一口水井稱“祖媽井”,提醒子孫飲水思源之意。
東山康美鎮康美林氏家廟
東山康美鎮康美林氏家廟(6張)
鄭成功死後,林鳳又與施琅的一支軍隊收復台灣淡水,不幸陣亡,胞弟將其骨灰帶回家鄉東山安葬。林氏家廟內掛有“元戎”、“忠義”兩塊匾額,是朝廷為表彰林鳳鳴的功績所賜予的。清雍正七年,朝廷下旨祭祀八世祖林日瑞忠義祠。如今,康美村林日瑞紀念堂仍名為忠孝堂。 [25] 
據康美林氏族譜戴,明清期間,林氏計有四十多人赴台,分居台南、台北、嘉義、基隆、澎湖等地;二十世紀中,國民黨軍撤離大陸時,全村又有一百五十二名青壯年去台。如今,康美林氏宗族在台灣仍有四、五千人。台灣宗親對祖地故土的眷戀依然如故。每逢農曆四月初四林氏太師公神誕,在台灣的林氏子孫都聚在台北市士林區文昌路五樓康美聯誼會,朝拜太師公。有的台胞克服種種困難,返回東山祖地,聚集於林氏家廟,參加一年一度的祭典活動。如1993年至1995年三年間,台灣康美宗親三次組團回來祭祖;其中有澎湖參議員林素妹女士,嘉義市林麗鋒一行,彰化縣林樹、林清豪一行三十人等,兩岸交流頻繁。康美林氏亦為此專門設置了四方台灣宗親認祖紀念匾,懸掛於家廟中。
漳州薌城區芝山鎮康山村林氏家廟耕禮堂
漳州薌城區芝山鎮康山村耕禮堂
漳州薌城區芝山鎮康山村耕禮堂(3張)
康山林氏家廟耕禮堂,位於康山社西北面鄰近嶺下自然村。祠堂始建於明嘉靖十年(1531),天啓四年(1624),經皇帝恩准重建祠堂,祠堂為宮殿式風格,前後兩進,中有天井,兩側為8間廂房,4排護宅。內進廳堂懸“進士”“參將”匾,雙柱鐫對聯“進士道台功德備,武官參將勇忠全”。祠堂座西向東,寬18.6,進深21米、建築面積390平方米。整座建築依山傍水,雄偉壯觀,祠堂前大埕立有一對石旗杆。該建築為漳州市文物點,編號:039。 [26] 
康山村開基於元代末年(1368),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明清時期康山屬於龍溪縣二十一都,民國28年(1939)屬龍溪縣鐵鳳鄉,新中國成立初屬龍溪縣五區,現屬薌城區芝山鎮,林姓為村中大姓,人口約950人。康山林氏來源目前存在幾種説法,據村中老人協會提供的資料稱,康山林氏為元朝末年由漳浦縣路下村(路下二房子貴後裔)來此開基,另一説是由漳浦縣霞美村(路下七房子淵後裔)遷徙而來。林氏主要居住在康山社,林氏枝繁葉茂,後裔眾多,薌城區寶珠園、龍海市紫泥鎮金定村等林氏均出自康山。今康山尚存清同治甲戌年(1874)《康山林氏族譜》傳世。
康山鄉賢名人
林曾(1573-1646),字明愚,號鬥樞,為康山林氏五世祖。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進士,授句容縣知縣,後官至貴州主考,補户部主事,北直滄州鹽運道。林曾為官,政聲頗著。崇禎十三年(1640)林曾以年老致仕回鄉。回鄉後,林曾舍金濟眾,興修水利,修路造橋,修建祠堂,得到鄉里百姓的擁戴。康山先民建有“惠鄉碑”亭,贊林曾的功德。 [27] 
林文煥(1605-1646),為康山林氏五世祖,官至仙霞關參將。林文煥為官盡忠盡責,明隆武元年(1646)秋,因堅守關隘而不幸陣亡。
林夢龍(1594-1652),康山林氏六世祖,林曾之長子,明隆武元年(1646年)授恩貢生。
林安(1615-1671),康山林氏七世祖,清康熙二年(1663)授通判候選。
林昌言,康山林氏十一世祖,官至太學士,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康山林氏族譜》。
漳州龍海市紫泥鎮金定村正本堂
林姓全村共有1767人,頂寮林姓由康山四世林君彩開基,至今已有400多年。
林氏祠堂———正本堂 位於頂寮角落。始建於明末,1990年再次重修。坐東向西,磚木結構,佔地面積360平方米,建築面積90平方米。主祀康山四世祖(金定開基祖)林君彩。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