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距腓前韌帶

鎖定
距腓前韌帶是腿部韌帶的一部分。
中文名
距腓前韌帶
外文名
From the fibular ligament
性    質
腿部韌帶
特    點
易損傷

距腓前韌帶距腓前韌帶的大體形態及臨牀意義

距腓前韌帶的大體形態呈兩端較寬、中段稍窄的扁平四邊體狀,這種結構是與其功能相適應的。距骨﹑腓骨附着處相對較寬,纖維分散呈扇形覆蓋附着於骨面,使附着區面積增加,附着更加牢固。當踝關節處於中立位時,距腓前韌帶的走行方向差不多與腓骨的縱軸線垂直,這種結構有效地限制了距骨的前移。但實際上韌帶與水平面約呈25°角,這一角度説明在足內翻時韌帶同樣起着重要的對抗作用。此外,韌帶遠端包繞並止於距骨外側關節面的前外角,並與韌帶中段明顯形成一處轉角(140°±8°),而且韌帶轉角處及其遠側端包括距骨附着區基本全部緊貼於距骨骨面,筆者認為當踝關節發生內翻及距骨前移時,此種結構可有效分散距腓前韌帶距骨附着區所受的張力,減少距骨附着區發生撕裂或斷裂的可能性。KUMAI關於距腓前韌帶組織學及免疫組化的實驗也驗證了韌帶的腓骨附着區比距骨附着區更容易撕裂。

距腓前韌帶距腓前韌帶聲像圖

距腓前韌帶起自外踝前緣,向前內側走行,止於距骨頸,緊貼腓骨關節面的前方連接到距骨的外側緣,探測較容易。聲像圖表現為:探頭垂直皮膚,以外踝及距骨為骨性標誌,韌帶呈倒三角形均勻低迴聲結構,內未見明顯條紋狀結構。三角形底邊自外踝斜向距骨外側緣,底邊邊緣與臨近軟組織分界較清晰,餘兩邊與腓骨關節面及距骨外側緣分界也較清晰。在蹠屈位時,外踝及距骨間較平坦,韌帶拉伸,最易探測被到,其聲像圖較踝關節背屈位及中立位時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