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趵突泉泉羣

鎖定
趵突泉泉羣,位於山東省會濟南市舊城西南隅坤順橋南,趵突泉南路西側,在趵突泉周圍17公頃的面積上,散落着37處泉池,構成趵突泉泉羣,為濟南城區四大泉羣之一。其中,金《名泉碑》記載的名泉20處:趵突泉、金線泉、皇華泉、柳絮泉、卧牛泉、東高泉、漱玉泉、無憂泉、石灣泉、酒泉、湛露泉、滿井泉、北煮糠泉(廣會杜康泉)、登州泉、望水泉、洗缽泉、淺井泉、馬跑泉、混沙泉、灰池泉。晏璧《七十二泉詩》著錄的名泉1處:北漱玉泉。其他為:(新)金線泉、飲虎池、泉亭池、尚志泉、螺絲泉、花牆子泉、青龍泉、道林泉、白雲泉、白龍灣、圍屏泉、對康泉、井影泉、勞動泉、滄泉、迎香泉。 [1] 
據1960年代的統計記錄,趵突泉泉羣眾泉湧水量一般為6萬立方米/日,最大達23萬立方米/日。1973~1977年測量,該泉羣每日平均流量為3.63萬立方米(折算0.42立方米/秒),最大為10.45萬立方米,最小為0.63萬立方米。 [1] 
趵突泉是黃河支流小清河的支流西濼河的源頭。趵突泉泉羣諸泉水匯流西濼河。南起葦閘橋,向北經邊莊,在五柳閘入小清河。 [14-15]  [19] 
趵突泉泉羣中,趵突泉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號稱“天下第一泉”。1956年,人民政府將趵突泉及附近的金線、皇華、柳絮、漱玉、馬跑等20餘處名泉及眾多的名勝築牆圈圍,疏浚泉池,砌壘池岸,整修建築,闢為趵突泉公園 [13] 
中文名
趵突泉泉羣
外文名
Baotu Spring Group
位    置
山東省濟南市坤順橋南
面    積
17 公頃
泉    數
37
平均流量
0.42 m³/s
所屬水系
黃河支流小清河的支流西濼河

趵突泉泉羣位置境域

趵突泉泉羣的位置 趵突泉泉羣的位置
趵突泉泉羣,位於坤順橋南,趵突泉南路西側,在周圍17公頃的面積上,散落着37處泉池。其中,金《名泉碑》記載的名泉20處:趵突泉、金線泉、皇華泉、柳絮泉、卧牛泉、東高泉、漱玉泉、無憂泉、石灣泉、酒泉、湛露泉、滿井泉、北煮糠泉(廣會杜康泉)、登州泉、望水泉、洗缽泉、淺井泉、馬跑泉、混沙泉、灰池泉。晏璧《七十二泉詩》著錄的名泉1處:北漱玉泉。其他為:(新)金線泉、飲虎池、泉亭池、尚志泉、螺絲泉、花牆子泉、青龍泉、道林泉、白雲泉、白龍灣、圍屏泉、對康泉、井影泉、勞動泉、滄泉、迎香泉。 [1] 

趵突泉泉羣水文特徵

降水量的多少和季節分配直接影響着泉水的變化。濟南屬暖温帶季風氣候,常年平均降水量為650~700毫米。由於夏季季風的影響,降水量季節分配不均,三分之二的降水量集中在夏季,秋季不足五分之一,冬春兩季降水很少。四季降水量的具體情況是:春季(3~5月)86.9毫米,夏季(6~8月)448.2毫米,秋季(9~11月)124.9毫米,冬季(12~2月)25.2毫米。隨着降水量的季度變化,泉水水位和流量也相應地出現季節變化,不過在時間上較降水的季節變化推遲一些。一般年份,泉水變化過程是自年初始,流量逐漸減少,至6月出現最小流量和最低水位;7月份隨降水量增加而流量開始增大,8、9月出現最大流量和最高水位;雨季過後,流量開始變小,直至次年初夏。降水量的年際變化也同樣影響着泉水流量和水位。一般規律是年降水量多,當年泉流量大,水位高;年降水量少,當年泉水的流量也小,水位也低。 [9] 
大氣降水對泉水動態變化所起的主導作用,是人工開採量不超過泉水流量的情況下顯示出來的,如果開採量大於泉流量,雨量因素則處於次要地位。開採量的多少,直接影響泉水的動態變化。1972年1月20日6時40分,市區發生大面積停電4小時50分鐘的事故,提水系統全部停機,這段時間市區水位回升40釐米。1968年,開採量與泉流量大體相當,被稱為二者的轉換年。在此以前,開採量小於泉流量,因此泉水錶現一直很好;在這以後,由於開採量超過泉流量,並不斷增大,泉水流量變小。為了證明這一點,1980年9月24日,在有關部門的組織下,市區停采地下水8小時,比平日少採水135600噸,市區地下水位回升44~45釐米。據山東省水文地質隊資料,1973~1977年,市區水位下降2.25米。從1976年以後,雨季後不到1個月,泉水流量就逐漸減少。趵突泉自1981年以來,連續三年在3月上旬至9月初斷流,乾涸達半年以上。1988年8月至1990年8月,趵突泉斷流長達兩年之久。 [9] 
1960年代,眾泉湧水量一般為6萬立方米/日,最大達23萬立方米/日。1973~1977年測量,該泉羣每日平均流量為3.63萬立方米(折算0.42立方米/秒),最大為10.45萬立方米,最小為0.63萬立方米。泉水匯入西濼河 [1] 
濟南泉水還以質純味甘著稱。泉水來自岩層深處,受氣温影響甚微,水温比較穩定,常年保持在17~18攝氏度,無色無味,清冽甘美,為優質飲料。20世紀90年代開發的濟南“普利思”礦泉水,即是直接從地下汲取而成。經國家地礦部門鑑定,礦化度為650,並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每升含有:鋰(Li)0.12毫克、鍶(Sr)0.99毫克、鋅(Zn)0.13毫克、鎂(Mg)35.55毫克、溴(Br)0.5毫克、鈣(Ca)62.68毫克、偏硅酸(H₂SiO3)76毫克。 [10] 

趵突泉泉羣地質地貌

濟南市區泉羣形成的地質因素 濟南市區泉羣形成的地質因素
古時,人們對濟南泉水成因的説法很多。有的認為濟南泉水來源於河南的王屋山。如宋代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説:濟水自王屋山東流,有時隱伏地下,至濟南冒出地面而成諸泉。明代胡纘宗詩云:“王屋流來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泠然。”前人也有關於濟南泉水來源的正確説法,如宋代曾鞏、金代元好問等人認為,濟南的泉水並非濟水之出露,而是來自濟南城南的山區。曾鞏在任齊州知州期間,為摸清泉水來路,曾進山調查,認為南部山區的水下滲潛流至市區而出露成泉。他在《齊州二堂記》中説:“泰山之北與齊之東南諸谷之水,西北匯於黑水之灣(即錦陽川水),又西北匯於柏崖之灣(疑在柏崖山處),而至於渴馬之崖(在今黨家莊鎮東、西渴馬崖村一帶)。蓋水之來也眾,其北折而西也,悍疾尤甚,及至於崖下,則泊然而止。而自崖以北至於歷城之西,蓋五十里,而有泉湧出,高或至數尺,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蓋泉自渴馬之崖潛流地中,而至此復出也。” [8] 
濟南市地勢 濟南市地勢
現代地質工作者調查研究認為,濟南泉水來源於市區南部山區,大氣降水滲漏地下,順岩層傾斜方向北流,至城區遇到侵入岩體阻擋,承壓水出露地表,形成泉水。濟南南部山區,為泰山餘脈,自南而北有中山、低山、丘陵,至市區變為山前傾斜平原和黃河沖積平原的交接帶,高差達500多米,這種南高北低的地勢,利於地表水和地下水向城區彙集。 [8] 
在地質構造上,南部山區屬泰山隆起北翼,為一平緩的單斜構造。由於北側斷裂切斷,形成許多斷塊,其中千佛山斷塊是構成城區泉羣的構造基礎。山區以前震旦系變質岩為基底,上布有1000多米厚的寒武系和奧陶系石灰岩岩層。岩層以3~15度傾角向北傾斜,至市區埋沒於第四系沉積層之下。在漫長的地質年代,這些可溶性灰巖,經過多次構造運動和長期溶蝕,岩溶地貌發育,形成大量溶溝、溶孔、溶洞和地下暗河等,共同組成了能夠儲存和輸送地下水的脈狀地下網道。市區北部為燕山期輝長岩~閃長巖侵入體,質地細密,巖質堅硬,隔水性能好。千佛山斷塊西有通過緯一路的千佛山斷層;東有穿過解放橋和老東門的羊頭峪斷層,這樣就組成了東西北三面阻水巖體,構成了三面封閉的排泄單元。 [8] 
南部山區,在灰巖出露和裂隙岩溶發育的地方,吸收了大量的大氣降水和地表徑流,滲入地下形成了豐富的裂隙岩溶水。這些裂隙岩溶水,受太古界變質岩的隔阻,沿岩層傾斜的方向,向北作水平運動,形成地下潛流,至城區遇到侵入岩巖體的阻擋和斷層堵截,地下潛流大量匯聚,並由水平運動變為垂直向上運動,促進了岩溶發育和水位抬高,在強大的靜水壓力下,地下水穿過岩溶裂隙,在灰巖和侵入岩體的接觸地帶及第四系沉積層較薄弱處奪地而出,湧出地表,形成天然湧泉。 [8] 

趵突泉泉羣主要泉池

趵突泉泉羣主要泉水分佈 趵突泉泉羣主要泉水分佈
趵突泉,位於趵突泉公園濼源堂前。1931年四周用石砌岸。幾經變化,現代泉池呈長方形,長30米,寬18米,深2.2米。北臨濼源堂,西傍觀瀾亭,東架來鶴橋,南有長廊圍合。金《名泉碑》、明晏璧《七十二泉詩》和清郝植恭《七十二泉記》均著錄。該泉出露標高26.49米,恆温18℃,最大涌量達16.2萬立方米/日,為該泉羣中湧量最大的泉,號稱“天下第一泉”。地下水位低於出露標高時,該泉停止噴湧。據清代乾隆《歷城縣志·雜綴二》載,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崇禎十四年(1641年)曾出現乾涸。1972年始,時常停湧。1986年5月至1987年8月26日,停湧達15個月;1988年8月至1990年8月,斷流長達24個月。 [2] 
趵突泉 趵突泉
趵突泉是古濼水之源。古時稱“濼”,宋代已稱“趵突泉”。亦有“娥英水”、“温泉”、“檻泉”、“瀑流泉”、“三股水”的別稱或俗稱。《春秋》載:魯桓公十八年(公元前694年)春,“公會齊侯於濼”。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水經注·濟水》載:“濼水出歷縣故城西南……俗謂之娥姜(一作娥英)水也,以泉源有舜妃娥英廟故也”。北宋文學家曾鞏在《齊州二堂記》中説:“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趵突之泉冬温,泉旁之蔬甲經冬常榮,故又謂之温泉。”和曾鞏同時代的劉詔,根據《詩經·小雅·采菽》“觱沸檻泉”的詩句,叫它“檻泉”。金人元好問《濟南行記》中又名“瀑流泉”。當地百姓以其自地穴中湧出,形成三股泉水,故又俗稱為“三股水”。 [2] 
據水文地質部門探查,趵突泉的地質情況是:地表向下8米,是第四紀砂礫、粘土層,8~80米為奧陶紀白雲質石灰岩。在30米以上的大理岩中,裂隙、溶洞特別發育,這些裂隙、溶洞成為地下水集中和上升的通道。上升的地下水流從相距2.3米的兩個洞隙中躥出地面,成為趵突泉三股泉水中的南、北兩股;從北股洞隙中又分流出一股水,在靠近北股的南側湧出地表,即為中間一股。 [2] 
趵突泉,三股並立,“泉源上奮,水湧若輪”(《水經注·濟水》)。清朝劉鶚《老殘遊記》載:“三股大泉,從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據土人云:‘當年冒起有五六尺高’”。據1982年地質出版社出版的《濟南的泉水》載,1959年時趵突泉泉水還能冒二尺多高。因為氣勢壯觀,故稱“趵突騰空”,古人列為濟南八景之一。由於景觀奇特,被歷代文人,如曾鞏元好問趙孟頫張養浩王守仁王士禎蒲松齡等贊詠。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也舞文弄墨刻之於石。其中,蒲松齡的《趵突泉賦》描寫得最為詳盡:“爾其石中含竅,地下藏機,突三峯而直上,散碎錦而成漪。波洶湧而雷吼,勢澒洞而珠垂;砰[石訇]兮三足鼎沸,鞺(tāng)鞳(tà)兮一部鼓吹。沈鱗駭躍,過鳥驚飛,羌無風而動藻,徑上欄而濺衣。夜氣長薰,濤聲不斷。沙陣摶雲,波紋似線。天光徘徊,人影散亂。快魚龍之騰驤,睹星河之隱現。未過院而成溪,先繳沼而動岸。漱玉噴花,迴風舞霰。吞高閣之晨霞,吐秋湖之冷焰。樹無定影,月無靜光,斜牽水荇,橫繞荷塘,冬霧蒸而作暖,夏氣緲而生涼。其出也,則奔騰澎湃,突兀匡襄,噌噌吰吰,炤翠色以盈裳。其散也:則石沈鶻落,鳥墮蝶颺,泯泯棼棼,射清冷以滿眶。其清則遊鱗可數,其味則瀹茗增香。海內之名泉第一,齊門之勝地無雙。” [2] 
池中小泉頗多,水泡如泄珠璣,簇簇串串,飄飄悠悠。水中青藻浮動,錦魚穿梭。冬季,水氣蒸騰, 朦朧。池岸以石砌壘,四周小橋卧波,雕欄臨池;亭榭探水,曲廊蜿蜒;山石挺拔,綠柳婆娑。遊人憑欄俯瞰,盡得水趣。泉畔還有許多名人題刻,為名泉增添了濃郁的文化氛圍。如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山東左布政使張欽書寫的“觀瀾”;明嘉靖十六年,山東巡撫都御史胡纘宗書寫的“趵突泉”;清同治八年(1869年),歷城王鍾霖題寫的“第一泉”;還有清人鮑復昌、鮑復相、蔣等詠泉詩刻等。 [2] 
趵突泉水清冽甘美。經化驗,符合國家衞生標準,可以直接飲用。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沿途飲用北京玉泉水,當品嚐趵突泉水後,便立即改用趵突泉水,並把玉泉改為“玉泉趵突”。將趵突泉封為“天下第一泉”。此泉用來烹茶,味醇色鮮,遊人常來此品茗以助遊興,有“不飲趵突水,空負濟南遊”之説。昔日,趵突泉池東有望鶴亭茶社,四周擺滿了茶攤,上支白篷布,下設小茶几,几上備宜興紫砂壺。1956年闢建公園後,在望鶴亭茶社舊址設東方風味的“蓬萊茶社”。觀魚也是遊趵突泉的樂事。明《歷乘》記載:歷城知縣貴養性“蓄金鯉於池,殊為勝觀”。清代秀才、歷城人任夢菊曾填《浣溪沙·春日遊趵突泉》詞一首,寫道:“閒倚雕欄沽美酒,看他錦魚唼青萍。” [2] 
金線泉 金線泉
老金線泉,即金《名泉碑》上所列的金線泉。位於趵突泉東北側,趵突泉公園尚志堂和魚展室之間。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也著錄。泉池石砌,方形。池內北壁,有一長方條石,上刻隸書“老金線泉”四字,系當代濟南書法家李仲餘書。池西青松夔石相映,池中泉水清澈,青藻浮動,錦魚潛游。該泉是濟南著名的奇泉。水盛時,泉水從池底兩邊對湧且流勢相當,在水面相交,聚成一條水線,漂浮移動,時隱時現,陽光一照,閃閃發光,故名。後來水面縮小,水勢減弱,並以石砌池,金線便不常見了。1956年擴建公園時,老金線泉東約20米處一個石砌雕欄小池中,也出現了金線,便將這泉稱為“金線泉”,並將清同治九年(1870年)吳興人丁彥臣題寫的“金線泉”三字石刻,移嵌在這泉的東壁上,而把原來的金線泉稱之為“老金線泉”。這泉金線出現的原因和老金線泉相似。該池東壁有一水口,泉水由水口流進,北鄰為柳絮泉,柳絮泉池南壁也有一水口,與金線泉相通,泉水由此流進金線泉,兩股泉水相撞,便出現了金線。泉邊風光秀美,歷史上文人官紳多於此大興土木。宋朝即在這裏修建館舍,金元詩人杜仁杰曾宿居其內,並寫有《宿金線泉》詩一首。清王培荀《鄉園憶舊錄》載:“元時設秀春院於其地,檀板銀箏,殆金陵板橋之比。”清同治八年(1869年),山東巡撫丁寶楨又於此建尚志書院,俗稱尚志堂。光緒十八年(1892年),在金線泉南邊修建“悠然亭”,於上可遠眺千佛山景色。尚志堂建築仍存。 [3] 
漱玉泉 漱玉泉
漱玉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著錄。在柳絮泉東側,為一長方石砌水池,周飾石雕欄杆。池內北壁鑲嵌“漱玉泉”刻石,為濟南當代書畫家關友聲1956年書寫。“漱玉”一名由“漱石枕流”(《世説新語·排調》)一詞演化而來。相傳,宋代傑出詞人李清照的《漱玉詞》即以此泉命名。泉南側為溢水口,由自然石疊砌。泉水從池底冒出,形成串串水泡,在水面破裂,噝噝作響,然後漫石穿隙,跌入一自然形水池中,如同漱玉。這池水面較大,山石駁岸,錯落有致。池內又有一泉,簇簇水泡,旋轉着慢慢升起,其狀如螺,故名螺絲泉。泉水清澈見底,蓄有錦魚。岸上青松挺拔舒秀,翠竹婀娜多姿。為紀念李清照,1959年在池北岸闢建“李清照紀念堂”,1980年又修葺改建。庭院與泉池相映,為漱玉泉增添了文化內涵。 [4] 
馬跑泉 馬跑泉
馬跑泉,位於李清照紀念堂東側的假山西北腳下。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著錄。泉池長12米,寬5米多,為不規則池形,池壁由自然石砌壘,曲折參差。泉水匯流成溪,流入西濼河,形成山環水抱的形勢。1980年山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予昂題寫的泉名,鐫刻在泉池東岸山石上。泉池四周,松柏掩映,垂柳披拂,修竹搖曳,顯得幽雅別緻。馬跑泉池實際是由兩泉組成,另一泉為“淺井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著錄。原先,兩泉之間有一牆相隔,“淺井”在北,“馬跑”在南,1956年擴建公園時,把牆去掉,使兩泉合為一體。馬跑泉,得名於一個傳説: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迫臨濟南城下,時濟南守將劉豫欲想投金,他的部下關勝,堅決反對,劉豫便設計陷害關勝,讓他出城迎戰金兵。當關勝走出城門後,劉豫即刻關閉城門,並在城上射箭,關勝受內外夾攻而犧牲。關勝的戰馬見主人被殺,怒哮憤騰,扒地出泉,這泉便被命名為“馬跑泉”。為紀念這位抗戰英雄,後來人們在泉旁為關勝修建了一座廟堂,叫“關王廟”,也稱“關公祠”。時間一長,人們便把關勝誤為“關聖”(蜀漢關羽)了。1956年闢建公園時將“關王廟”拆除。 [4] 
柳絮泉 柳絮泉
柳絮泉,在漱玉泉西側,是石砌南北長方池。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著錄。泉池四周飾漢白玉石雕欄杆。池東欄杆間“柳絮泉”三字,為1980年李予昂題寫。泉周,植垂柳多株,陽春三月,柔絮紛飛,水花泛白,相映成趣,故名。相傳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故居就靠近這裏。清順治年間,詩人田雯曾有《柳絮泉訪李清照》詩:“跳波濺客衣,演漾回塘路。清照昔年人,門外垂楊樹。沙禽一隻飛,獨向前洲去。”乾隆年間,《趵突泉志》的作者任宏遠《柳絮泉訪李易安故宅》詩中也説:“為尋詞女舍,卻向柳泉行。秋雨黃花瘦,春流漱玉聲。收藏驚浩劫,漂泊感生平。往昔風流在,猶傳樂府名。” [4] 
皇華泉 皇華泉
皇華泉,在柳絮泉西,公園魚展室門前兩旁。東為皇華泉(亦名木魚泉),其名取自《詩經·小雅》“皇皇者華”。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著錄。清《七十二泉記》亦著錄,稱之為“黃花泉”。今池內北壁嵌“皇華泉”石刻,為1980年濟南書法家魏啓後題寫。西是卧牛泉,金《名泉碑》和明《七十二泉詩》著錄。清代,卧牛泉池淤塞。刊印於1928年的《歷城縣鄉土調查錄》仍稱“今失考”。1964年擴建趵突泉公園時恢復。今池內北壁“卧牛泉”三字,由濟南書法家張立朝於1980年書寫。兩泉皆石砌,周飾石雕欄杆。 [5] 
  洗缽泉 洗缽泉
洗缽泉,在李清照紀念堂院內西北隅,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著錄。自然石駁岸,青條紛披,清澈見底。 [5] 
湛露泉 湛露泉
湛露泉,在趵突泉南,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均著錄。清道光《濟南府志》載:“石灣泉,在趵突泉南……通志雲今塞。酒泉,在無憂泉南……。湛露泉,在無憂泉西……”民國《歷城縣鄉土調查錄》稱:“石灣泉在趵突泉南,與無憂泉並列,今迷”,酒泉、湛露泉俱在“圍屏街張子志(即張懷芝)花園內”。1964年山東水文地質隊調查時即俱已填埋。1997年夏,趵突泉公園將公園南門內迎門假山與白雪樓之間,以自然石砌壘的不規則形連體泉池,自西向東依次認定為湛露泉、石灣泉、酒泉,並分別在南側石壁上鐫刻泉名。池內植有荷蓮,蓄有錦魚。洗缽泉在李清照紀念堂院內西北隅,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著錄。自然石駁岸,青條紛披,清澈見底。 [5] 
混沙泉 混沙泉
混沙泉,在馬跑泉東,假山北側山腳下,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著錄。民國《歷城縣鄉土調查錄》稱“失迷”。1964年擴建趵突泉公園時恢復。泉池橢圓形,自然石駁岸,水漫池岸溢出,跌落至西護城河中,如同掛簾。 [5] 
無憂泉 無憂泉
無憂泉,在趵突泉南,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著錄。民國《歷城縣鄉土調查錄》稱:“在趵突泉大門內西方,此次修建平。”1989年整治為池,面積672平方米。泉池巧石綴岸,石磯卧波,水清見底,漫石穿隙流進趵突泉內。四周松柏泄翠,楊柳垂蔭,修竹儲潤。 [5] 
尚志泉 尚志泉
尚志泉,在老金線泉南側。“尚志堂”,同治九年(1870年),山東巡撫丁寶楨在泉邊建。泉以堂得名。1964年擴建公園時整修,為石砌不規則形式,水深1.5米,內蓄錦魚,岸周花木扶疏,東側長廊瀕水。遊人坐在廊內,正可觀景小憩。 [6] 
東高泉 東高泉
東高泉,在萬竹園門內東側,名列金《名泉碑》和明《七十二泉詩》。清代時曾淤塞,清末恢復。為石砌方池,池岸立清末己酉年(1909年)石碑,上題楷書“東高泉”三個大字。 [6] 
望水泉 望水泉
望水泉,在萬竹園西院,名列金《名泉碑》和明《七十二泉詩》。泉池東西長20米,南北寬9.8米,深2.2米。南北架石橋,橋南設小亭,遊人可坐亭內觀魚賞景。池北壁嵌清末庚戌年(1910年)“望水泉”石刻。清代詩人王蘋曾居泉畔,以此泉在金《名泉碑》列名第二十四,故又取名為“二十四泉”,其詩集即名《二十四泉草堂集》。
白雲泉 白雲泉
白雲泉,在萬竹園西花園內西側,北臨白雲軒,石砌八角規則形式,水勢尚佳。 [6] 
灰池泉 灰池泉
灰池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清《七十二泉記》均著錄。位於趵突泉南路北段東側,坤順橋東南隅。 [6] 
登州泉 登州泉
登州泉,名列金《名泉碑》和明《七十二泉詩》。位於原花牆子街57號院內。泉池長方形。1994年花牆子街改造時一度填埋。1997年8月恢復。 [6] 
北煮糠泉(廣會杜康泉) 北煮糠泉(廣會杜康泉)
北煮糠泉(廣會杜康泉),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著錄。位於原花牆子街23號門前。後人因音訛稱為“杜康泉”,民國《濟南名勝古蹟輯略》有載。為有別於刷律巷之杜康泉,又以其近鄰廣會橋,取名為“廣會杜康泉”。泉池南北向長方形,壁間嵌“廣會杜康泉”磚刻。1994年花牆子街改造時一度被填埋,1997年恢復。 [6] 
白龍灣 白龍灣
白龍灣,位於原圍屏街87號西側,今萬竹園西南側。水面寬10米,長50米,曲折蜿蜒,故名。1993年,欲在此處建樓,因開挖建築基礎,水面擴大至7303平方米。久旱不涸。 [7] 
滿井泉 滿井泉
滿井泉,在趵突泉呂祖廟二大殿後西北隅。金《名泉碑》、明《七十二泉詩》著錄。1964年乾涸,1979年填埋,1997年7月修復。泉池為石砌六角形,池岸飾青色花崗石欄杆,泉南側鐫刻泉名。 [7] 
滄 泉 滄 泉
滄泉,在滄園東北隅。因園得名。自然石砌壘,不規則形水池,池北側鐫刻泉名。 [7] 
泉亭池 泉亭池
泉亭池,在萬竹園西院內。為長23米,寬15米石砌水池,因池中有望荷亭(民國初年建)而得名,豐水期水勢尚好。 [7] 
花牆子泉 花牆子泉
花牆子泉,位於北煮糠泉西北側。原在花牆子街87號院,1983年調查時已填埋。1997年8月恢復,為石砌長方形池。 [7] 
飲虎池 飲虎池
飲虎池,在飲虎池街南首。石砌方形,邊長各2.4米,池岸四周護以石欄板,西壁嵌池名石刻,水口在北,注入白龍灣。1993年修建濼源大街時填埋,覆於路下。 [7] 
對康泉,原在五路獅子口街25號院內。年久淤塞,1993年前後改建濼源回民小區時,被填埋在新建居民樓下。北漱玉泉明《七十二泉詩》著錄。原在趵突泉南路8號院內,方井形。1986年拓寬該街時填埋,覆於路下。 [7] 
北漱玉泉,明《七十二泉詩》著錄。原在趵突泉南路8號院內,方井形。1986年拓寬該街時填埋,覆於路下。 [7] 
勞動泉,在原趵突泉後門街16號門前。20世紀50年代初發現,並正楷書丹泉名石刻,鑲嵌於泉池南壁上。泉池呈井形,以磚石砌壘,水質清澈甘甜,為本街居民飲用水。1960年趵突泉公園擴建時填埋。 [7] 
青龍泉 青龍泉
青龍泉,在原西青龍街派出所院內。 [7] 
道林泉,在原飲虎池街17號;圍屏泉,在原圍屏街70號。 [7] 
井影泉 井影泉
井影泉,在原飲虎池街34號。以上4泉,於1983年調查時即已填埋。 [7] 
迎香泉,在萬竹園南門內西側。在月牙形水池內,有三個泉眼,豐水期噴湧甚烈,俗稱“小趵突”。在趵突泉管委會內。 [7] 

趵突泉泉羣所屬水系

濟南護城河 濟南護城河
趵突泉諸泉水,為黃河支流小清河支流西濼河的河源。該河為南起葦閘橋,向北經邊莊,在五柳閘入小清河,長2.9公里。 [19]  其上游為濟南西護城河,該河系1371年(明洪武四年)建城牆時開挖的人工河,全長6644米,而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的水均匯流其中,經東、西濼河流入小清河。 [14]  趵突泉諸泉水,另外南部燕翅山、千佛山、四里山之山水流入市內,由地下溝流入西護城河,是濟南市主要排洪河道,也是北園地區農田灌溉的主要水源。 [15] 

趵突泉泉羣治理開發

趵突泉泉羣城市供水

1934年4月以市長聞承烈為首成立濟南市自來水籌備委員會。1936年8月,由官商合股成立濟南市自來水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2月15日,濟南市第一個自來水廠(趵突泉水廠)建成正式供水。供水區域為城關和商埠的部分地區,用水户多是官府、軍隊、工商用户。管道38.13公里,用水户1700户(按1只水錶1户計算),用水普及率13.38%。 [16] 
趵突泉水廠,是濟南第一個水廠,始建於1934年。在趵突泉池內開鑿2眼內徑分別為275毫米和375毫米,深9.7米和13.3米的水井,作為濟南市自來水水源。1936年10月,建成20立方米圓形沉沙池2個,鋼筋混凝土清水池2個,總容量2045立方米;機房、變電室各1個,總建築面積235.8平方米。機房內設有55千瓦電動抽水機3組,日供水能力2.2萬噸。1940~1944年間增建1座機房,擴建了清水池,增鑿水源井3眼。1954年新建1座機房,安裝3台機組,日供水能力為5.5萬噸。 [17] 

趵突泉泉羣水源保護

長期以來,濟南的生產、生活用水主要依賴於泉水及其補給源——地下水。隨着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為滿足生產、生活的需求,對泉水和地下水的開採量逐漸增加。建國初期,市區日供水量僅1萬多噸,到1980年,劇增至39萬多噸。1980年,農用機井從1958年的140多眼,增加到4000多眼,其中一半為深機井。工廠企業自備水井日開採量高達28萬多噸,農業日開採量18萬噸。生活、生產合計日開採量85萬噸,超過了地下水的補給量(平均補給量每天80萬噸)。1977~1987年的10年間,經常發生水荒。市區地下水年平均最低水位為25.5米左右,低於泉湧水位(27.5米)。1987年6月5日,達到最低水位24.04米。1986年5月至1987年8月,長達一年零三個月泉水斷流,泉城風貌嚴重受損。這不僅影響了濟南的工業、農業、旅遊業的發展,而且直接影響了廣大市民的生活。節水保泉,刻不容緩,迫在眉睫,引起了省市乃至國家領導人的重視。1981年5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來山東,十分關切地説:“從前,濟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楊,現在趵突泉沒水了”,“什麼時間趵突泉再恢復?一年能不能恢復?一年恢復不了兩年,兩年恢復不了三年,三年差不多了吧?”省市領導認真研究這一問題,並多次召集有關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實地考查,制定了具體的節水保泉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12] 
為恢復泉水噴湧,同時保證生產、生活用水,濟南市自70年代末起,開始有計劃地壓縮城區地下水開採量,在郊區和境內的河流、湖泊(水庫)開闢新的水源。 [11] 
  • 採外停內
城市供水貫徹“開源節流”、“採外補內”的方針,調整採水佈局,逐漸將地下水的開採重心由城區轉移到遠距城區的東、西郊,壓縮泉區開採量。80年代,在泉區外補給區新建西郊峨嵋山水廠、東郊工業北路水廠,每天為城區供水30萬噸,其中峨嵋山水廠日供水量10萬噸。1981年11月,濟南保泉應急工程動工,至1983年投產供水。這項工程東起濟南鋼鐵廠,西至峨嵋山,新建、擴建、改造水廠和加壓站8處,打井25眼,鋪設管道53公里,每天可向城區供水20多萬噸。1987年4月18日,東郊應急供水工程竣工,日出水量5.3萬噸。70年代,城區的幾個水廠日開採量為30萬立方米。為保證泉水噴湧,繼1978年封閉直接影響趵突泉景觀的趵突泉水廠後,1982年又先後封閉城區普利門、原省計委和飲虎池3處水廠。同時,為了合理利用水資源,對全市210個單位的340眼自備井,實行統一管理。1990年,查封7眼湧泉區內的單位自備水井,佔應查封井數的21%。 [11] 
  • 引用地表水
1958年和1970年,在南部山區先後建成卧虎山水庫(總容量1.16億立方米)、錦繡川水庫(總容量0.41億立方米)。至1984年,全市已在低山丘陵地區建成大中型水庫10座,小型水庫188座,塘壩818座,可以攔蓄天然水3.73億立方米。這些水庫、塘壩,對於減少水土流失、增加泉水的補給量、保證農田灌溉和山區羣眾生活用水,都起到積極的作用。1985年,市政府組織專家、技術人員,對卧虎山、錦繡川水庫向市區供水工程進行可行性研究。翌年8月完成引水工程設計,設計日供水規模9.5萬噸,近期年供水2000萬噸,遠期3000萬噸。當年底,引庫供水工程開工。新開輸水渠道18267米,在南郊建設日供水5萬噸的水廠。至1988年6月,供水工程竣工通水,結束了單靠地下水源供水的格局。流經濟南的黃河,年平均徑流量437億立方米,水資源的開發潛力很大。至80年代初期,全市年引黃水量2.35億立方米,大部分用於灌溉農田。到1984年底,已先後興建引黃閘4座、虹吸工程8處,供水能力為日產20萬噸自來水的引黃保泉一期工程全面開工。1988年11月,引黃保泉一期工程竣工,日供水10萬噸的黃河水廠正式併網通水。1989年6月,黃河水廠第二條生產線投產,日供水量達到20萬噸的設計要求。當年,黃河向市區供食用水0.25億立方米。 [11] 

趵突泉泉羣園林建設

趵突泉公園北門 趵突泉公園北門
趵突泉公園 趵突泉公園
昔日,趵突泉周圍因附近有呂祖廟、藥王廟等,成為香火勝地,並有叫賣的、占卦的、演戲雜耍的……,喧鬧繁華,為一鬧市。1956年,人民政府在濼源橋以南,趵突泉路以西,南至趵突泉前街,西鄰飲虎池的區域,將趵突泉及附近的金線、皇華、柳絮、漱玉、馬跑等20餘處名泉及眾多的名勝築牆圈圍,疏浚泉池,砌壘池岸,整修建築,闢為趵突泉公園,因內有趵突泉而得名。1964~1966年,又挖池堆山,修建亭榭,廣植花木,公園面積達到3.4公頃。“文化大革命”期間,公園建設受到很大影響,文物古蹟受到嚴重破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改革開放給公園增添了新的活力。1982被選為全國14個解放後新建優秀園林之一。1985年,又將面積12000平方米的萬竹園劃入公園管理,公園面積擴大為6.9公頃。幾經建設,園內山巒起伏,清溪潺潺,內有濼源堂、觀瀾亭、望鶴亭、尚志堂、李清照紀念堂、李苦禪和王雪濤紀念館、滄園、白雪樓、萬竹園等建築,豐富了公園的文化內涵,亭榭錯落,終年青翠,是一所具有中國傳統園林風格,以小巧玲瓏、清靜幽雅、賞泉觀瀾為特色的山水園。1982年被評選為全國十四個解放後新建優秀園林之一。 [13]  [1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