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趨觸性

鎖定
在動物行為中有接觸固體的傾向,換言之,動物存在對接觸刺 [1]  激的趨性,這類行為稱為趨觸性或趨固性。
趨觸性是指動物對其所賴以生存的基底所具有的定向作用。
中文名
趨觸性
外文名
thigmotaxis
別    名
趨固性
分    類
正趨觸性、負趨觸性

趨觸性基底

基底的類型非常廣泛,如水下岩石、沙子、底泥是水環境的基底。對水面漂浮動物來説,水面是基底。陸地上岩石、土壤、沙子、動植物表面都可以是某些生物的基底。多數動物是主動趨向其基底的。

趨觸性分類

正趨觸性
主動趨向基底面的叫正趨觸性,正趨觸性隨處可見,昆蟲對其身體與其他物體之接觸有不同之反應,例如蟑螂、蝨子等,常潛藏於狹小之縫隙間,以保持身軀與周圍物體之接觸,謂之正趨觸性,這對昆蟲之隱密性影響甚大。

趨觸性負趨觸性

主動背離基底面的稱為負趨觸性,負趨處性較少見,如蝙蝠飛行時可通過回聲定位而避開一切固體障礙物,即是負趨觸性。

趨觸性舉例:魚類趨觸性

魚類對外界固體刺激而產生的定位反應,又稱趨固性。魚類的趨觸性是依靠魚類的觸覺來實現的。在觸覺中除神經末梢外,遍佈於魚體皮膚及觸鬚上的味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鰻鱺穿越狹縫、底層魚類具有使身體局部貼靠海底或岩礁等特性。 [2] 
參考資料
  • 1.    何大仁 蔡厚才編著.魚類行為學.:廈門大學出版社,1998年03月第1版
  • 2.    魚類趨觸性  .淡水魚博物館[引用日期2018-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