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趨步

鎖定
趨步,拼音為qū bù,亦作“趍步”,出自《列子·湯問》等。
中文名
趨步
拼    音
qū bù
發    音
ㄑㄩ ㄅㄨˋ
亦    作
趍步

目錄

趨步解釋

亦作“趍步”。 1.舉步;行走。
(2).追隨;仿效。 [1] 

趨步出處

列子·湯問》:“ 穆王 驚視之,趨步俯仰,信人也。”《後漢書·儒林傳下·周澤》:“嘗為縣令,謁府,趨步遟緩。” 三國 魏 阮籍 《大人先生傳》:“立則磬折,拱若抱鼓,動靜有節,趍步商羽。”《西遊記》第四回:“ 金星 趨步向前,徑入洞內。” 郭沫若 《海南紀行·訪那大》:“遠偕九省同趨步,近與全區互詢諮。”
明 胡應麟 《詩藪外編·宋》:“南渡諸人絕句,乃有一二風致者。緣才力非前 宋 大家比,故趨步唐人,間得音響。” 柴萼 《梵天廬叢錄·美人雜詠》:“ 顧青瑤 之《新美人足》雲:‘……追電身輕,溜冰技穩,舞態蹁躚撩眼新。驚鴻影,嘆 歐 風醉化,趨步真神。’”
參考資料
  • 1.    趨步  .在線新華字典[引用日期2019-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