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趨於極限管理

鎖定
《趨於極限管理》是2007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東生 [1] 
中文名
趨於極限管理
出版時間
2007年1月1日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頁    數
159 頁
ISBN
9787111199816
開    本
32 開

趨於極限管理作者簡介

張東生,1960年5月生,河北省秦皇島市人,教授,現任河北工業大學工商管理系主任。
1983年本科畢業於河北機電學院,1987年在河北工業大學獲得工業管理工程專業碩士學位,1998年晉升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企業管理創新與戰略管理。曾獲得河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主持研究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和哲學社科基金項目多項,出版有《微觀經濟學》、《現代企業管理》和《企業戰略管理》等著作,發表相關領域學術論文30餘篇,為省內外20餘家企業提供了有關管理創新、市場營銷和戰略管理等方面的諮詢,被河北省教育廳授予河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稱號。

趨於極限管理內容簡介

本書在總結唐山鋼鐵集團公司高速線材廠成功管理經驗的基礎上,給出了一種新的管理模式——趙於極限管理模式,它也可以作為一種企業基本競爭戰略
書中詳細地介紹了唐鋼高線廠以降低成本為目標,通過實施行業對標管理,不斷完善管理休系和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形成了獨特的趨於極限管理模式的過程;歸納了趨於極限管理的基本理念、基本原理、基本內容和實施方法,並通過對科學技術、管理科學以及競技體育等領域進行一般規律的總結,論證了趨於極限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有用性和對企業的廣泛適用性。
本書特別適合於那些與競爭對手生產同樣產品和提供同樣服務的企業使用,可作為提升企業生存能力和發展能力的一種管理工具;同時,它也可以作為學者在研究有關企業管理創新路徑和管理科學進步的一般規律性等問題的參考書。

趨於極限管理目錄

前言
第1章 趨於極限管理的提出
1.1來自唐鋼高線廠的啓示
1.1.1曾經的困擾
1.1.2困境中求生存
1.1.3生存中獲得優勢地位
1.1.4漸趨成熟的極限管理模式
1.2趨於極限管理的概念與特徵
1.3競爭環境使然
第2章 唐鋼高線廠的成功實踐
2.1高線廠的標杆管理體系
2.1.1關於標杆管理
2.1.2標杆管理促成觀念轉變
2.1.3對標促成管理創新
2.1.4全方位立體對標網絡體系
2.2高線廠的成本管理體系
2.2.2基本模式
2.2.3組織領導
2.2.4成本管理工作標準
2.2.5考核辦法及標準
2.3高線廠的物流管理體系
2.3.1關於物流管理
2.3.2高線廠的生產物流管理系統
2.3.3高線廠的信息化建設
2.4高線廠的精益管理體系
2.4.1關於精益管理
2.4.2高線廠的設備精益管理模式
2.4.3設備精益管理模式的關鍵點
2.5高線廠的創新體系
2.5.1關於企業創新體系
2.5.2高線廠的創新活動
2.6高線廠的企業文化體系
2.7趨於極限的業績
2.7.1綜合經濟效益指標的變化
2.7.2生產技術主要指標的變化
2.7.3主要財務指標的變化
2.7.4勞動生產率的變化
第3章 趨於極限管理的原理
3.1普遍的生存法則
3.1.1科學研究中的趨於極限
3.1.2生物進化的原理
3.1.3集成電路發展的規律
3.1.4競技體育
3.2企業組織演化的原理
3.3技術進步的一般特徵
3.4企業資源稀缺性限制
3.5同一戰略羣組中的競爭
3.6標準化趨勢下的競爭
3.7趨於極限管理與精益管理的區別
第4章 管理科學進步的一般規律
4.1總體演變的趨勢
4.1.1管理對象的變化
4.1.2管理方法的變化
4.1.3管理手段的變化
4.1.4管理視角的變化
4.2營銷管理的進步
4.2.1從單一要素到多要素的綜合
4.2.2從企業內部到企業外部
4.2.3從單一部門到全員營銷
4.2.4從注重物到注重人
4.2.5從粗略到精細
4.2.6從手工到應用信息技術
4.3生產運營管理的進步
4.3.1從手工作坊到敏捷製造
4.3.2從MRP到ERP
4.3.3從孤立系統到高度集成
4.4財務管理的進步
4.4.1財務管理對象的演變
4.4.2財務管理方法的演變
4.4.3財務管理手段的變化
4.5計算機管理手段的進步
4.5.1從手工到利用工具
4.5.2從提高效率到超越人的能力
4.5.3從信息孤島到網絡系統
第5章 趨於極限管理的實施
5.1趨於極限管理的適用條件
5.1.1選擇管理模式的目標
5.1.2選擇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則
5.1.3幾種適應條件
5.2建立趨於極限的觀念
5.3設立動態的極限標準
5.3.1設立極限標準需要考慮的因素
5.3.2設立極限指標的方法
5.4趨於極限的方法與手段
5.5建立相應的考核激勵機制
5.6建設學習型組織
5.7建立追求卓越的企業文化
5.8實施趨於極限管理應注意的問題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