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趙,漢字常用字(一級字 [1]  ),讀作zhào,形聲字,最早見於春秋金文 [2]  。本義是快步走。“趨趙”指猶豫不決,又指疾走、跳躍。假借表示國名。後用作姓氏用字。
(參考資料: [2] 
中文名
拼    音
zhào
繁    體
部    首
倉    頡
gok
筆    順
一|一|一丿乀丿丶
字    級
一級字 [1] 
平水韻
上聲十七筱 [3] 
注    音
ㄓㄠˋ
總筆畫
9
字形分析
半包圍結構
統一碼
基本區 U+8D75

字源演變

形聲字。從走,肖聲。《説文》:“趙,趨趟也。”“趨趙”乃“趨趙”之誤(參上“趨”字條),又用作疾行、超騰義。《穆天子傳》卷二:“天子北征,趙行口舍。”郭璞注:“趙,猶超騰。舍,三十里。”清王念孫《廣雅疏證》:“超騰亦謂疾行。”引申為輕捷義。用為少、小義,是“肖”之假借。文獻中多用為姓氏或國名,古文字材料中或作“肖”。以上諸義音讀zhào。《詩·周頌。良耜》:“其鎛斯趙,以薅荼蓼。”毛傳:“趙,刺也。”此義《漢語大字典》(縮印本)1453頁音讀diào,陳復華、何九盈《古韻通曉》150頁音讀tiǎo。“趙”是用簡單符號“X”代替原字的一部分“肖”造成的簡化字。 [4]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趨趙也。從走肖聲。治小切 [6] 

康熙詞典

廣韻》治小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紹切。音肇。《説文》:趍,趙也。
又《釋名》:趙,朝也,本小邑,朝事於大國也。
又《廣韻》:趙,少也,久也。
又姓。《史記·趙世家》:繆王賜造父以趙城,由此為趙氏。
又國名。《前漢·地理志》:趙地,昴畢之分野。趙分晉,得趙國。
又揚子《方言》牀槓,南楚之閒謂之趙。注:趙當作兆聲之轉也。中國亦呼槓為挑牀,皆通也。
又《集韻》徒了切。音窕。㨄,或作趟,通作趙。刺也。《詩·周頌》:其鎛斯趙。傳:趙,刺也。箋:以田器刺也。
又《集韻》起了切。《詩·周頌》《釋文》:沈重讀。
又同掉。《荀子·賦論篇》:頭銛達而剽趙繚者耶。注:趙讀為掉。掉繚,長貌。
又《韻補》葉文呂切。崔駰《達旨》:魯連辨言以退燕,包胥單辭而存楚。唐且華顚以悟秦,甘羅童牙而報趙。 [7] 
《康熙字典》書影 [8] 
《説文解字》書影 [9] 

詳細解釋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zhào
副詞
快步走
quickly
趙,趨趙也。——《説文》
趙,及也。——《廣雅》
天子北征,趙行囗舍。——《穆天子傳》。郭璞注:”趙,猶超騰。”

字亦作“踃”

簡惰跳踃般紛絮兮。——傅毅《舞賦》
踃,跳也。字之作逍。——《埤倉》

名詞
古國名
Zhao state


周穆王封造父於趙,故址在今山西省趙城縣西南



戰國七雄之一。在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帶

趙將 括。(趙國的將軍 趙括。)—— 漢· 劉向《列女傳》
遺趙王書。——《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王於是遂遣。
趙主之子孫。——《戰國策·趙策》

東晉十六國之一。在今河北、山西、河南、陝西各一部分。史稱“前趙”


前趙
東晉十六國之一。羯族石勒滅前趙後稱帝,史稱“後趙”


後趙


趙雲
diào
動詞
鋤地剷草

其鎛斯趙,以薅荼蓼。——《詩·周頌·良耜》
趙,刺也。—— 毛傳
趙是用鎛之事,鎛是鋤類,故趙為刺地也。——孔穎達疏

通“掉”



參考資料: [2]  [5]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
中國台灣
中國香港
參考資料: [2] 

書法演示

書法欣賞

隸書 [10] 
楷書 [11] 
行書 [12] 
草書 [13] 

音韻彙集

字形
韻書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全濁
治小切
ȡʰjæu
集韻

全濁
徒了切
dɛu

次清
起了切
kʰiɛu

全濁
直紹切
ȡiæu
韻略






直紹切

增韻






直紹切

中原

去聲
蕭豪



全清

tʂiau
中州

去聲
蕭豪





長紹切

洪武



全濁
直巧切
dʒ‘ieu



全濁
直笑切
dʒ‘ieu
參考資料: [1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