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錫田

鎖定
趙錫田,1902年出生,黃埔軍校第四期步科畢業。別字介人,江蘇連水人。顧祝同外甥。陸軍大學甲級將官班第三期畢業。參加北伐戰爭,歷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三師排、連長,第三十二軍少校副官、工兵連長、營長,第三師參謀主任、團長、旅長。1937年5月授陸軍少將。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八軍第三師副師長、師長、第三十六師師長。1944年6月任第一〇〇軍副軍長。1945年2月任第十軍軍長。先後率部參加南昌會戰、第一及二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常德會戰、長衡會戰。其中以常德攻堅戰和衡陽保衞戰戰功顯著,所率第三師和第十軍是蔣系中央軍中能攻善守的著名抗日部隊。1946 年初起任整編第三師師長。1946年9月6日,所部被晉冀魯豫野戰軍於定陶戰役中全殲被俘,不久獲釋。1948 年出任江蘇省保安司令部參謀長。 [1] 
中文名
趙錫田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2年
畢業院校
黃埔軍校
陸軍大學
出生地
江蘇漣水

趙錫田個人經歷

趙錫田,1902年出生,父萃峯公,母周氏,世代以耕讀傳家。錫田幼入私熟讀書,後入江蘇省立第九中學,1923年畢業,返鄉任教,創辦學堂,教育青年學子。
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1925年,參與第一次東征,作戰負傷,住院3月,傷愈返校受訓,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二期;12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少尉排長。1926年,調任黃埔軍校第五期入伍生工兵營連長;夏,隨軍參與北伐,經歷武昌、南昌之役;12月,調新編第一師第三團任職。1927年10月,因功升任營長。
1928年,北伐完成,任職陸軍第三師。
1932年11月,晉升上校。1933年7月,調升第三師第八旅第十六團上校團長。1934年2月,改任第三師補充團上校團長。
1935年5月13日,國民政府任命趙錫田為陸軍工兵上校;12月11日,升任第三師第八旅旅長。
1937年5月21日,晉任陸軍少將。
1938年6月,繼李玉堂為第三師少將師長,曾參與第一、二次長沙會戰。
1941年,調任第六十三師師長。1944年6月,升任第一OO軍副軍長(軍長李天霞)。1945年1月,升任第十軍中將代軍長,轄第三師(師長周慶祥)、預十師(師長鬍雲飛);8月,入陸軍大學將官班甲級第三期受訓;10月,獲忠勤勳章;12月,陸軍大學畢業。
1946年5月,獲勝利勳章;夏,國民黨軍隊開始整編,第十軍縮編為整編第三師,任中將師長,轄整三旅、整二十旅(旅長譚乃大)新一旅(旅長黃詠贊),隸屬於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劉峙,參謀長趙子立);9月上旬,整編第三師於定陶縣以西大黃集地區被劉伯承部圍殲,趙錫田被俘,鄭州綏靖公署主任劉峙、參謀長趙子立旋因是役失利而去職。 [2]  不久,趙錫田獲釋。 [1] 
1947年4月,入中央訓練團受訓。1948年7月,任江蘇保安司令部參謀長,繼升副司令。 [2] 

趙錫田人物爭議

關於趙錫田在1949年後的去向,有多種版本記載:一為“1949年5月,隨部隊撤退來台。1950年4月,調任防務部門中將參議。1952年10月,退役。此後僅擔任“中國石油公司”顧問。1991年11月6日,因心肺衰竭病逝。” [2]  有資料也提到,“1949年秋,趙錫田前往台灣。” [1] 
此外,亦有資料記載如下:“1949年,趙錫田拒絕顧祝同要他去台灣的要求,和妻兒一道到南美巴西定居。1991年曾回國探親。” [7] 

趙錫田人物軼事

驕傲自滿,大楊湖激戰中被劉鄧大軍俘虜
1946年秋,劉鄧大軍為策應中原、蘇北兩路大軍作戰,以遠距離奔襲,取得隴海戰役大捷。蔣介石慌忙調集整編第三師(原第十軍)、四十一師、四十七師等部,由開封東進,新五軍、整十一師等由徐州西進,鉗擊我冀魯豫邊區。整三師趙錫田部,是蔣介石嫡系,全部日式裝備,有抗戰時期蘇聯援助中國的坦克,還有美式榴彈炮,飛機,他們又仗特有遠征緬甸的作戰經驗,驕橫莽進。而劉鄧首長,為了誘敵深入,使敵在運動中拉長戰線,形成孤立和薄弱部分,便於我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我軍主動放棄了一些城鎮,大踏步後退,將趙錫田部誘進到定陶以西,荷澤以南的大小楊湖、天爺廟王莊、大李寨一帶。趙錫田部孤軍深入,完全與四十七師等部遠遠分隔,陷入劉鄧首長巧布的口袋陣。
而趙錫田卻以為:“劉伯承已潰不成軍,我不用兩個禮拜,就可以佔領整個冀魯豫,把他趕上太行山去”!蔣介石發來了嘉獎電,劉峙和蔣介石的陸軍總部副總司令範漢傑也都興沖沖地起到魯西南的天爺廟王莊等來視察督戰。不料劉鄧運籌雌幅,周密部署之後,於九月三日黃昏發起攻擊,九月六日,將整編三師全部殲滅。那時,我在翼魯豫軍區荷澤分區指揮部任秘書、分區指揮部在大楊湖戰場以北的金雞頭執行任務。九月六日黃暨,在前線指揮作戰的劉伯承同志來到金雞頭的分區指揮部,興奮地向我們宣佈:大楊湖激戰三天,我軍已將包圍在大楊湖地帶的蔣軍精鋭整三師兩個旅,包括師部八大處全部死滅,活捉敵中將師長趙錫田。 [3] 
在解放區深受感化
“餓了渴了儘管説,按照我軍的政策,我們不會虐待你。”女擔架隊員説着遞給趙錫田一個水壺,又給了他一個饅頭。趙錫田連聲道謝,忙着接過水壺和饅頭。他喝一口水,嚼幾口饅頭。他心裏讚歎:解放區的婦女竟然出來抬擔架,發動羣眾支援戰爭,共產黨算是做到家了。趙錫田老家漣水,也是解放區。不久前,他兒子趙振炎寫信給他,説家裏的日子過得不錯。趙錫田看着眼前擔架隊的婦女,再把師長的身份隱瞞起來,實在沒有多大必要。他想來想去,終於輕聲地對擔架隊員説:“我跟你説吧,我就是整編第三師師長趙錫田……” 
“我們知道你是趙錫田,自己説出來更好!”擔架隊員笑了。
“你不要有顧慮,該説啥就説啥,想吃想喝就説話。還喝水不?負傷了,多喝點水好!”
“唉!我是敗軍之將,你們還這麼照顧我!”趙錫田説,“解放區的老百姓對待被俘人員和八路軍傷員一樣,八路軍不虐待俘虜,這真是我沒有想到的,現在我們到了什麼地方?”
“菏澤趙樓。”
聽到菏澤這個地方,趙錫田的腦袋像炸了一樣,原來劉峙就是命令整編第三師到達菏澤的。到菏澤,劉峙將向蔣委員長為整編第三師的勝利而請功。沒想到,是解放區的擔架隊,把自己抬到了菏澤,成了八路軍的俘虜。
趙錫田在國民黨軍隊裏,是個有軍事素養的人。他在史書裏知道曹州一帶的人民,性情強悍。唐朝末年的黃巢起義,就是在菏澤。《水滸傳》裏那些英雄們,也大都是菏澤的。
第二天行軍的宿營地是菏澤、東明交界處的洪王莊。這地方屬老解放區,是抗日時的老根據地,已經進行了土地改革。在擔架上,趙錫田睜大了眼睛,看看老解放區到底是什麼樣子。走過一個村莊,又走過一個村莊,那些村莊的牆壁上寫着:
   “土地還老家,合理又合法。”
   “好鐵要打釘,好人要當兵。”
   “青年人踴躍參軍,保衞土改的勝利果實。”
在路上趙錫田看到了許多羣眾來來往往,大大小小運糧的車奔流不息,都是支前的民工。
趙錫田當然不知道,大楊湖戰役,冀魯豫邊區支前的民兵、民工達15萬人,出動擔架17000餘副、大車5000餘輛。參戰民兵和羣眾在地委和縣委的領導下,組織各級黨政幹部奔赴在第一線搶救傷員,往返運送糧食物資和看管押送俘虜,有力地支援、保障了戰役的勝利。
趙錫田暗自思量:“平心而論,國民黨也不反對土地改革。平均地權、實行耕者有其田是孫中山先生的主張。但國民黨沒幹的事叫共產黨幹了,得了人心!農民分得了土地,自然會起來保衞所得的利益。難怪解放區的老百姓這樣積極地支援戰爭啊!這真是國民黨望塵莫及的。他同時納悶,共產黨不抓壯丁,可是兵源充實,共產黨無軍餉,可是打仗捨命。相比國民黨,士兵雖有軍餉,但官兵卻不能團結一致,一旦被共產黨俘虜,個個都變成了好兵。作戰雙方不但要民心所向,同時也要兵心所向。”
趙錫田正思索間,宿營地到了。趙錫田知道自己是階下囚,拘謹地在屋裏躺着。他的衣物生活用品都在戰場上丟了,政治部張之軒科長,特地為趙錫田送來襯衣、牙刷、牙膏、毛巾等生活用品,還囑咐他不要老悶在屋子裏。
這些天來,趙錫田第一次洗臉、刷牙、洗腳。他吃飽了飯,喝足了水,覺得輕鬆多了。手拿起條凳上的一本 《聊齋志異》,偶然翻到説菏澤牡丹甲天下那篇《葛巾》,自言自語地説:“牡丹花,富貴花,有國色天香之稱,‘花開動京城’啊!”
趙錫田走出門外,和一位正在洗衣服的老太太聊天,老人問:“你是哪裏來的?”
“我打了敗仗被俘啦!我老家也是解放區,離這裏只有二三百里路。”趙錫田説。
“哎呀,你家在解放區,為啥還和八路軍打仗啊!那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嗎?”
“我是個軍人,得聽上級的命令啊,是蔣委員長下命令叫我打的。”趙錫田回答。
“蔣介石下命令辦錯事你也幹?我們解放區人,誰辦壞事反對誰。八路軍愛護老百姓,我們支援八路軍。”老太太説。
趙錫田停了一會兒,若有所思地提問:“你對土地改革有什麼想法嗎?你家不是貧下中農吧?”“我家是富農成分,只有僱工沒有出租土地。拿出五十畝地,剩下二十畝。這也種不完,我家有三個人工作,這二十畝地,村裏到時候就給種上。”老太太回答。
趙錫田連連點頭,覺得一個小腳婦女,竟然懂得土改的事情,解放區的婦女畢竟不同。
晚上,劉伯承、鄧小平設宴款待趙錫田。
那慘敗的一幕剛剛過去,劉伯承、鄧小平卻設宴款待,實在出乎趙錫田的意料。平時,劉伯承、鄧小平的膳食和戰士們差不多,這次卻給趙錫田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宴席。
趙錫田感慨系之,他在宴會上説:“一路見聞,我明白了,我們不僅敗給了貴軍,更敗給了老百姓,人心所向啊。我老家在蘇北解放區,侄子振山就在新四軍工作,假如今天我手裏還拿着武器,説不定和自己的侄子在戰場上相見。如果是那樣的話,我不僅對不起國家、民族,也對不起自己的祖宗。”
談起自己的家鄉和身世,趙錫田的聲音有些哽咽了,他一再嘆息着,淚水幾乎流了下來。為了緩和宴會氣氛,劉伯承、鄧小平一再與趙錫田乾杯暢飲。劉伯承、鄧小平的殷切關懷和盛情款待,深深地感化了趙錫田。 [6] 
致函國民黨軍官兵反對內戰
國民黨軍各軍、師、旅、團官長、弟兄們:
本人此次率第三師從鄂西陝南邊境追擊堵截新四軍李先念部,忽奉命急迫開來北方,迅速進入考城以東地區來打解放區,從八月二十七、八日起開始接觸,九月三日至六日與八路軍激戰於考城、荷澤邊境之大黃集、天爺廟、大李寨一帶,官兵傷亡慘重,不幸第三師全部陷於包圍中而遭覆滅,四十七師亦隨之同遭慘敗。本人及師部人員終不幸被俘,思之不勝慚愧與痛心!
所可幸者:八路軍官兵仍尚能以朋友相待,本人及三師、四十七師在此之官兵,無論起居飲食,均招待甚周,毫未加以侮辱,負傷的都曾給以醫治。“放下武器,即為朋友!”為八路軍官兵中之口號與行動,此誠出乎吾人前所預料也。
諸君過去與本人或為同鄉,或為同學,或系同事,聞錫田此次被俘消息,必替錫田憂慮,惟據此方負責長官所云;俟大局和平,國共關係調整,仍不難重返後方。證諸馬耕虞(法五)先生釋放事,餘亦信其非虛,此可告慰於諸君者。
本人來此以後,日來曾將以前所聞,及在此親身經歷者幾度思慮,心想八路軍為什麼能在敵後堅持八年,人民為什麼能如此擁護共產黨,如果遊而不擊與全是欺騙為什麼能持久?其部隊更會早已消失戰鬥力,但此次三師所遭遇的並非一擊即潰,而是頑強抵抗,其官兵之英勇其火力之強,均非吾人所能設想,至於其白刃撲搏之精神,如非八年與日寇作戰鍛鍊,必不至此。尤以軍民一致,萬眾一心,如無適當的良好的政策,必難辦到。這些問題都應使吾人去深思。中共對於和平、民主,據餘觀察亦具誠意;對於恢復交通、整編等問題,如能堅持政治方式,未始不可以得到解決;訴諸武力,當然問題就複雜了。所以本人希望仍能本着政治解決之方針,才是國家與人民之福,否則,八年抗戰之後,再繼以內戰,人民痛苦不知伊于胡底?諸君以為然否?
再者,本人家在蘇北新四軍區域漣水縣,據家中來信稱:新四軍對於家鄉親族尚能予以照顧,舍侄並在新四軍任連長,伊雖年輕,但甚純良,僅為抗日保家鄉而出此,於公於私,似不宜再有所責難,當然更不願再與彼兵戎相見也。因此本人近日來再四思維,頗感側身戎行為畏途,實不願再陷此身於矛盾顛倒之中,只求將來解甲還鄉耕田足矣!
以上是本人最近的一點感想,是否有當,甚望有以指正。
趙錫田 九月十三日啓 [4] 

趙錫田親友關係

趙錫田的叔父趙仁杰,為漣水名紳。為人富正義感。多年來積極從事抗日民主事業。
長子趙振炎;小兒子趙振寰。
侄子趙振山,振山在一九四零年漣水縣抗日民主政權建立不久,即參加抗日工作,那時才十八歲。四一年加入共產黨。從此,在漣水高沙一帶,領導民兵堅持敵後游擊戰爭。一九四四年正月的一個黑夜,飄着大雪,他帶領着人民武裝在進襲投敵的國民黨黨部書記陸逆耀武的戰鬥中,光榮犧牲。抗戰勝利後,漣水抗日烈士的紀念碑上,便閃耀着趙振山的英名。並將趙碼改名為振山村,永資紀念。趙氏家屬中,參加抗日革命工作的很多。趙植田、趙福田、趙振寬、趙振富、趙碧田、趙恆豐等都是趙錫田的兄弟子侄。 [5] 
夫人許文麗(顧祝同夫人許文蓉胞妹)。 [7] 
參考資料
  • 1.    陳予歡編著,黃埔軍校將帥錄,廣州出版社,1998.09,第1181-1182頁
  • 2.    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  第19冊,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07,第384-385頁
  • 3.    政協蘭溪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工作委員會,蘭溪文史資料  第6輯,政協蘭溪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工作委員會,1988.07,第32頁
  • 4.    《趙錫田師長 函致蔣軍官兵反對內戰》,《人民日報》1946年10月23日,第2版
  • 5.    《趙錫田故鄉訪問記》,《人民日報》1946年10月8日,第2版
  • 6.    根據地  .牡丹晚報[引用日期2023-01-17]
  • 7.    呂東來編著,台兒莊大戰之黃埔師生錄 下,團結出版社,2015.01,第572-5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