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錫光

鎖定
趙錫光(1901年7月10日~1955年10月9日)。字重華 [7]  ,生於雲南保山瓦窯鎮橫山村。1919年考入雲南講武堂。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團長、副師長、師長。1940年任國民黨第36軍軍長、第38集團軍副總司令(未到職)、第八戰區政治部主任。1946年5月任新疆警備總司令部副總司令兼南疆警備司令和整編第42師師長。1949年9月25日協助陶峙嶽組織策劃新疆和平起義,後任第22兵團副司令員兼第9軍軍長。1950年為抗美援朝捐獻黃金180兩。1954年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副司令員。 [1] 
1955年10月9日在新疆石河子病逝,葬於石河子市南郊。 [7] 
中文名
趙錫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1年7月10日 [7] 
逝世日期
1955年10月9日
主要成就
參加武漢保衞戰
1949年率新疆中國國民黨部隊起義
出生地
雲南省保山瓦窯鎮橫山村 [7] 
重華 [7] 

趙錫光人物生平

趙錫光(1901年7月10日—1955年10月9日),字重華,雲南省保山縣瓦窯鎮橫山村人。

趙錫光早年經歷

家境貧寒,自幼刻苦好學。1908—1916年,在橫山私塾、保山小學、保山師範學校讀書。1918年,在保山師範學校讀書,因受到新思想、新文化的影響,反對校長,被開除學籍。 [5] 
1918年秋,參加唐繼堯滇軍。1919年,在廣東考入雲南講武堂韶關分校。1920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廣東革命軍。翌年,跟隨孫中山攻打桂系軍閥沈鴻英到桂林。1922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第二次護法運動,進軍江西撫州,擔任排長。
1926—1927年,參加北伐戰爭,轉戰江西、江蘇、山東等省,在國民革命軍中由連長升任營長、團長。1928年,在上海加入國民黨。1933年,到廬山軍官訓練團學習,隨即調國民黨第三十六軍第五師任團長,在江西領軍進攻紅軍。1934年,任第五師副師長。1935年,調國民黨第九十六師任師長,由江西西進四川,參加堵截紅軍長征 [2] 
1938年夏,率九十六師到漢口,參加武漢大會戰。8月,調一六七師任師長,派往河南東部對日寇作戰,多次打敗日本侵略軍,獲得國民黨軍事委員會頒發的勳章獎。1940年6月,調國民黨第三十六軍任軍長,擔負陝西臨潼以東黃河的防守任務,曾受到前往視察的朱德總司令的勉勵。1943年1月,被張治中調往蘭州任國民黨第八戰區政治部主任。

趙錫光領導南疆部隊和平起義

1946年5月,被張治中調到新疆任南疆視察。11月,任新疆警備總司令部副總司令兼南疆警備司令部司令和第四十二軍軍長。翌年5月,第四十二軍改編為整編第四十二師,趙錫光兼任師長。1949年1月,國民黨反動政府為了挽救即將滅亡的命運,電令新疆警備總司令陶峙嶽,新疆駐軍除留一個旅擔任邊疆防務外,其餘全部東調入關參加內戰,4月,在陶峙嶽召集高級軍官專門討論東調問題的會議上。趙錫光堅決反對部隊內調,有力地支持了陶峙嶽不願東調的策略。他以“國防事大,邊疆多事,守土有責,軍隊不能離開新疆”為詞拒絕受命。在致友密信中則説:“我們決不進關,不應挽救內戰,不作任何派系的曬性品,我們將以嚴正的國防軍自居,坐守新疆。以後東西既平,西北即可傳檄而定,與共產黨合作,那時將軍隊交給政府,我們解甲歸田,做個太平世界的老百姓。”1949年8月19日,陶峙嶽電約趙錫光到焉耆秘密會談,兩人商定:南疆由趙負責,北疆由陶負責,組織部隊和平起義。1949年9月,趙與新疆警備司令陶峙嶽一起策劃聯絡包爾漢劉孟純陶晉初屈武、梁克博等毅然通電起義。他寫的回憶錄《留平三月記》,表達了他熱愛共產黨的真情實感。 [5]  9月25日,趙錫光和陶峙嶽一起,率領國民黨駐新疆部隊,正式宣佈和平起義。當天,趙錫光還單獨給毛澤東朱德發了一份電報:“錫光率領南疆二百萬軍民,正式宣佈與廣州國民黨政府脱離關係,斷絕一切往來,接受共產黨領導。”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回電嘉勉。

趙錫光組織新疆屯墾

新疆和平解放後,1949年12月,起義部隊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二兵團,趙錫光任兵團副司令員兼第九軍軍長。1950年3月,他率領第九軍直屬部隊,從喀什移駐景化(今呼圖壁)參加大生產運動
同時,他命令所屬第二十五師官兵,移駐沙灣縣的小拐;命令第二十六師官兵,移駐綏來、三道河子(今沙灣縣城)共同負責開發瑪納斯河墾區。命令第二十七師官兵,移駐焉耆,負責開發焉耆墾區。3月,第二十兵團各墾區,共搭建蘆葦棚和挖地窩子三千多個。到6月底,共開荒造田二十三萬多畝,開挖整修大小灌渠一百多條。當年秋收後,二十二兵團各部隊糧、肉和蔬菜,多數實現了自給或部分自給。
1951年至1952年,根據中共新疆分局和新疆軍區的指示,陶峙嶽和趙錫光還命令二十二兵團的騎兵第七師和第九軍的二十五師、十六師,各派一個騎兵支隊,參加了平息烏斯滿長子謝爾德曼叛亂的戰鬥,他們在阿勒泰東部地區轉戰一年,殲滅了叛一千多人。1952年9月,迫使謝爾德曼帶着十餘個殘匪到阿山專區投誠。 [6] 

趙錫光建設石河子新城

1950年7月28日,趙錫光陪同王震司令員和陶峙嶽、張仲瀚等同志勘察石河子,共同決定在石河子建設軍墾新城。11月,二十二兵團司令部正式遷駐石河子,決定組建石河子建城工程處,趙錫光兼任工程處長,張仲瀚兼任政委。趙錫光和張仲瀚一起,直接領導了石河子新城的營建工程,他們是今石河子城的奠基人。趙錫光住在石河子老街葦棚內(後移住地窩子),廢寢忘餐,嘔心瀝血,規劃城市佈局,組織部隊施工。趙錫光經常深入連隊,與指戰員同甘共苦。他鼓勵大家説:“我們正從事開天闢地的偉大事業,第一個軍墾新城就要在我們手中涎生。我們是在建設中國的邊疆,苦算得什麼”。 [3] 
趙錫光常關懷軍墾戰土。戰士們雞鳴上班,他叫幹部堵門攔阻;戰士下班時不離崗位,他要部下動員他們休息。戰士沒有肉吃,他命令各連抽兩人去打野堵。戰士在冰坡伐木摔傷,他派專人打製鐵抓釘給每人發一對;他尊重知識,關心科技人員;他從北京等地買來很多建築書籍,送給幹部學習,自己也刻苦學習業務知識。為了保證工程質量,他到處求賢,想法從新疆軍區調來工程師,從迪化(今烏魯木齊),湖南等地招聘技術人員,為了解決科技人員生活上的困難,他命令多方照顧,給他們發津貼費。
趙錫光寬以待人,嚴於律己,大公無私,從不搞特殊化。按規定他應享受小灶待遇,但他經常在工地與戰土們同吃同住。國家給他配有小車他很少用。他卻經常用這車接送傷病員。他患有嚴重的胃病仍忙於工作,卻命令其他患胃病的同志去檢查療養。他生活艱苦樸素,為支援抗美援朝,把一生積蓄的180兩黃金全部捐獻給國家。他自己是兵團的副司令員,三個弟弟和兩個弟媳來疆工作,他卻要他們作艱苦的平凡工作。

趙錫光積勞成疾去世

1953年秋,趙錫光積勞成疾,胃病更加嚴重,仍然堅持領導城建工作。兵團領導多次勸他住院治療,他都説:“我的病不礙事,等把醫院蓋好後再説。”1954年10月,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成立,他被任命為兵團副司令員。在兵團領導再三勸促下,他離開石河子到蘭州西北軍區總醫院治療,但為時已晚,確診為胃癌,胃被切除。1955年春,由於他再三懇求,被轉到新疆軍區醫院治療。王震幫他找來治癌藥物,張仲瀚從蘭州請醫生來為他診治,他十分感動,後回石河子療養。同年10月9日。趙錫光在石河子與世長辭,終年54歲。 [4] 
參考資料
  • 1.    新疆百科全書編纂委員會編:《新疆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年,第740頁。
  • 2.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5,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3頁。
  • 3.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5,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4頁。
  • 4.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志編纂委員會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史料選輯》5,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5頁。
  • 5.    李景煜主編;雲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總纂;雲南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人物誌編輯組編撰:《雲南省志 》卷80人物誌,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76頁。
  • 6.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喀什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喀什市文史資料》第5輯,1990年,第70頁。
  • 7.    隆陽:積極打造愛國主義紅色教育基地 大力弘揚革命歷史文化傳統  .保山新聞網[引用日期2023-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