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綠吟

鎖定
趙綠吟,又名趙瑩,湖南嶽陽人。1916年農曆6月初6日,生於凌雲鄉趙再茂村的一個農民家庭。趙綠吟參加了民族解放先鋒隊,並組織進步同學參加長沙學生抗敵後援會,分成若干小組,從事募錢、募寒衣以及演唱革命救亡歌曲和戲劇等活動。1939年5月,趙綠吟被調到新四軍平江嘉義留守處工作,任湘鄂贛特委婦女幹事和文書。1939年6月12日,國民黨反動派背信棄義,製造了震驚全國的“平江慘案”。特委書記塗正坤和秘書吳淵被殺害,趙綠吟和其他三位同志被抓走了。英勇犧牲。 [1] 
中文名
趙綠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6年
逝世日期
1939年6月
人物生平
趙綠吟,又名趙瑩,湖南嶽陽人。1916年農曆6月初6日,生於凌雲鄉趙再茂村的一個農民家庭。兄妹四人,她是最小的一個。9歲時,母親去世,由在凌雲高小任總務主任的叔父撫養。她讀書刻苦用功,成績優異,尤善作對和書法,深得叔父和師生的喜愛,是學校的免費生。 [1] 
1935年秋,趙綠吟考入湖南省立長沙女子中學師範部,曾擔任過這所學校的學生自治會常委,並在以後的學生會主席競選中,她代表左翼學生,擊敗了被學校當局支持的一個右翼學生,當選為學生會主席。 [1] 
趙綠吟在學校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在校外是一個積極參加各項進步活動的堅強戰士。當時,國民黨當局雖然對學生運動採取了高壓政策,但學生的反帝愛國活動始終沒有停止過關心國家命運的趙綠吟,在學聯的各項秘密活動中,受到很大的鼓舞和教育,初步確定了革命的志向。1937年,長沙學生舉行罷課遊行;支援裕湘紗廠女工的罷工鬥爭,她帶領長沙女中的學生砸開校門,參加了遊行的行列,並和女工們一道靜坐絕食一天。“七七”蘆溝橋事變發生後,長沙市學生的抗日救亡活動更加蓬勃高漲。趙綠吟參加了民族解放先鋒隊,並組織進步同學參加長沙學生抗敵後援會,分成若干小組,從事募錢、募寒衣以及演唱革命救亡歌曲和戲劇等活動。她利用暑假,邀集同學劉淑慎等一起回鄉,進行抗日救國的宣傳。這時,她將自己的名字改為趙瑩,表示要把自己一顆純潔的心,貢獻給親愛的祖國。 [1] 
1937年10月,八路軍駐湘辦事處在長沙成立後,她決定去延安學習,向辦事處提出了自己的請求。在11月初的一個晚上,她和幾位同學終於走由了學校,蹦上去革命聖地延安的征途,於這年年底到達延安,被分配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第三期學習班學習。不久,她光榮地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隨着抗日數亡運動的蓬敏發展,黨在全國的各條戰線都急需許多幹部;趙綠吟和她的同學只學習了三個月就戛離開學校,奔赴抗日救亡的前線了。她們在高別抗大前,每人接上一角截“會餐”,毛澤東主席和黨中央其他領導同志都應她們的邀請來了,毛主席還在她們的日記本上簽名留念。隨後她們帶着黨中央和全國人民的期望,各自奔赳應去的地方。經過抗日軍政大學短暫的學習,趙綠吟無論在思想認識和工作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她已經是一位年輕的黨的幹部,走到哪裏,就把黨的宣傳工作做到哪裏,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讚揚。她離開延安後,於四月來到武漢八路軍辦事處。先分配在青年救國協會工作,隨即調去武漢合作社訓練班學習。經過短期訓練,她被分配去鄂北竹雞縣合作社工作,以合作社名義進行秘密的革命活動。後因南京淪陷,武漢吃緊,她被調回湖南嶽陽縣工作。 [1] 
1939年5月,趙綠吟被調到新四軍平江嘉義留守處工作,任湘鄂贛特委婦女幹事和文書。她在留守處,除做好文書的繕寫工作外,其他的工作她都搶着做。比如安排基層同志的住宿;教警衞班的戰士識字,幫助他們寫信、辦墉報,教唱抗日歌曲;有時還提着石灰水桶到農村去寫標語,在羣眾中進行宣傳演講。把留守處的政治宣傳及文娛活動搞得非常活躍。 [1] 
1939年6月12日,國民黨反動派背信棄義,製造了震驚全國的“平江慘案”。特委書記塗正坤和秘書吳淵被殺害,趙綠吟和其他三位同志被抓走了。敵人以為她年輕可欺,又知道她是音樂教員,便要她唱歌,她就大唱“國共合作進行曲”等革命歌曲,對國民黨士兵進行教育。她嚴詞斥責了敵人的威通利誘,並聲言將不惜自己的年輕生命,來揭露國民黨反動派假抗日、真投降,屠殺共產黨人的猙獰面目。敵人無法,就在當天深夜,將她和羅梓銘等四同志,押到離嘉義鎮不遠的虎形山下,推入一個廢棄了的淘金澗裏,向洞內亂打了幾槍後,把他們活埋了。犧牲時,趙綠吟只有23歲。 [1] 
參考資料
  • 1.    湖南省婦女聯合會編. 湖南婦女英烈志[M].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01.第80-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