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策

(革命烈士)

鎖定
趙策(1909—1934年),壽縣隱賢集人。中共黨員。民國16年(1927年),蔣介石、汪精衞叛變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民眾,他異常憤慨,毅然退出國民黨。“九一八”事變後,投入抗日救亡運動,遭到國民黨軍警鎮壓,被迫離校返家。中共壽縣中心縣委要他負責互濟會工作。民國22年12月,他協助中共壽縣紅軍游擊隊消滅“剿共團長”姚藹卿。民國23年5月,國民黨大舉“剿共”,他被捕下獄。民國23年。7月被殺害。 [1] 
中文名
趙策
出生日期
1909年
逝世日期
1934年
出生地
壽縣隱賢集

目錄

趙策人物生平

趙策,號伯略,1909年農曆十月十四出生。童年時代隨父在三育小學讀書,天資聰慧,畢業後考入壽縣初級中學,在“三大政策”旗幟下參加了中國國民黨。遵照孫中山教導,趙策積極參加“五卅”運動,支持北伐戰爭和工農羣眾運動。1927年,蔣介石、汪精衞叛變革命、屠殺工農羣眾,趙策異常憤恨,毅然退出國民黨,並與地方共產黨組織取得秘密聯繫,來到南京三民中學讀高中,參加反帝大同盟,繼而加入中國共產黨,樹立了為人民求解放、不怕犧牲的崇高志向。九一八事變後,趙策全力投入反蔣抗日救亡運動,組織參加學生示威遊行,反對內戰,要求槍口一致對外,遭到國民黨反動軍警追捕,被迫離校返家。
回到隱賢,趙策的本意是準備去熱河前線,參加馮玉祥將軍領導的抗日聯軍。為了表達決心,他在日記中寫道:“我不願死在偏安一隅的家園,也不願死在勝利歸來的歡迎台上,更不願死在衰朽無用的垂暮老年,我願意死在為勞苦大眾拼命抗爭的前進道路上……”但是,當地黨組織負責人塗仲庸卻説,經組織慎重研究,覺得他留在壽縣更能發揮作用。新的任務是,在中共皖北中心縣委領導下,利用家族影響作掩護,擔任壽縣、鳳台、定遠三縣軍事總指揮兼大隊長,具體負責壽縣互濟會的工作。
壽縣互濟會是黨領導下的羣眾組織,主要任務是,宣傳革命真理,組織發動羣眾,掩護黨組織開展活動,營救被捕同志,籌集武器彈藥。趙策接受任務後,一方面以茶庵小學教員身份為掩護,與一些進步教師交朋友,先後發展趙文山、張澤國等人加入互濟會,擴大組織;另一方面,廣泛開展羣眾工作,擴大黨的影響,募捐財物,支援紅軍游擊隊開展武裝鬥爭。在紅軍游擊隊消滅“剿共團長”姚靄卿及匪首畢少珊的鬥爭中,趙策都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做出了重大貢獻。 [3] 
民國21年4月,鄂豫皖蘇區紅二十五軍開赴正陽,途經隱賢集,他與胞弟趙籌、地下黨員塗中庸等。配合紅二十五軍向羣眾宣傳革命。次年12 月,他協助中共壽縣紅軍游擊隊消滅“到共團長”姚藹卿。他又動員家庭拿出3支駁殼搶和 500發子彈借給游擊隊。民國23年5月,國民黨大舉“剿共”,他被捕下獄。國民黨安徽第四督察專員席楚霖親自審訊,並以封官許願為誘餌,企圍勸降,均以嚴詞拒絕。他利用法庭場所。揭露國民黨貪官污吏魚肉人民的種種罪行。他在獄中,團結難友和被捕的同志同敵人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他犧牲的前3天,在獄中組織難友越獄暴動,後因情況變化,越獄計劃未能實現。他給胞弟趙籌和戰友塗中庸的信説:"你們不要為我的犧牲而悲傷,要堅強起來,化悲痛為力最,繼續與敵人鬥爭到底!"
敵人軟硬兼施的伎倆失敗後,決定殺害他。1934年7月,他壯烈犧牲。 [2] 
參考資料
  • 1.    六安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六安市志下冊:黃山書社,2009年12月:2165
  • 2.    壽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壽縣誌:黃山書社,1996年09月:817
  • 3.    趙策:隱賢革命先烈的傑出代表  .安徽網.2021-01-28[引用日期202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