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端

(中國同盟會會員)

鎖定
趙端(1882 ~1946),雲南大關縣城人,家中弟兄眾多,排行老七,因領導過“川南革命軍”反清,被本縣人稱為“趙七大王”。趙少年時,喜攻書法,曾在重慶天順祥票號學商,後回鄉就讀昭通中等學校,畢業後被太守張賡陽保送雲南高等學校學習,接着又考入越南巴維學校,繼而赴日本留學。在留學期間,他加入了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一邊讀書,一邊從事反清的革命活動。 [1] 
中文名
趙端
國    籍
中國
籍    貫
雲南大關
出生日期
1882年
逝世日期
1946年9月15日

目錄

趙端人物生平

趙端(1882 ~1946.09.15),字毅佛,號華傑一説字章甫,號毅佛 [1]  ),清光緒八年(1882)出生於大關廳(今大關縣)翠華鎮。他幼時在重慶天順祥票號當學徒,隨後回到昭通就讀,後入省高等學堂、考送越南巴維學校,復留學日本,先後在早稻田大學和東京帝國大學學習。在日本期間,他加入中國革命同盟會,後任孫中山大元帥府特派員。
清宣統三年(1911)初,廣州起義失敗消息傳到日本,趙端受同盟會本部派回國併到長江中上游組織反清武裝起義,為全面發動辛亥革命作準備。趙端認為四川為長江上游,如果在四川首先起義,能夠支持長江中下游的革命力量,趙端主動要求擔任入川組織起義的任務。早在日本期間,趙端已經通過書信,密約了在滇川交界處的中國革命同盟會會員、他在昭通書院學習時的老師李龍言,並通過李龍言,再聯絡了李龍醒、曾俊生、趙瑞卿、趙義泉、李華峯、李聯乙、譚源等人,在雲南、四川交界處秘密結社,進行起義宣傳和準備活動。同年6月,趙端抵達武漢,他冒險在武漢謀刺端方(清末大臣,時任渝漢鐵路督辦),結果沒有成功,幸得他本人逃離。他進入四川后,密約李龍醒、李龍言、李華鋒、譚淵等人開展秘密活動,決定以橫江為依託,以回龍場、灘頭(其時均屬大關廳所轄,今屬鹽津縣境)為同志軍義聚之所。趙端回到橫江沒有幾天,李龍醒、李華鋒、趙瑞卿、趙義泉、李聯乙、譚淵等人便紛紛趕到橫江和他會合,這些人都是各府縣、各碼頭有影響有號召力的人物,其中一些人還掌握着當地的鄉勇、團練,或在城防軍、江防隊中有內應。他們商討、決定了幾件事:成立起義籌備處,以李龍醒、趙瑞卿等4人為籌備員,負責組織,協調工作;趙義泉、李華鋒等10餘人負責籌措餉械,聯絡周邊各縣反清勢力;起義籌備處對外稱團練公所,以開辦團練名義集結隊伍;由趙端親赴昭通與昭通鎮總兵蘇掄元聯繫,爭取蘇掄元的支持;各地義軍分批、分期到橫江、灘頭、回龍場集結,暫定於10月初發動起義。隨即分工,分別到灘頭、普洱、串絲、落雁等地開展反清宣傳,發展革命武裝。趙端趕赴昭通見到蘇掄元后,向蘇掄元宣講形勢,坦率地告知將要發動起義的設想和計劃,真誠地希望能得到蘇掄元的支持。蘇掄元告訴趙端,省城昆明的形勢也很微妙,他不便輕舉妄動公開支持趙端,但是他保證不會壞趙端的大事。他建議趙端起事後向四川發展,與四川保路同志會呼應;至於起義軍的後方根據地,蘇掄元將提供保護。其時,在橫江、回龍場、灘頭各據點,已集結義軍近2000人,大關、綏江、筠連、屏山、雷波、宜賓等各縣響應者,仍絡繹在途。趙端回到橫江,召開籌備處會議,決定各據點起義軍於8月中旬到橫江集中整編,起義軍定名為“川南革命軍”,起義時間定在9月1日。同年8月,隊伍集聚橫江整編,迅速壯大到3000餘人,遂組成4個梯團,趙端被起義軍公舉為全軍都督,李龍醒任總參議,李午初、羅日增、雲連山、曾雨亭、李敬廷、彭九皋、董金亭等分任各路司令、梯團長。9月1日,正式宣佈起義。
關河起義軍以川南革命軍名義,從鹽津麻柳灣戰鬥開始,一路昭告天下,一邊戰鬥,一邊宣傳革命,一邊接收前來參加起義的軍隊,集結了隊伍1萬多人與清軍作戰,從敍州府(今四川宜賓)揮師直指成都,討伐四川總督趙爾豐,先後攻克犍為、屏山、雷波、馬邊、嘉定等地。整個川南都在川南革命軍的控制中,後揮師川東北,一路都得到響應。同年10月10日,武昌爆發辛亥革命,未幾,雲南光復,四川響應宣佈獨立,川南革命軍停止進軍,趙端認為自己的歷史使命已經完成,該謝幕退場了。隨後,趙端受孫中山指示,便將川南革命軍各部遣散,將地方行政、治安事務交由地方士紳組織的自治會管理,獨自離川轉赴廣東任孫中山大元帥府特派員職務。
關河起義先於武昌起義、昆明“重九起義”,旬月之間,連克10餘城,平定川南,全川敉定,功昭日月。川南革命軍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義軍首領李午初、曾雨亭、雲連山、李敬廷、彭九皋、董金亭、陳聯升、謝良佐、陳少清等戰死,數百義士陣亡捐軀。晚年,趙端卸任後寓居上海,他在閒暇之餘,以當事人的親身經歷,親筆留下《辛亥革命關河同志蜀戰殉難記》文章,記述了關河起義的概略情況。
民國35年(1946)9月15日,趙端病故於上海至南京旅途中,終年64歲。 [2] 
參考資料
  • 1.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雲南省大關縣委員會編,大關縣文史資料 第2輯,,1996.06,第36-39頁
  • 2.    昭通市地方誌辦公室.昭通人物誌:雲南人民出版社,2019: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