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秀昆

鎖定
趙秀昆(1914~1996)字玉峯,景縣連鎮鄉朱劉莊人。 [1] 
本    名
趙秀昆
玉峯
出生地
景縣連鎮鄉朱劉莊
出生日期
1914年
逝世日期
1996年
主要作品
《抗戰期間武漢失守後的十八軍》
《西南解放前夕的形形色色》
《中國軍事史》

趙秀昆人物生平

幼年家境貧寒,母親去世早,八歲時由其五叔趙雲鵬帶到北平就學,先後就讀於北平第十三小學、第三中學、四存中學和馮玉祥辦的育德中學1928年,在河北軍事政治學校(後改黃埔七期)學習。1930年在南京參加國民軍交通兵團,任分隊長、排長。1932年,隨軍遷往安徽蚌埠訓練,任中尉區隊副,年末,帶職考人陸軍工兵學校第一期學習。1933年學習結束後,回交通兵團任鐵道部第二大隊第五隊上尉隊副。1934年夏初,調回安徽蚌埠整訓,年末,考人陸軍大學第十三期學習。1935年秋,在校參加“復興社”政治活動。1937年,陸軍大學畢業後,任軍令部(原參謀本部)第一廳第一處中校參謀,分管第二戰區作戰業務。1938年8月,國民軍十八師到湖南益陽新駐地整編,趙秀昆任新整編後的十八師參謀長。1939年春,任十八師少將參謀長。1940年底,任十一師參謀長。1942年冬,任十八師副師長。1948年4月,任一〇八軍副軍長兼編練司令部參謀長。1949年9月,任國民黨新組成的一一二軍軍長。12月,隨第十五兵團在成都起義。
1950年3月,趙秀昆到重慶西南軍大高級研究班第四期學習,之後,被安排到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工作,先後任小組教員、教員組長、教授會編寫組長,編寫教材。1960年,學院建立軍事史料研究處,趙秀昆任研究員,從事軍事史研究工作,研究出一批成果。1965年,被評為全院先進工作者。期間,由於工作出色,先後受到葉劍英副主席、劉伯承元帥接見。在北京軍事科學院舉辦數次“軍事學術講座”,為駐軍院校部隊師、團以上幹部講的“李淵集團統一全國的戰爭”一課受到好評。
1979年,趙秀昆被組織安排到安慶軍分區第一干休所離職休養,但他仍積極工作,經常參加一些社會活動,曾任安徽省政協常委、安徽省黃埔同學會顧問、安慶市黃埔同學會名譽會長。1979年下半年,受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的邀請,開始編寫文史資料,一一年內撰寫出《抗戰期間武漢失守後的十八軍》、《西南解放前夕的形形色色》等8篇共10萬字的文史資料。1981年,為安徽省政協文史辦和重慶市政協文史辦撰寫了6篇文史稿件。1982年,參與了《中國軍事史》大型軍事著作的編寫。
1996年病逝於安慶,享年83歲。 [1] 

趙秀昆個人作品

《抗戰期間武漢失守後的十八軍》、《西南解放前夕的形形色色》、《中國軍事史》。 [1] 
參考資料
  • 1.    景縣誌編纂委員會編,景縣誌 1986-2003,新華出版社,2008.10,第1114-11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