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玉清

(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懷梆代表性傳承人)

鎖定
趙玉清,女,漢族,1940年11月出生,河南省温縣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懷梆代表性傳承人。師承懷梆第三代傳人張樹柱和第四代傳人李法貴,趙玉清為懷梆劇種第五代傳人,主攻青衣,兼習老旦、鬚生、彩旦等。講究拖腔在結構上條理清晰,在銜接和過渡上流暢自如。堅持道白用懷川方言,嚴格區分尖、團字音。在繼承的基礎上對後嗓的表現力有所拓展,使後嗓不僅可以用於工八板,同時也可以用在栽板、慢板、滾白等板式中。刻畫角色細膩、生動、逼真,演出傳統戲一百多部、現代戲五十多部。多年來,不僅向懷梆第六代傳人傳授技藝,而且還對周邊縣、市業餘劇團的演員言傳身教,並被高校聘為兼職教授。 [1] 
中文名
趙玉清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0年12月24日 [1] 
從藝時間
1956年 [1] 

趙玉清掌握技藝

承了懷梆藝術的圭臬與真諦:一是懷梆藝人的人格與藝德;二是以虔誠的心靈對懷梆藝術在原汁原味上的吸收;三是拖腔在結構上要條理清楚,在銜接和過渡上要流暢自如;四是在道白中不東施效顰,堅持懷川方言,嚴格區分尖、團字音;五在繼承中又發展了後嗓的表現力,將後嗓不單單使用在二八板內,同時也使用在栽板、慢板、滑滾板等板式中。 [1] 

趙玉清技藝特點

懷梆是流行於河南省黃河以北地區最為古老的劇種之一,是中國戲曲領域中一個個性突出的稀有劇種。它興雲吐霧而又潛伏于波濤中之中的旋律,硬、倔、實、燙的道白,高音尖弦流淌出的生命在極限上的音符,敲擊得令人心碎、心醉、心熱、心寒而又心顫的梆子,濃郁着三百里懷川的風土人情。懷梆第五代傳人趙玉清,是這一古老劇種承前啓後的代表人物之一,深受廣大人民羣眾的愛戴,是三百里懷川家喻户曉的名人。從藝五十多年來,她立足懷梆藝術的根基,學習借鑑其它姊妹藝術,豐富了懷梆的唱腔,賦予唱腔更為藴藉與複合的內涵,尤其對懷梆後嗓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懷梆道白上,她首先提出嚴格區分尖、團音,克服了這一古老劇種腿短,只能本地人去欣賞的侷限。立足懷川文化,憑藉河洛文化,學習秦晉文化、燕趙文化、齊魯文化、吳越文化,拓寬了懷梆劇種的戲路,在懷梆粗獷豪放的基礎上,融入了細膩婉約的藝術營養。刻苦學習文化知識,帶動懷梆幾代人養成了學習的良好習慣,克服了懷梆演職員文化淺,表演藝術力差的歷史痼疾。從懷梆劇種的文化建設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