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歇

鎖定
趙歇(?—公元前204年),嬴姓趙氏,戰國時趙國貴族,秦朝時趙氏族長。
公元前208年,被張耳陳餘立為趙王,都信都(今河北省邢台市西南)。秦將章邯攻趙,以重兵圍攻鉅鹿(今河北省邢台市平鄉西南)。項羽率兵救趙,大破秦軍,他與張耳始得解圍。公元前206年,張耳從項羽入關,封常山王,趙歇被徙為代王。後陳餘擊走張耳,其復為趙王。楚漢戰爭中,陳餘為漢將韓信所敗,被殺,趙歇逃回信都,亦被追殺。 [1-2] 
本    名
趙歇
別    名
趙王歇
代王歇
所處時代
戰國末→漢初
民族族羣
華夏族
逝世日期
公元前 204年
主要成就
重建趙國
身    份
趙國宗室

趙歇人物生平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章邯攻殺項梁,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擊趙,大破之。 [3]  派部下王離進攻趙國,攻克邯鄲 [4]  后王離圍攻張耳、趙歇所在的鉅鹿,時趙歇為王,陳餘為將,張耳為相, [5]  趙王與相皆入鉅鹿城。 [4]  章邯與王離、涉間圍鉅鹿,章邯軍其南,築甬道而輸之粟,其實章邯實想“圍點打援”。直到秦二世三年(前207年),項羽鉅鹿之戰俘虜王離,解鉅鹿之圍。 [2]  [6]  陳餘雖為大將,率領士卒數萬人駐軍鉅鹿之北,卻無實質救援, [7]  由於陳餘沒有救趙歇、張耳,由此張耳與陳餘失和。 [8] 
漢王元年(前206年),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 [9]  項羽分趙地北部,立張耳為常山王,以趙王歇為代王。 [10]  陳餘不服, [11]  以三縣之兵襲擊常山王張耳。漢王二年(前205年),張耳敗走,投靠漢王劉邦 [12]  陳餘立代王趙歇為趙王,趙王封陳餘為代王,號成安君 [15] 
漢王三年(前204年)十月(秦歷,按夏曆和公曆仍是前205年),韓信魏豹後,繼續進軍,與張耳出井陘擊趙。井陘之戰中趙軍敗於漢軍,韓信在井陘以少數兵力擊敗號稱二十萬人的趙軍,與劉邦在襄國追殺趙王歇的部隊,之後成安君陳餘也被殺。 [13] 
劉邦亦派靳歙周緤漢軍等從邯鄲北上攻打襄國,漢軍南北夾擊,攻破襄國,殺掉了趙王歇,項羽遣騎兵渡河爭奪趙地,被漢軍擊退。 [14] 

趙歇史書記載

趙歇影視形象

趙歇
趙歇(2張)
圖《楚漢傳奇》的趙歇造型
參考資料
  • 1.    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李良已定常山,還報,趙王復使良略太原。至石邑,秦兵塞井陘,未能前。秦將詐稱二世使人遺李良書,不封,曰:“良嘗事我得顯幸。良誠能反趙為秦,赦良罪,貴良。”良得書,疑不信。乃還之邯鄲,益請兵。未至,道逢趙王姊出飲,從百餘騎。李良望見,以為王,伏謁道旁。王姊醉,不知其將,使騎謝李良。李良素貴,起,慚其從官。從官有一人曰:“天下畔秦,能者先立。且趙王素出將軍下,今女兒乃不為將軍下車,請追殺之。”李良已得秦書,固欲反趙,未決,因此怒,遣人追殺王姊道中,乃遂將其兵襲邯鄲。邯鄲不知,竟殺武臣、邵騷。趙人多為張耳、陳餘耳目者,以故得脱出。收其兵,得數萬人。客有説張耳曰:“兩君羈旅,而欲附趙,難;獨立趙後,扶以義,可就功。”乃求得趙歇,立為趙王,居信都。
  • 2.    班固·《漢書·卷一·高帝紀》:十二月,項羽大破秦軍於鉅鹿下。
  • 3.    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章邯引兵至邯鄲,皆徙其民河內,夷其城郭。
  • 4.    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張耳與趙王歇走入鉅鹿城,王離圍之。
  • 5.    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至邯鄲,張耳、陳餘聞周章軍入關,至戲卻;又聞諸將為陳王徇地,多以讒毀得罪誅,怨陳王不其筴不以為將而以為校尉。乃説武臣曰:“陳王起蘄,至陳而王,非必立六國後。將軍今以三千人下趙數十城,獨介居河北,不王無以填之。且陳王聽讒,還報,恐不脱於禍。又不如立其兄弟;不,即立趙後。將軍毋失時,時閒不容息。”武臣乃聽之,遂立為趙王。以陳餘為大將軍,張耳為右丞相,邵騷為左丞相。
  • 6.    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當是時,燕、齊、楚聞趙急,皆來救。張敖亦北收代兵,得萬餘人,來,皆壁餘旁,未敢擊秦。項羽兵數絕章邯甬道,王離軍乏食,項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諸侯軍乃敢擊圍鉅鹿秦軍,遂虜王離。涉閒自殺。卒存鉅鹿者,楚力也。
  • 7.    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陳餘北收常山兵,得數萬人,軍鉅鹿北。章邯軍鉅鹿南棘原,築甬道屬河,餉王離。王離兵食多,急攻鉅鹿。鉅鹿城中食盡兵少,張耳數使人召前陳餘,陳餘自度兵少,不敵秦,不敢前。
  • 8.    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陳餘獨與麾下所善數百人之河上澤中漁獵。由此陳餘、張耳遂有卻。
  • 9.    司馬遷·《史記·卷八·高祖本紀第八》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
  • 10.    班固·《漢書·卷一上·高帝紀第一上 》徙趙王歇為代王。趙相張耳為常山王。
  • 11.    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張耳之國,陳餘愈益怒,曰:“張耳與餘功等也,今張耳王,餘獨侯,此項羽不平。”
  • 12.    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陳餘因悉三縣兵襲常山王張耳。張耳敗走,念諸侯無可歸者,曰:“漢王與我有舊故,而項羽又彊,立我,我欲之楚。”甘公曰:“漢王之入關,五星聚東井。東井者,秦分也。先至必霸。楚雖彊,後必屬漢。”故耳走漢。漢王亦還定三秦,方圍章邯廢丘。張耳謁漢王,漢王厚遇之。
  • 13.    司馬遷·《史記·卷八十九·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漢三年,韓信已定魏地,遣張耳與韓信擊破趙井陘,斬陳餘泜水上,追殺趙王歇襄國。
  • 14.    司馬遷·《史記卷·九十二·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諸將效首虜,畢賀,因問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澤,今者將軍令臣等反背水陳,曰破趙會食,臣等不服。然竟以勝,此何術也?”信曰:“此在兵法,顧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諸將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 15.    成安君祠  .成安縣人民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2-0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