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樹橋

鎖定
趙樹橋(1902~1984),原籍山東省德縣牌子村(今屬陵縣袁橋鄉),國民黨軍起義將領。1922年5月參加國民黨軍隊,曾任政協山東省委員會委員、德州市第四屆委員會副主席等職。1984年2月10日病逝於德州市。 [1] 
中文名
趙樹橋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山東省德縣
出生日期
1902年
逝世日期
1984年2月10日
人物生平
趙樹橋(1902~1984),原籍山東省德縣牌子村(今屬陵縣袁橋鄉)。 [1] 
趙樹橋生於中農家庭,自幼讀書,後務農。1922年5月參加國民黨軍隊,在第十三師五十團當兵,參加過北伐戰爭。1928年在河北省蘆台集體加入國民黨。1929年3月任國民黨軍第40師335團排長。1934年5月任第69師406團連長,同年10月入太原軍官教導團學習。1935年10月後任晉北新編三團、101師420團連長。1939年8月後先後在國民黨軍第31師92團、93團任營長、副團長、團長,參加抗日戰爭,負過傷。1948年2月任國民黨軍第258師副師長,同年10月任第14軍309師少將師長,率部駐守北平城西北隅。 [1] 
1949年初,中國人民解放軍包圍北平。趙樹橋主張起義投誠,積極要求傅作義將軍同中共和平談判;令守衞西直門等地的全師不準抵抗,不準破壞民房和古建築修築工事;親自秘密護送傅作義的代表鄧寶珊從他的防區出城與解放軍談判。後隨傅作義將軍起義,接受和平改編,對和平解放北平起到積極作用,起義後,趙樹橋師被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第七十四師,趙仍任師長。1949年4月入華北軍政大學學習,並退出國民黨。 [1] 
新中國成立後,趙樹橋於1950年9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石家莊第六高級步兵學校研究員,專門從事步兵戰術研究。1951年8月,他響應號召,自願申請復員回鄉,經組織批准後返回原籍,參加農業生產。曾任政協山東省委員會委員、德州市政協常委、陵縣和德州市人民代表等職。1978年,因年老有病不能繼續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其户口遷入德州市,並當選為政協德州市第四屆委員會副主席、市人民代表。1984年2月10日病逝於德州市。 [1] 
參考資料
  • 1.    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德州市志,齊魯書社出版社,1997年08月,第68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