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概

(北宋官員)

鎖定
趙概,字叔平,南京虞城(河南省虞城)人,他原名趙禋,後因夢中有神人在名冊中書寫“趙概”二字,遂即改名。官拜觀文殿學士,贈太子太師,諡康靖。
公元1027年,趙概和同鄉王堯臣,殿詩同時高中進士一甲,王堯臣高中狀元,趙概則是第三名探花,創造出中國歷史上科舉考試史上的一段佳話。
宋仁宗這次科考,可以堪稱人才鼎盛,號稱“宰執榜”,狀元王堯臣、榜眼韓琦、探花趙概,後面還有文彥博、包拯等人,皆是開創仁宗盛世的國之棟樑趙概步入仕途以後,歷經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代,既管理過民政做地方官員,又歷職兵部管理軍事,真可謂文武雙全,治國之能臣,乃大宋國之賢良,股肱忠臣。
本    名
趙概
別    名
趙禋
所處時代
宋朝
出生地
南京虞城(今商丘虞城)
民    族
漢族
性    別

趙概個人經歷

趙概出身於官宦之家,他的曾祖父熟知《詩經》,被朝廷封為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趙概的父親趙千,官拜員外郎,恩封為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 [1-2] 
他在年少時勤奮學習能自力,器量見識宏遠。公元1012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十七歲的趙概考中進士,當時文壇名士劉筠,戚綸,黃宗旦都稱讚趙概其文詞必顯於時,果不其然,宋仁宗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趙概和同鄉王堯臣,殿詩同時高中進士一甲,王堯臣高中狀元,趙概則是第三名探花,創造出中國歷史上科舉考試史上的一段佳話。 宋仁宗這次科考,可以堪稱人才鼎盛,號稱“宰執榜”,狀元王堯臣、榜眼韓琦、探花趙概,後面還有文彥博、包拯等人,皆是開創仁宗盛世的國之棟樑。 趙概步入仕途以後,歷經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三代,既管理過民政做地方官員,又歷職兵部管理軍事,真可謂文武雙全,治國之能臣,乃大宋國之賢良,股肱忠臣。中進士,任集賢校理、開封府推官。在殿中奏事,(因才幹突出)仁宗當面獎賜他金銀錦帛。 [3]  趙概從京城到洪州任職。洪州西南靠近章江,有河水氾濫的憂患,趙概築河堤長二百丈,高五丈,用來阻擋河水的衝擊,章江水患得以解除。屬官鄭陶、饒奭把持郡裏事務,行不法之事,前任郡守都不能制住他們。洪州的歸順士兵,都是以前的強盜。饒奭編造流言説:“士兵得到的餉米都是陳舊腐爛之米,士兵有怨言,(如果)不給更換好米,士兵將要生變。”趙概沒有搭理。有從容州駐地逃回而違禁夜行的士卒,趙概殺了這些士兵示眾,並趁機抓捕了陶、奭二人進行抵罪,(這樣以來)整個紅州府都為之驚懼。升任直集賢院。(趙概)因舉薦澠池縣令張誥之失而被免職,很長時間後才被重新起用。 [4] 
趙概曾與歐陽修公同在館閣任職,而且一起修起居注。趙概性情敦厚持重,沉默寡言,歐陽修很看不起他。等到歐陽修任知制誥(為皇帝起草詔令)之職後,以趙概沒有文采為理由,把其貶官為天章閣待制。趙概清靜淡泊,並沒有把這當回事兒。 [5] 
後來歐陽修的外甥女與人淫亂,忌恨歐陽修的人借題發揮,以此事來誣衊歐陽修。皇上非常震怒,沒有人敢為歐陽修説話。這時,只有趙概為歐陽修上書,説:“歐陽修因文才出眾才成為皇上的近臣,皇上不能隨便聽信讒言,輕易誣衊他。我與歐陽修來往很少,他對我也不太好,但我關心的是朝廷的大體啊!”有人問趙概説:“你不是與歐陽修之間有怨恨嗎?”趙概説:“以私廢公,我不能做這種事。”
趙概上書為歐陽修説話,皇上很不高興,歐陽修仍舊被貶官滁州。趙概後來執掌蘇州,後辭官守喪,守喪期滿後,被授職翰林學士,他再次上書,要求先為歐陽修恢復官職。
雖然趙概的請求沒有被朝廷採納,但當時的人們都非常讚賞趙概寬厚大度、以公為重、不計私怨的品行。歐陽修也知道了趙概原來是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對其非常佩服,兩人從此成為莫逆之交。
趙概在鄆州時,手下官員私自挪用了公家的錢三十萬,用來買了田地租賃賺錢。趙概知道這個官員家中貧困,因此就拿自己的錢替他補上了虧空的公款。史書上説他一生待人處事都是這樣,足可見他的仁慈寬厚。

趙概克己修身

趙概的德行如此高尚,這得益於他能夠在平常嚴謹克己修身。為了嚴格要求自己,他曾準備兩個瓶子,如果起了善念,或做了好事,他就把一粒黃豆投入一瓶子中;如果起了惡念,或做了不好的事,他就會把一粒黑豆投入另一瓶子中。剛開始的時候,黑豆往往比黃豆多。由此可見,人都有缺點和過失,關鍵是如何對待。 後來隨着趙概對自己的磨礪,時時內省,努力剋制自己,改過遷善,瓶子中的黃豆漸漸多了,黑豆漸漸少了,趙概終於成為了德行高尚之人。看來,高尚的品行是經過循序漸進的嚴謹修身而修出來的。

趙概原文

趙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篤學自力,器識宏遠。中進士第,為集賢校理、開封府推官。奏事殿中,仁宗面賜銀緋。
出知洪州,州城西南薄章江,有泛溢之虞,概作石堤二百丈,高五丈,以障其衝,水不為患。僚吏鄭陶、饒奭挾持郡事,為不法,前守莫能制。州之歸化卒,皆故時羣盜。奭造飛語曰:“卒得廩米陳惡,有怨言,不更給善米,且生變。”概不答。卒有自容州戍逃歸而犯夜者,斬之以徇,因收陶、奭抵罪,闔府股慄。加直集賢院。坐失舉澠池令張誥免,久乃起。
召修起居注。歐陽修後至,朝廷欲驟用之,難於越次。概聞,請郡,除天章閣待制,修遂知制誥。逾歲,概始代之。蘇舜欽等以羣飲逐,概言:“預會者皆館閣名士,舉而棄之,觖士大夫望,非國之福也。”不報。諫官郭申錫論事忤旨,帝欲加罪,概曰:“陛下始面諭申錫毋面從,今黜之,何以示天下?”乃止。知鄆州、應天府,代韓絳御史中丞。絳以論張茂實不宜典宿衞罷,概至,首言之,茂實竟去。擢樞密使、參知政事。數以老求去。
熙寧初,拜觀文殿學士、知徐州。自左丞轉吏部尚書,前此,執政遷官,未有也。以太子少題致仕,退居十五年,嘗集古今諫爭事,為《諫林》百二十卷上之。神宗賜詔曰:“請老而去者,類以聲問不至朝廷為高。唯卿有志愛君,雖退處山林,未嘗一日忘也。當置於坐右,時用省閲。”元豐六年薨,年八十八。贈太子太師,諡曰康靖。
概秉心各平,與人無怨怒。雖在事如不言,然陰以利物者為不少,議者以此劉寬、婁師德。坐張誥貶六年,念之終不衰,誥死,恤其家備至。歐陽修遇概素薄,及修有獄,概獨抗章明其罪,言為仇者所中傷,不可以天下法為人報怨。修得解,始服其長者。 (《宋史·趙概傳》,有刪節)
注:①請郡:指古代京官請求外放,任州郡長官。②觖:因不滿意而怨恨。③抗章:向皇上上奏章。

趙概翻譯

趙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年少時勤奮學習能自力,器量見識宏遠。中進士,任集賢校理、開封府推官。在殿中奏事,(因才幹突出)仁宗當面獎賜他金銀錦帛。
趙概從京城到洪州任職,洪州西南靠近章江,有河水氾濫的憂患,趙概築河堤長二百丈,高五丈,用來阻擋河水的衝擊,章江水患得以解除。屬官鄭陶、饒奭把持郡裏事務,行不法之事,前任郡守都不能制住他們。洪州的歸順士兵,都是以前的強盜。饒奭編造流言説:“士兵得到的餉米都是陳舊腐爛之米,士兵有怨言,(如果)不給更換好米,士兵將要生變。”趙概沒有搭理。有從容州駐地逃回而違禁夜行的士卒,趙概殺了這些士兵示眾,並趁機抓捕了陶、奭二人進行抵罪,(這樣以來)整個紅州府都為之驚懼。升任直集賢院。(趙概)因舉薦澠池縣令張誥之失而被免職,很長時間後才被重新起用。
朝廷召趙概編修起居注。歐陽修是後來(被召編修起居注)的,朝廷想破格使用歐陽修,(但)難在不好超越次序(進行提拔)。趙概知道後,主動請求外放任郡官,被任命為章閣待制,歐陽修於是任知制誥。一年多,趙概才取代歐陽修。蘇舜欽等人聚眾宴飲被罷逐,趙概説:“參加宴飲的都是館、閣的名士,(如果)全都把他們罷免,會讓士大夫們因不滿而生怨恨,這非國家之福。”(最終蘇舜欽等人)沒被上報朝廷。諫官郭申錫因議論有關事情違犯了皇上意旨,皇上要治罪於他,趙概説:“陛下當初還當面訓示郭申錫不要表面順從,現在要罷免他,(這樣的話,陛下)拿什麼來向天下人解釋呢?”皇上因此沒有對郭申錫治罪。任職鄆州、應天府,代韓絳御史中丞韓絳因奏議張茂實不應主持宿衞一職被罷職,趙概上任後,首先奏議這件事,張茂實最終沒能任宿衞一職。趙概被提拔為樞密使、參知政事。幾次借年老要求辭職。
熙寧初年,趙概任觀文殿學士、知徐州。自左丞轉任吏部尚書,這以前,由左丞升任吏部尚書,從來沒有(先例)。(後來趙概)以太子少師這一身份(或:職務)辭官回家,退居十五年,曾收集集古今諫爭之事,編寫《諫林》一百二十卷呈給皇上。神宗賜詔説:“因年老辭官回家的官員,一般都是以不讓自己的説辭、議論等傳至朝廷為高。唯卿有志愛君,即使退處山林,也未曾一日忘君啊。我當把這本書放在座右(指拿起來方便),不時地用來審視閲覽。”元豐六年去世,年八十八。贈太子太師,諡康靖。
趙概秉性和平,與人沒有怨仇。雖然在一些事情上(表面上)像是沒有説什麼,但暗地裏對別人有利的事情做了不少,人們把他比作劉寬、婁師德。(趙概)因張誥被貶職六年,(但)他對張誥念念不忘,張誥死後,趙概對他的家人照顧非常周到。歐陽修對待趙概一向冷淡,(但)等歐陽修有了訟案,只有趙概一個人向皇帝上奏章認為他無罪,説歐陽修是被仇人誣陷,不能讓天下法律(因判罰不當而)被人報怨。歐陽修由此才得以解困,才開始歎服趙概是一個長者。

趙概陵墓

《宋州從政錄》:“趙概墓、在商丘縣天廵鄉”。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