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栻

鎖定
趙栻(公元1111年 - 1128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趙佶的第十七子。母親是楊賢妃。其生於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六月。九月賜名為趙栻,並授封靜江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的官職,封為廣國公。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四月,改封瀛海、安化軍節度使,檢校太傅,進封為和王。
靖康之變(公元1127年)時趙栻十七歲。靖康之變後,與父親宋徽宗、皇兄宋欽宗趙桓等人一起被俘北上,四起北行,押往金國。趙栻於天會六年(公元1128年)九月,被其異母兄弟沂王趙㮙(宋徽宗第十五子)謀害。時年十八歲。
中文名
趙栻
別    名
和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111年6月
逝世日期
1128年9月
主要成就
北宋皇子、進封和王
父    親
趙佶
母    親
楊賢妃
妻    子
李舜英、劉氏
女    兒
樂平縣主、趙氏
同母姐姐
順淑帝姬
所處時代
北宋末期、金朝
出生地
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

趙栻人物生平

趙栻進封和王

趙栻記載《皇宋十朝綱要》影印版 趙栻記載《皇宋十朝綱要》影印版
趙栻,生於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六月。
九月二十七日,父親宋徽宗給他賜名為趙栻,並授封他靜江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的官職,封為廣國公,《宋大詔令集》卷第三十一·親王六·進拜六中,有授封趙栻為廣國公的冊文一篇。
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正月,改封檢校太保,《宋大詔令集》卷第三十二·親王七·進拜七中,有授封趙栻為檢校太保的冊文一篇。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二月,改封定武軍節度使,加封開府儀同三司,進封為南康郡王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四月,皇兄宋欽宗,又改封他為瀛海、安化軍節度使,封為檢校太傅,又進封他為和王

趙栻靖康之變

北宋靖康二年,即公元1127年(金 天會五年)二月丙寅日(3月20日),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北宋滅亡。
1127年正月十三日,由於宋朝無法在十日內湊齊金朝索要的金銀數目,於是金朝要求宋朝拿人來抵債。之後命令宋朝開封府官員,依照皇室譜牒,詳細列出所有皇室成員每個人的姓名、年齡、封號以及官職等,全部登記造冊,即《開封府狀》一書。並且命令他們儘快出城投降。
二月初七日,宋徽宗帶領后妃、帝姬、皇子、宮女等皇室成員出城,前往由金朝國相完顏宗翰,與二皇子完顏宗望(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二子)駐紮的青城劉家寺兩大營寨。
之後,趙栻與父親宋徽宗等五十六人,被安排在青城營寨中的齋宮居住。

趙栻北上去世

三月二十七日,金朝撤兵,開始北返。被俘的北宋人員包括宋徽宗、宋欽宗在內的皇室男女等3000餘人,宗族男女等4000餘人,達官顯貴男女等5000餘人,教坊樂工、技藝工匠等3000餘人,還有3000多外國人,以及百姓男女不下十萬人,這些人被分為七隊,分批押往金朝都城上京(今黑龍江省阿城區)。
趙栻與父親宋徽宗等一千九百四十餘人,跟隨由金朝兗國王·完顏宗雋(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六子)押送的第四隊人員北上,三月二十九日從完顏宗翰的青城營寨齋宮起程,五月十三日到達燕山(今北京市),居住在延壽寺。《燕人廑》記載,宋徽宗等人都是先被安排在燕山居住,之後再前往上京。
天會六年(公元1128年)八月二十一日,趙栻與父親宋徽宗等人到達上京。
二十四日,金朝第二位皇帝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命令他們在金朝的祖廟行牽羊禮,以此表示投降歸順。
九月,不知什麼原因,趙栻被其異母兄弟沂王·趙㮙(宋徽宗第十五子)謀害。時年十八歲。
《呻吟語》中記載的趙栻去世日期與生女日期,正好與《宋俘記》中所記相反,《宋俘記》一書敍事雖簡要,但此書是刪繁就簡金人的記載,因而史料可靠而準確,其中大多內容可補《宋史·宗室傳》中有關傳記的缺無,並且有不少地方可以作為考證史實的依據。所以,《宋俘記》中對於趙栻的記載更加可靠。

趙栻妻子女兒

《開封府狀》記載,趙栻有一位未婚妻,名叫李舜英,靖康之變(公元1127年)時十七歲,靖康之變後被俘,跟隨第五隊人員北上,之後被分配給了金朝的宰相完顏希尹
《宋俘記》記載,趙栻到達金國後,娶了一位劉姓女子為妻,劉氏於天會六年(公元1128年)十二月,生下一個女兒,女兒於皇統元年(公元1141年)嫁給了王遵道的兒子王安。
宋史》記載,趙栻在靖康之變前還有一個女兒,這個女兒沒有被俘,被宋高宗·趙構封為樂平縣主,之後嫁給了杜安石。

趙栻家庭成員

趙栻的母親是宋徽宗妃嬪:楊賢妃。
同母姐姐是:順淑帝姬(為宋徽宗第三女)。
母親與姐姐都在靖康之變(公元1127年)之前去世。

趙栻實際排行

宋史》、《宋大詔令集》等書記載,趙栻是宋徽宗的第十七個兒子。
《開封府狀》與《宋俘記》中則記載是第十四子。
因為《開封府狀》與《宋俘記》不記載已經去世皇子的排行,根據《宋史》的記載,在1127年靖康之變之前,有七位皇子已經去世,其中有五個人的排行在趙栻之前,但是《開封府狀》與《宋俘記》又把已經去世的第十子邠王·趙材、和第十三子儀王·趙樸也算在了排行之內,那麼加上這兩個人,所以記載他是第十四子。
如果再加上之前去世的那三個人,趙栻其實是宋徽宗的第十七個兒子。所以《宋史》等書的記載是正確的。

趙栻史料記載

宋史》卷二百四十六·列傳第五·宗室三 [1] 
徽宗三十一子:長欽宗,次兗王檉,次鄆王楷,次荊王楫,次肅王樞,次景王杞,次濟王栩,次益王棫,次高宗,次邠王材,次祁王模,次莘王植,次儀王樸,次徐王棣,次沂王㮙,次鄆王栱,次和王栻,次信王榛,次漢王椿,次安康郡王楃,次廣平郡王楗,次陳國公機,次相國公梴,次瀛國公樾,次建安郡王楧,次嘉國公椅,次温國公棟,次英國公橞,次儀國公桐,次昌國公柄,次潤國公樅。
和王栻:初授靜江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廣國公。三年,授檢校太保。尋改定武軍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封南康郡王。靖康元年,授瀛海、安化軍節度使、檢校太傅,追封和王。後從淵聖出郊。
有遺女一人,高宗朝封樂平縣主,出適杜安石,命大宗正司主婚。
宋大詔令集》卷第三十一·親王六·進拜六 [2] 
皇第十七子栻特授檢校太尉充靜江軍節度使上柱國廣國公食邑食實封制政和元年九月二十七日
門下。治自內則先恩。蓋人倫之大本。禮沿情而異制。亦天下之至公。眷言洪緒之昌。誕受多男之慶。作之藩翰。增固磐維。爰擇剛辰。丕揚渙號。皇第十七子栻。銀潢疏泒。璇萼分輝。聰智夙成。氣稟乾坤之粹。覃訏日就。質凝金玉之純。屬僉論之載揚。協邦彝而茂舉。見於外寢。錫以嘉名。肇開成國之封。參建上公之貴。高牙大纛。總桂部之全師。華袞繡裳。徹番禺之奧壤。兼隆勳級。並衍户租。敢私爵秩之崇。蓋重朝廷之體。於戲。祈天永命。罔不在厥初生。用我教辭。乃能自介用逸。其顯膺於優渥。益惠迪于吉康。可。
宋大詔令集》卷第三十二·親王七·進拜七 [3] 
皇子栻特授檢校太保靜江軍節度使廣國公勳食邑食實封如故制
門下。朕圖任眾材。攸明庶政。務循名而責實。因考古以驗今。肇正官稱。革百王之流弊。肆更位序。新一代之彌文。蓋敷號於朝倫。用隆恩於天屬。皇子、靜江軍節度、桂州管內觀察處置等使、檢校太保、持節桂州諸軍事、桂州刺史、上柱國、廣國公、食邑三千户、食實封一千户栻。綿榮寶系。襲慶璇源。美追麟趾之振振。榮繼棣華之韡韡。未親師訓。已隆禮義之端。自啓邦封。益懋謙恭之美。屬頒丕憲。宜異羣工。易舊秩於主兵。視峻秩於上保。路車乘馬。愈增帥節之雄。袞衣繡裳。仍擬台衡之貴。並推異數。用協新元。以茂本支。以強藩屏。於戲。朝廷既正。申嚴總核之方。父子主恩。宜厚褒嘉之典。往惟祗服。允迪吉康。可。
宋會要輯稿》帝系一·皇子·諸王 [4] 
和王栻:徽宗子。政和元年六月生。九月賜名,授靜江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封廣國公。三年正月,正官名,改授檢校太保。宣和七年二月,改定武軍,加開府儀同三司,進封南康郡王。靖康元年四月,改瀛海、安化軍,檢校太傅,進封和王。
皇宋十朝綱要》卷十五·皇子
和王栻:政和元年六月生。九月賜名,授靜江軍節度使、檢校太尉,封廣國公。三年正月,正官名,改授檢校太保。宣和七年二月,改定武軍,加開府儀同三司,進封南康郡王。靖康元年四月,改瀛海、安化軍,檢校太傅,進封和王。
三朝北盟會編》卷七九·靖康二年二月七日引《要盟錄》 [5] 
有上皇出城名單,出降則:和王
南征錄匯 [6] 
二帥仍至青城,遣后妃五人、諸王二十八人、皇孫十六人、駙馬七人,赴齋宮。
開封府狀 [7] 
和王栻:十七歲。
和府李夫人:十七歲,聘定。
宋俘記 [8] 
十四子趙栻:即和王。自齋宮四起北行。
,六年九月為趙㮙謀害。曾娶劉氏,是年十二月生女一,皇統元年嫁王安。
四起:昏德公,燕、越、鄆、肅、景、濟、益、莘、徐、沂、、信十一,安康、廣平二郡王,瀛、嘉、温、英、儀、昌、潤、韓八國公,諸皇孫,駙馬,昏德妻妾、奴婢共一千九百四十餘人,萬户額魯觀(名宗雋)、左司蕭慶、孛堇葛思美押解。
天會五年三月二十七曰夜,自齋宮及青城國相寨移至劉家寺皇子寨。二十九曰起程,五月十三曰抵燕山,居延壽寺。十月,遷中京,居相國院。六年八月,遷上京,居元帥甲第。十二月,遷韓州。八年七月,遷五國城。
自劉家寨五起北行者:李舜英,入兀室寨。
呻吟語 [9] 
建炎二年,即金天會六年,八月二十九日,和王女生,劉氏出。
十二月二十六日,二帝抵韓州,和王薨於途。
三朝北盟會編》卷九十九《靖康皇族陷記》 [10] 
見在諸王男女:故和王,女,嫁王遵道男,安,令已到行在。

趙栻親屬成員

皇宋十朝綱要》卷十五·嬪妃十四
賢妃楊氏:生,和王栻,順淑公主。

趙栻父親

趙佶(宋徽宗)

趙栻母親

楊賢妃

趙栻妻子

李舜英(聘妻)
劉氏

趙栻女兒

樂平縣主
趙氏

趙栻同母姐姐

順淑帝姬(宋徽宗第三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