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智鳳

鎖定
趙智鳳(1159~1249),法名智宗,南宋·四川昌州(今重慶大足)人,南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七月十四日生於大足縣米糧鄉,大足寶頂石刻創刻者。
所處時代
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四川昌州(今重慶大足)
出生日期
1159年
逝世日期
1249年
主要成就
大足寶頂石刻
本    名
趙智鳳
法    名
智宗

趙智鳳人物生平

趙智鳳 趙智鳳
5歲時,趙智鳳母親病重,看過許多大夫,試過不少藥方都不見起色。算命的先生説,只有讓趙智鳳去當和尚,其母的病才能康復。父母哪裏捨得小兒子去當和尚受清苦呢?可是,懂事的趙智鳳不顧家裏阻攔,去了古佛巖廟。其母病癒之後,趙智鳳便削髮為僧,跟着師傅化水治病普渡眾生,弘揚佛法
趙智鳳16歲外出雲遊,在四川瑜伽教(佛教密宗)中心區——川西彌牟鎮“聖壽本尊院”,師從晚唐奉佛居士柳本尊。他整天勤讀經書,虛心求教,潛心學習了三年,拓展了知識和眼界,並精通了各門佛法。學有所成的趙智鳳胸懷大志,立志要做一名大法師,把自己學到的法門傳播給大家。
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返鄉後傳密宗柳本尊法旨,承持其教,考慮到當時大足地區濃厚的佛教氛圍、精湛的石像雕刻技藝,趙智鳳決心以石刻造像的方式建一座大型的佛教密宗道場
要營建合乎規範的密宗道場,就必須找到合適的地理位置,不能像民間雕刻那樣隨意,而是要能夠將密宗尊奉的神像和教義故事完整地展示出來。趙智鳳在大足境內經過數十次考查,最終把建造石窟的地點定在了寶頂山,用佛家的話説,寶頂山,山秀巖深,谷幽洞靈,隱含“佛國仙境”的氣象。
1185年以後,趙智鳳秉持“熱鐵輪裏翻筋斗,猛火爐中打倒懸,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和“假使熱鐵輪,於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的濟人救世大願,籌集資金,聘請工匠,在寶頂山的前巖後洞雕琢佛像。趙智鳳以其敏鋭的直覺,科學佈局設計,對寶頂山石刻進行了統一規劃,規劃了整個石刻的整體風格,歷經70餘載,建成廣大寶樓閣(即今之大佛灣)。

趙智鳳人物評價

他是寶頂山刻選像的總設計者和實施者,中國晚期石刻藝術的集大成者。他在寶頂山建立的規模巨大的“密宗”道場,其山獨秀,巖谷深幽,寺院雄偉,呈現一派“佛國仙境”氣象,終使大足石刻成為我國晚期摩崖造像中的優秀藝術代表作。
趙智鳳完整規劃之佛教道場,創民族化、世俗化宗教聖地,成一代密宗大師,留宋代民眾生活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