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明龍

(廣西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所長)

鎖定
趙明龍,1954年生,壯族,廣西大新人,中共黨員,廣西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原所長 [1]  ,研究員。現為廣西民族發展研究會會長、廣西壯學學會副會長。
中文名
趙明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壯族
出生地
廣西大新縣
出生日期
1954年
畢業院校
廣西民族學院
職    業
社會科學研究工作者
專業方向
民族學、旅遊文化、跨境民族研究
職    務
廣西民族發展研究會會長

趙明龍工作經歷

先後在南寧地區黨委政策研究室任科長,廣西社會科學院壯學研究中心任副主任、主任(後改稱壯學研究所所長、民族研究所所長)、副研究員、研究員,從事社會科學研究40多年。現為廣西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廣西民族發展研究會會長、廣西壯學學會副會長,廣西北部灣發展研究院“泛北部灣合作與發展研究”八桂學者崗位研究團隊主要成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事務委員會諮詢委員會顧問,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評審專家成員。研究方向為民族學、民族旅遊,重點研究民族經濟文化、跨境族羣等研究領域。 [2] 

趙明龍課題研究

先後主持廳級以上課題研究項目30多項。其中: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構建西南民族地區庫區礦區和諧研究研究》(西部項目,2005)、《南海絲綢之路與東南亞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研究》(西部項目,2007-2013)、《中越壯儂岱泰文化比較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特別委託項目,2012年結題)、《駱越文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2015.1-)4項;主持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壯族地區旅遊開發研究》(2000)、《中國-東盟壯泰族羣參與湄公河次區域經濟文化合作研究》(2007)、《廣西社會科學研究方式創新研究》(2013)、《廣西文化與旅遊融合發展研究》(2015)4項;主持廳級課題20餘項;主持國際合作項目3項。此外,作為主要骨幹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省級社科規劃和重大招標項目5項。 [3] 

趙明龍主要成果

合作出版專著《資源開發與民族發展》(1993,合著,排第二)、《千年等一回——廣西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理論構想》(2001,合著,排第二)、《滇桂區域經濟合作研究》(2002,合著)、《滇桂合作應對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2003,合著)、《中國與東盟交通合作戰略構想——打造廣西海陸空交通樞紐研究》(2010,合著,排第二)、《中國南方少數民族的變遷》(2010,合著,排第二)、《中越壯岱儂泰族羣文化比較研究》(2015,合著,排第二)、《南海絲綢之路與東南亞文化交流研究》(2016,合著,排第一)等7部學術專著;主編《廣西民族發展報告-2009》《廣西民族發展報告-2012》《廣西民族地區發展報告-2013》3部;發表論文60多篇。 [3] 

趙明龍個人榮譽

研究成果先後獲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8項。其中,《播撒文明的記憶——南海絲綢之路與東南亞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研究》《南寧至新加坡旅遊走廊建設研究》分別獲廣西第十二屆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中國與東盟交通合作戰略構想—打造廣西海陸空交通樞紐研究》,研究報告,2010年獲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廣西第十一屆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二)。《廣西北部灣地區重大項目開發移民安置研究報告――以廣西北海林漿紙工業項目為例》,研究報告,合作(排名第一),2008年12月獲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廣西第十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廣西積極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形式和實施途徑》,研究報告,自治區重大招標課題,合作(排名第三),2006年1月獲廣西第九屆(2004-2005)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建設崇左中等城市投資軟環境研究》,研究報告,合作(排名第三),2002年9月20日完成,2005年7月5日獲2001-2003年度自治區政府決策諮詢成果獎二等獎。《千年等一回――廣西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理論構想》,專著,合著(排名第二),民族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2002年1月獲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七次(1999-2001)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資源開發與民族發展》,專著,合著(排名第二),民族出版社1993年8月出版,1993年12月獲1990-1993年廣西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