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志珍

(原北京衞戍區政治部顧問)

鎖定
趙志珍(1920年11月~2018年4月17日),原名趙秀琴,河北易縣人,楊成武同志夫人 [2]  。1936年11月參加革命,1938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8年8月入伍。歷任婦救會宣傳部長、主任,幹事、學員、副科長、科長、副處長、處長,總參謀長辦公室主任,中央軍委辦公廳黨委常委等職。 [1] 
中文名
趙志珍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20年11月
逝世日期
2018年4月17日
出生地
河北省易縣
性    別
原    名
趙秀琴

趙志珍人物生平

趙志珍,1920年生於河北易縣西古縣村,原名趙秀琴。
1927年,入讀私塾。1928年,進入教會學校。1930年,進入縣小學讀書。1931年,父親將她送到天津的大哥家,入讀天津第四小學。
1935年夏,考入北平女二中。同年參加“一二·九”學生愛國運動。1936年2月,參加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
1936年7月24日,趙秀琴將名字改為趙志珍。 [3] 
1937年夏,趙志珍加入八路軍一一五師獨立團,被分配到民運科當幹事。1937年入冬後,趙志珍隨易縣縣長葛明遠在當地開展工作,擔任縣婦救會主任。
1938年11月28日 [8]  ,趙志珍同晉冀察軍區一分區司令員楊成武結婚。此後,趙志珍先後擔任地委婦委副書記、冀中三縱隊留守處政委、二十兵團保衞科長等職務。
1941年,趙志珍響應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的號召,進入白求恩軍醫學校學醫。
1942-1943年,在中共北方局黨校學習。 [4] 
新中國成立後,趙志珍歷任第二十兵團政治部保衞部副科長,天津市警備區政治部保衞科副科長,國營天津棉紡六廠人事科科長,第二機械部三局、一局幹部處副處長,北京市化學公司經理,北京市東城區工業部副部長,地質部保衞處副處長、處長,楊成武代總參謀長辦公室主任,中央軍委辦公廳黨委常委,北京衞戍區政治部顧問等職。 [5] 
1988年,趙志珍榮獲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7] 
2018年4月17日18時00分 [9]  ,因病醫治無效,正軍職離休幹部、原北京衞戍區政治部顧問趙志珍同志在京逝世,享年98歲。 [1] 

趙志珍人物事蹟

趙志珍少年立志

趙志珍先後在家鄉和天津的大哥家讀完小學後,就被送到當年北平的二哥家,在北平女子第二中學讀書。中學讀書期間,趙志珍讀了許多革命書籍,北平的革命氛圍,對趙志珍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趙志珍接受革命思想,與同學們一道參加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加入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爆發後,抗日烽火席捲全國各地,作為一名革命青年學生,趙志珍和幾個女同學堅決要求去太行山參加抗日武裝。1937年7月23日,她帶領弟弟,與同學們一道,沿着太行山,跋山涉水,終於經滿城抵達狼牙山地區,並與黨組織取得了聯繫。 [5] 

趙志珍宣傳抗日

1937年入冬後,趙麗珍隨葛明遠縣長奔赴易縣開展工作,擔任了縣婦救會主任。有時人手奇缺,趙志珍必須獨擋一面,開展工作。她東奔西走,爬過一道道梁,翻過一座座山,深入村莊,把村長找來,代表八路軍講黨中央、毛主席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村長把鄉親們召集在一起,聽趙志珍講怎麼組建民主政權。十幾天過去,一個村的政權系統建立起來,這好比是趙志珍和戰友們栽起了一棵抗日救亡的“樹”,用不多久,它便會開花、結果。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萬眾一心,團結抗戰的局面,一個村一個村地出現了。趙志珍想不到自己竟成了羣眾眼中的“權威”,就連夫妻反目、婆媳不和的事,也得找“趙同志”來評理;男女青年結為百年之好,也非要請“趙主任”當證婚人。趙志珍贏得人民羣眾的信賴,被他們當成主心骨。
趙志珍開始實施自己的“擴大隊伍”計劃,挨門挨户做工作,動員姐妹們出來為抗日救亡出力。一些女孩子走出了家門,開始接受工作組的訓練。婦救會的“工作系統”滾雪球似的,越來越大。這些女青年分別加入各個工作隊,每到一個村,開大會,演節目,然後分頭組織羣眾成立各類組織,建立抗日民主政權。趙志珍親自抓演戲,自導自演。她主持演出的《孔雀東南飛》《放下你的鞭子》等話劇,極大調動起老百姓的民族自尊心和抗日熱情。趙志珍飾演的角色,每每能讓台下老鄉熱淚盈眶。 [4] 

趙志珍金婚佳侶

英勇善戰、智勇雙全的楊成武,23歲就成為了獨立第一師師長。這位抗日師長,名震晉察冀革命根據地,自然也成為了16歲的趙志珍心中的抗日英雄。趙志珍一行邊走邊打聽,終於找到了八路軍獨立第一師的駐地。經過3個月艱苦的戰士生活磨礪,趙志珍完成了從一名革命戰士到革命幹部的轉變,被分配到政治部當幹事,負責民運工作,後又兼任易縣婦救會主任。而此時,楊成武作為獨立一師師長,同時也擔任軍分區司令員兼政委。趙志珍雖然剛剛入伍,但工作積極熱情,思想成熟,由於經常向楊成武司令彙報所擔負的工作,他們倆逐步加深了了解。趙志珍對這位仰慕的抗日英雄、如今在眼前的英武軍人更加崇拜,產生了由衷的愛慕之情。而楊成武也對這位純真勇敢的姑娘,有了一份特殊的情愫,以至有時一兩週不見,他便會找個理由去政治部或婦救會看看。正是這種純真的革命友誼,共同的革命理想,把他們的心繫在了一起。1938年深秋的一天晚上,楊成武給心愛的姑娘趙志珍寫下了一封也是一生中唯一的一封情書。就是這一封真情如火的情書,將兩個革命者聯繫在了一起,結成了一對讓人羨慕的革命伉儷,讓他們終生相愛,終生支持,終生相守。
1983年6月,楊成武當選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趙志珍與楊老將軍相守相偎。 趙志珍作為楊成武將軍的伉儷和助手,始終保持了對老將軍的深愛之情、敬愛之情。在戰爭年代殘酷的鬥爭形勢下,趙志珍歷經千辛萬苦,妥善保存了楊成武大量珍貴的資料,為楊成武晚年撰寫《楊成武回憶錄》,編輯出版《楊成武軍事文選》《楊成武文集》,為黨史、戰史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楊老將軍與趙志珍夫妻感情甚篤,他們曾被全國婦聯評選為“金婚佳侶”。 [5] 

趙志珍心繫老區

離休後,趙志珍與楊成武把為革命老區人民辦實事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每年他們都回老區看一看,他們還常把老區的人民請到家中做客。當年曾把自己的新房騰出來給趙志珍和楊成武做結婚新房的那對夫婦,多年後,被趙志珍請到家裏做客。他們還到處奔走,為老區籌措資金,架橋、修路、辦水電站。在他們夫婦的帶領下,全家先後為亞運會、宋慶齡兒童基金會和閩西、河北、內蒙古災區捐款十幾萬元,還為河北、山西、福建、江西等貧困地區籌集資金,建成了10多所希望小學。 [2] 
為了家鄉的經濟建設和文教事業發展,趙志珍多次陪同楊老將軍回汀。1996年1月,趙志珍還陪同82歲高齡的楊成武回汀參加中區小學興才樓的奠基儀式。
為支持長汀老區的建設,趙志珍不遺餘力。2013年9月,時任長汀縣宣成鄉黨委書記到北京,受到她的熱情接待。在宣成鄉餘田坑水庫的煙基工程水源援建項目報告上,93歲高齡的趙志珍抬起顫抖的手,親自簽下了自己的名字。2016年3月,餘田坑水庫正式開工。該工程煙草部門投資總概算8400多萬元,配套資金1億多元。水庫總庫容為264.05立方米,改寫了宣成人民“上畲下畲沒水煎茶”的缺水歷史,改善了當地羣眾的生產和生活條件。 [6] 

趙志珍人物評價

趙靖宇:
趙志珍離職休養後,繼續關心黨、國家和軍隊建設,主動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和學習,積極為部隊建設建言獻策。她生活儉樸、清正廉潔,對子女及身邊工作人員要求嚴格,經常教育他們努力學習、愛崗敬業、勤儉節約、樂於助人。把一個個孩子教育成有利於人民和國家的優秀人才。
趙志珍媽媽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