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伯駒

鎖定
趙伯駒(生卒不詳),宋代畫家,字千里,宋宗室。主要活動在12世紀中前期。工山水、花果、翎毛、樓台,青綠山水尤善。他將水墨山水的趣味與技法融入唐代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的大青綠畫法中,形成了一種介於院體畫文人畫之間的“精工之極,又有士氣”的風格。 [1] 
中文名
趙伯駒
職    業
畫家、宋朝官員
主要成就
山水畫
代表作品
《秋色江山圖》
親    屬
父:趙令穰 弟:趙伯驌
所處朝代
宋朝(今中國)

趙伯駒藝術風格

趙伯駒,畫法學唐李思訓父子,筆法工緻,着色清麗,佈景周密,改變了唐人濃郁之風。雖然其畫風格依然是“金碧輝煌”式的,但能使之清潤活潑,尤其是青綠重色的運用,深得後人推崇。擅畫山水,兼工花果、禽鳥、竹石、人物,與弟伯驌合作所畫集賢殿屏風,高宗亦十分欣賞。 [5] 

趙伯駒生平經歷

趙伯駒,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在高宗朝(公元1128-1162年)。他與弟伯驌同以繪畫受知於高宗,得見高宗則出於偶然機遇。相傳兄弟二人南渡後,無事即在市肆廝混,與市井傭工雜處塗抹作畫,偶為中官畫扇,作品為高宗所見,喜而召見之,賜面見始知為皇叔。曾出仕,官至浙西路兵馬鈐轄 [6] 

趙伯駒作品集

趙伯駒的傳世作品有《江山秋色圖》、《仙山樓閣》等。
江山秋色圖》。 [1]  絹本,設色,縱55.6釐米,橫323.2釐米。此卷鈐有清內府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等印,以及梁清標鑑藏印。尾紙有明洪武八年(1375年)朱標題跋。此圖為青綠設色。畫中有青山碧水、殿宇村舍,棧道、橋樑穿插其間,又有蒼松翠柏,茂林修竹,移步換景,令人玩味不盡。山石用小斧劈皴法,再施以青綠重色;樹木、建築刻畫細膩精謹,點景人物描繪細緻入微。整幅作品佈局宏大,細節豐富,色彩濃麗而不失清雅,刻畫精細而不瑣碎,帶有宋代畫院氣派。
江山秋色圖(原色)
江山秋色圖(調色,全卷)
(原色高清全卷請看: [2] 

趙伯駒人物關係

七世祖:趙匡胤,宋太祖啓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六世祖:趙德芳,秦康惠王,檢校太保、貴州防禦使,追贈中書令岐王,加贈太師,改封楚王、秦王
太祖父:趙惟能,南康郡公贈蔡州防禦使、追封張掖侯,加贈集慶軍節度觀察留後
曾祖父:趙世經,吳興侯
父:趙令穰,字大年,汴京(今河南開封)人,宋宗室。北宋畫家。幼好讀書,刻意追摹王維李思訓韋偃等名家畫跡。擅畫設色平遠小景,多寫陂湖、水村、煙林、鳧雁,風格近似惠崇,優雅清麗,名重一時。兼能墨竹、禽鳥,思致殊佳。 [4] 
弟:趙伯驌(1124--1182年),字希遠,宋宗室,趙伯駒弟,官至和州防禦史,曾以副使身份出使過金國。他擅長青綠山水,出自唐代李思訓的傳派並自成一體。 [3] 

趙伯駒評價

他的好友曹勳形容他:”趙伯駒稟天潢之秀,擅丹青之譽,規摹人物效法顧、陸;或得其遊戲於一水一石,必珍藏緹襲,士大夫每以其難致為恨。“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