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世玲

(原國民黨中將)

鎖定
趙世玲(1904/1908-?) [1-2]  ,原名趙傳壁,山西山陰城人。從小聰智過人。在第二高小讀書時就是高材生,畢業後考入太原北方軍官學校。1932年,在南京陸軍大學讀書時因與人同名,改為趙世玲;1935年畢業,校長蔣介石留用,於國民軍任職。閻錫山派人要回山西,授以晉軍中校參謀兼北方軍官學校教官要職。曾任國民兵軍官教導團第六團團長,晉軍一九七旅旅長。抗日戰爭中,升為軍長。在晉東南與日作戰全軍覆滅,險遭殺害。1945年後歷任介(休)——太(原)鐵路護路司令、晉軍四十九師師長、太原警備司令、“省防軍”第一軍長。1949年,閻錫山逃往南京時,成立防守太原“五人小組”,趙為五成員之一,繼續與人民解放軍對抗。太原解放後被人民政府鎮壓。 [1] 
中文名
趙世玲
別    名
趙傳壁
籍    貫
山西省山陰縣
出生日期
1904年(一説1908) [2] 
畢業院校
南京陸軍大學

目錄

趙世玲人物生平

趙世玲,字世珍,山西省山陰縣人。山西省立第二職中學、陸軍大學特別班第十一期畢業。歷任閻錫山晉軍中下級軍官。1937年抗戰開始後,於忻口、太原之役閻軍一再失敗,閻為提高軍隊素質和擴大隊伍,遂利用中共統戰政策,撥出一批人槍,由中共黨人薄一波組建抗日決死縱隊。閻為控制這支隊伍,當即派舊軍官打入各縱隊,趙世玲被派入伍戌勝第三縱隊。1938年趙任團長。1939年12月,閻發動反共十二月政變,趙和一部分反動軍官殺害數百名晉東南犧盟會員幹部,率四個團叛變。1941年1月25日,閻將趙部改編為四十三軍,趙升任中將軍長,隸孫楚第八集團軍,駐防沁水、翼城地區。1941年5月日寇華北方面軍發動大“掃蕩”,以數路日軍進攻中條山區。趙軍與曾萬鍾、劉茂恩等部失利,損失兵員近八萬人。戰後趙被免職。1946年內戰爆發後,趙又為閻起用,任四十師少將師長。 [2] 
1949年3月29日,閻錫山逃往南京時,成立防守太原“五人小組”,趙世玲為五成員之一,繼續與人民解放軍對抗。太原解放後被人民政府鎮壓。 [1] 
參考資料
  • 1.    李志斌,黃冀,韓鳳蘭.山陰縣誌 第二十四編 人物.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9:548
  • 2.    王俯民.民國軍人志.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