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世德

(清光緒21年進士)

鎖定
趙世德(1843--1901年) 字直心,號星樓,清末直隸(河北省)永年縣河北鋪村人,據該村趙氏族人説,趙世德自幼聰明靈異,喜瀆書,有大志。成年後,扶危濟貧,多有義舉。
本    名
趙世德
直心
星樓
所處時代
清末
出生地
永年縣
出生日期
1843年
逝世日期
1901年
主要成就
戊戌變法參與者

趙世德人物簡介

趙世德(1843--1901年) 字直心,號星樓,清末直隸(河北省)永年縣河北鋪村人,光緒21年(1895年)進士。據該村趙氏族人説,趙世德自幼聰明靈異,喜瀆書,有大志。成年後,扶危濟貧,多有義舉。
清光緒19年,《廣平府志》稿成,因當時府署財政拮据,不能付印,趙世德慷慨解囊,與廣府人範愫、小龍馬村王登賢、施莊村單鍾麟,各捐銀250兩,名列一州九縣捐資榜首。

趙世德人物經歷

光緒21年趙世德赴京參加會試。在京結識了進步舉人康有為、梁啓超等。公車上書,呼籲變法革新。會試以優異成績,中第57名貢士(共282名)。殿試、中進士、欽賜禮部主事清吏儀制司行走之職。在京期間,趙世德以其淵博的學識,非凡的才能,深為朝中王公大臣賞識。內閣學士唐景崇、理藩院尚書啓秀、吏部尚書徐桐、禮部右侍郎李文田聯名制金字牌匾相贈(該匾現保存尚好)。光緒249(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此時的義和團運動已風起雲湧,遍及魯冀豫北方數省,在扶清滅洋旗幟下,團民開進北京,砸使館.殺洋人,毀教堂,大長中國人民志氣。懷有一腔愛國反帝熱血的趙世德,此時歡欣鼓舞,為之奔走呼號。
光緒26年(1900年),八國聯軍以保護使館、僑民為名,攻陷北京。西太后偕光緒帝倉皇出逃西安。次年清政府與八國聯軍簽訂《辛丑條約》,條約中,八國聯軍除要求清政府賠償白銀,開放港口外,無理提出懲辦所渭“首禍諸臣”,並列出有96人的具體名單。軟弱清政府,無不一照辦,遂即以縱匪仇洋罪名,宣佈對所列諸臣及協從者,分別判以死刑、監禁、流放、革職等刑罰。趙世德聞訊,自知難免,在北京寓所墜金自盡。
趙世德故居,位於今河北鋪村,當地人稱“進士府”。進士府坐北朝南,整組建築羣宏大、氣派、考究,沿軸線由多進院落組成。現仍完整保存有上馬石、大門、照壁、垂花門、書房、居室、後樓、後宅、更道、車馬道等。當地人傳説,慈禧太后在八國聯軍進京期問,從西安返京途中曾路居“進士府”。今為縣境內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築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