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越溪河

鎖定
越溪河,長江支流岷江的支流,古名擁斯茫水,又名大牢溪。發源於威遠縣越溪鎮的青風寨,流經威遠、仁壽、榮縣(有一段為犍為界河),在宜賓市敍州區匯入岷江。主要支流有仁和溪、朱家河、太公河、斑竹河、牛尾河等。河長229公里,流域面積2630平方公里。 [10] 
越溪河榮縣以下航運歷史悠久。清以後,為金石井鹽運道,商賈逐盛。至1980年代敍州區段仍可航行小型機動船。 [8] 
榮縣在越溪河上游興建幸福堰,為萬畝引灌區。敍州區在越溪河干流上建有觀音水電站、大塔灘水電站,越溪河干流河口段有屯頭溪電站(後拆除)。 [6] 
越溪河山青水秀,明人樊曙《越溪記》有詳細記述。特別是敍州區大塔灘至隆興風景尤佳。沿岸有“一線巫峽”、“老熊涉水”、大塔荔枝園、安塘坡油樟種子林、宋蟠龍書院、明清古廟羣遺址和火葬石室墓羣等勝景。該河段已開發為風景區。 [3] 
中文名
越溪河
別    名
大牢溪、擁斯茫水
所屬水系
長江支流岷江的支流
地理位置
四川省南部
流經地區
威遠、仁壽、榮縣(犍為)、宜賓市敍州區
發源地
威遠縣越溪鎮的青風寨
主要支流
仁和溪、朱家河、太公河、斑竹河、牛尾河
河    長
229 km
流域面積
2630 km²
河    口
敍州區屯頭溪

越溪河幹流概況

越溪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越溪河的位置及水系分佈
  • 威遠、仁壽段
威遠是越溪河的上源地區,該河源於榮威高地西北部威遠縣越溪鎮的清風寨(源頭海拔808米)。向西流經越溪、高堰、碗廠場,於鐵馬橋附近納放生河後入仁壽縣碗廠鄉,轉南經仁壽大聯鄉到天燈坡折回威遠縣境,至富強鄉唱歌壩入榮縣。榮縣界以上河長48.3公里,大小溪溝流佈越溪區11個鄉,流域面積257平方公里。 威遠境內流域面積225平方公里,幹流總長度35.4公里 [9]  ,河寬20-40米,自然落差90米,平均坡降1.6‰。 [1] 
越溪河上源威遠縣越溪鎮段 越溪河上源威遠縣越溪鎮段
越溪河上源威遠縣越溪鎮段 越溪河上源威遠縣越溪鎮段
上游威遠縣小河鎮回龍場段 上游威遠縣小河鎮回龍場段
  • 榮縣段
越溪河為榮縣過境河流,流經建華、於佳、雙古、觀山、長山、踏紫、正江、保華、人和、禮佳、老龍、東佳、新橋、古佳、雷音等地,長115公里,流域面積730平方公里。上段石炭壩至灘坎上,流經低山區,平均比降為0.67%,其中灘坎上至觀音灘段屬山間河谷盆地,兩岸分佈一、二級階地,觀音灘以上窄谷與寬谷相間出現:中段為灘坎上至箭灘,其中:小井溝段(沙凼河至箭灘)長9公里,段內落差90多米,比降10%,下段即箭灘至大佛沱,河道迂迴,水流平緩,平均比降0.47%,谷地兩側均為中至淺切割丘陵,有不少河谷平壩。整個流域地勢較高,水源豐富,出縣境處年總經流量4.8億立方米。 [2] 
越溪河榮縣長山鎮段 越溪河榮縣長山鎮段
榮縣新橋鎮段 榮縣新橋鎮段
  • 敍州段
越溪河經榮縣入區境徵遠鄉,再經合什、觀音、隆興、越溪等鄉至屯頭溪入岷江。境內幹流長97.5公里,流域面積1070平方公里。幹流總落差195米,平均比降0.86‰。上游河谷開敞,一般150~350米,中下游河谷變窄,一般150~250米,岸高7~15米,兩岸階地較少。 [3] 
敍州區合什鎮段 敍州區合什鎮段
敍州區觀音鎮段 敍州區觀音鎮段
越溪河下流敍州區樟海鎮段(越溪河景區範圍內) 越溪河下流敍州區樟海鎮段(越溪河景區範圍內)
越溪河河口段 越溪河河口段
越溪河與岷江交匯處 越溪河與岷江交匯處

越溪河水文特徵

上游威遠縣境內水文資料顯示:越溪河平均流量2.26立方米/秒,最大流量250立方米/秒,最小0.05立方米/秒,年徑流量1.75億立方米。 [1] 
敍州區觀音水文站資料顯示,越溪河多年平均流量27.7立方米/秒,徑流量8.70億立方米,含沙量0.998公斤/立方米,年輸沙量87萬噸。縣境段天然落差34.4米,水能理論藴藏量10200千瓦,利用落差22.48米,已開發建成觀音、大塔灘、屯頭溪小水電站,裝機容量2120千瓦。建電站回水淹灘32個,改善航道約58公里。從屯頭溪至沙溝場可斷續行駛小機動船。 [3] 

越溪河主要支流

沙溪河,發源於榮縣境內清白鄉古橋溝。源頭海拔645米,流經清白、鐵廠、富西、文昌、度佳、楊佳、河口、河東,在古佳,出縣境入宜賓縣合什鄉雙河口匯入越溪河。沙溪河又名白石溝水,流經淺切割低山帶和丘陵區,流程較短,屬山區性河流,洪、枯水位變化大,多年平均流量為3.7米3/秒。主要支流有姜家河、古石橋溝、龍灘河、馮家堰、內才溝、觀音溝等。 [2] 
斑竹溪,昔稱雲峯溪。發源於榮縣金花鄉,由西北向東南流入縣境三合鄉,經三合場入榮縣,復於縣合江場入越溪河。河長18.2公里,縣境內長6.7公里。 [3] 
申家灘溪,發源於敍州區柳家鄉律陽村,流向北轉東流8公里於徵遠鄉川水村入越溪河。黃沙溪源出榮縣平安鄉,由北向南流入縣境於合什場西入越溪河。河長13公里,縣內長2公里。 [3] 
羅漢溪,敍州區柳嘉鄉境河段稱桂花河。主源出自敍州區白馬鄉黃角村,一源出自發龍鄉。二源會合後流經沙溝鄉於廣學村入越溪河。河長15公里。水浮溪源出榮縣古文鄉,於古羅鄉新燕村入境,經祝殿鄉至涼風鄉水浮村入越溪河。河長14.6公里。 [3] 
沙溝,源出敍州區沙溝鄉廣學村,由西向東北流6.7公里入越溪河。 [3] 
平水溪,源出敍州區古羅鄉普崗村,由東北流向西南,經涼風鄉治地續流入越溪河。河長10.8公里。 [3] 
絲慄溪,又名百穀溪。源出敍州區萬菁鄉分水村,由西南向東北至觀音附近的三溪口有發自觀音鄉萬古村和紅巖村二小溪來會,續北流至觀音場東入越溪河。河長9公里。 [3] 
瓦窯河,源出敍州區徐家鄉瓦窯村,從東北向西南流6.2公里於改進鄉改進村入越溪河。 [3] 
四方溪,源出敍州區萬菁鄉花甲村,從西南向東北流7公里於改進鄉雙魚村入越溪河。 [3] 
關門石溪,一源出自敍州區徐家鄉紅菊村,另一源出自石廟村。兩源會合後,由東北向西南流入越溪河。河長5公里。 [3] 
喬巴河,上游段名洞子河,中游段名沙河,下游段名喬巴河。發源於自貢市農團鄉,由北向南轉西南入敍州區境高升鄉,經白龍、黎明、永遠、永興、花古等鄉於隆興鄉富來村入越溪河。縣境內幹流長41.4公里,流域面積285.8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87立方米/秒,天然落差22米,可利用落差12.5米,水能理論藴藏量1011千瓦,可開發104千瓦,已開發83千瓦。 [3] 
喬巴河主要支溝有7條。即猴子溝,一源出自敍州區高升鄉何家村,另一源出自白龍鄉楊廟村,向西分別流5.5和3.4公里合流後入洞子河。 [3] 
道關河,源出敍州區白花鄉碾子村,於白龍鄉楊廟村入洞子河。牛尾河,發自榮縣蓮花鄉,由東北往西流5.76公里於牛河場入沙河。 [3] 
流沙河,一源發自敍州區永遠鄉石柱村,另一源出自小屋村,兩源從東北向西南流5公里和6.7公里合流後續流1.4公里入沙河。 [3] 
陳河,兩源均發自榮縣蓮花鄉,主源由東北向西南流10.3公里入敍州區境黎明鄉魚壩村,續流10.8公里于徐家鄉陳河村入喬巴河。 [3] 
永興河,一源發自敍州區白花鄉碾子村,另一原發自白安鄉黃壩村,兩源會合向西流經白安、永興鄉境於九龍村入喬巴河,河長20.4公里。二洞子河,源出花古鄉銀定村和真武村,兩源各流4.32和2.6公里會合,續流1.8公里入喬巴河。 [3] 
竹麻溪,源出敍州區改進鄉中峯村,由西向東南流11公里,於隆興鄉大龍村入越溪河。土地河兩源,發自馬場鄉馬嘴、金岔村,由南向北合流後轉向西北流5公里於隆興鄉水口村入越溪河。 [3] 
苦竹溪,源出敍州區馬場鄉太平村,由西南向北流10公里,于越溪場入越溪河。萬里河又名蓼葉溝。主源出自發龍鄉文家村,另一源發自泥溪鄉松林村。兩源均從西北向西南分別流12.7公里和6.7公里會合,續南流11.4公里於古柏鄉豐富村入越溪河。流域面積97.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7.5立方米/秒,天然落差60米,水能理論藴藏量292千瓦,可開發量19.7千瓦。 [3] 
李子溪,源出敍州區越溪鄉安靖村,由東向西流7.2公里至該鄉高峯村入越溪河。
趙石溪,源出敍州區大塔鄉斑竹村,從東北向西南流5.5公里至該鄉小塔村入越溪河。 [3] 

越溪河治理開發

1957年,榮縣在越溪河上游興建幸福堰,為萬畝引灌區。1974年由長山鹽礦投資,在正江建成蓄水240萬立方米的石堰。除供採滷和製鹽用水外,還用於電力提灌9000餘畝。至1985年,在越溪河流經的區內建成10萬立方米以上的石河堰共29座,蓄水量1711.8萬立方米。 [4] 
幸福堰,位於榮縣於佳、建華兩鄉交界處的越溪河跌水灘頭。回水長40華里,集雨面積305.54平方公里,多年平均來水量1.38億立方米。該堰1958年5月建成,1970年,改木閘為鋼質翻橋閘,壩墩提高1米,增加庫容103萬立方米。開渠24.28公里,建成渡槽、隧洞、倒虹管共17處,並建電力提灌站6處,裝機335千瓦。控灌觀山、建華,於佳三個鄉的農田10894畝,其中自流引灌410萬畝。 [4] 
戰天水庫,位於敍州區越溪河三級支流道關河上,是縣境內典型的蓄水提灌工程。已建成沙殼直立條石心牆壩高28米,集雨面積3.25平方公里,總庫容408.8萬立方米,有效庫容264.5萬立方米。配套電力提灌站4級裝機11台457千瓦;建成輸配水渠41.8公里;渠系建築物:石拱渡槽9座總長1222米,隧洞7個總長1510米,倒虹管3根總長336米。提水淨揚程57.73米,控灌面積15146畝。該工程由白花公社主辦。於1971年10月15日開工,堅持常年施工與農閒突擊相結合,常年施工專業隊1012人。1974年底大壩高修到20米,鑿穿輸水隧洞608米。1975年列入地區小(一)型基建項目和白永電灌工程項目,9月對乾渠36公里全面開工。1976年10月建成左乾渠上淨跨為36米的懸鏈線石拱塗家林渡槽。1977年相繼建成四級電灌站和渠系建築物。1978年春旱抗旱中投產,抽水556小時,灌田8655畝。 [5] 
屯(鄧)頭溪電站 屯(鄧)頭溪電站
1959年在越溪河干流上,敍州區觀音場東龍坨灘建成條石溢流重力壩高6米,裝木製水輪機帶100千瓦美國產舊發電機和48千瓦木製水輪發電機組共148千瓦,投資26萬元。1980年,建成越溪河干流河口段屯頭溪電站,裝機2台900千瓦。
大塔灘水電站,敍州區大塔鄉越溪河下游,是敍州區境內現階段規模較大的骨幹水電站。1966年籌建,1967年5月停工。1971年續建。1972年因經費不繼而停工。1973年5月復工又因無經費而停工,同年12月又復工。1975年3月始確定大塔灘建為水電站。1981年8月由完成水機窩殼、尾水及電機層板梁混凝土澆注。1982年建成主、副廠房,同年7月完成兩台機組安裝投入運行。該工程邊施工、邊設計、邊報計劃,工期長達16年。安裝立式水輪機ZD561—LH—120型配發電機TSLZ16/21—10型機組2台總容量1260千瓦。 [6] 

越溪河航道航運

越溪河從新橋至宜賓觀音灘245公里,榮縣境內115公里,航運歷史悠久,“宜賓販米而至,運木耳歸,時僅十餘舟,咸豐間,為金石井鹽運道,商賈逐盛。光緒初,金石井鹽改犍路,今所載石炭,陶器而已,舟僅百餘”。直至民國20年(1931)有大小船隻110只,每隻載重10至15噸,主要運煤炭、石灰、土陶及糧食等。洪水期一天可行至終點岸。解放後,航運未中斷。1971年正江鄉築堰後,用機動船運煤炭到長山鄉各鹽廠。1980年木船年審發證,有運輸木船33只,每隻載重5至15噸。 [7] 
越溪河航道敍州區境段97.5公里,有灘81處,其中:大塔、小塔、磕落三灘為險灘,落差3米以上,航運至此需起載過灘,其餘78處灘口,採取堵堰:開堰辦法可航行載重10噸以下木船。民國33年農曆7月15日,磕落灘岸陡崖崩塌,堵塞河牀造成落差5.6米。建國後,1953年12月至1954年3月,組織206人進行整治,疏灘淘漕,耗資4188元。降低了水位,減少淹沒,並可通航木船。1959年建成觀音水電站,溢流壩高6米,回水淹灘13個,改善航道13公里。1980年建屯頭溪水電站,淹沒小塔灘,改善航道11公里。1982年建成大塔灘水電站,溢流壩高11米,淹沒大塔、磕落等灘9個,改善大塔至觀音航道45公里。其中:大塔至隆興河段27公里,可航行小型機動船。 [8] 

越溪河文物名勝

越溪河山青水秀,明人樊曙《越溪記》有詳細記述。建國後河道漸被分段渠化,昔日“亂石嵯峨,驚濤澎湃”的險灘已化為平湖;而翠竹連崗、蒼木掩嶺,水禽遊息、漁舟放網等原貌仍依稀可辨,從大塔灘至隆興風景尤佳。沿岸有“一線巫峽”、“老熊涉水”、“雙鳳臨河”、“一對銅鼓”、“和尚夜影”等景點。岸上沿途有大塔荔枝園、安塘坡油樟種子林、宋蟠龍書院、明清古廟羣遺址和火葬石室墓羣、劉華烈士少年讀書處寶光寺小學、鄭佑之烈士紀念碑等。 [3] 
參考資料
  • 1.    威遠縣誌編纂委員會.威遠縣誌(第一輪):巴蜀書社出版社,1994:79
  • 2.    榮縣誌編纂委員會.榮縣誌: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65
  • 3.    宜賓縣誌編篡委員會.宜賓縣誌:巴蜀書社,1991:79-81
  • 4.    榮縣誌編纂委員會.榮縣誌.: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155-156
  • 5.    宜賓縣誌編篡委員會.宜賓縣誌.:巴蜀書社,1991:190
  • 6.    宜賓縣誌編篡委員會.宜賓縣誌.:巴蜀書社,1991:196-197
  • 7.    榮縣誌編纂委員會.榮縣誌.:四川大學出版社,1993:211
  • 8.    宜賓縣誌編篡委員會.宜賓縣誌.:巴蜀書社,1991:219
  • 9.    蔣學東到威遠調研督導越溪河河長制工作  .今日威遠[引用日期2021-03-06]
  • 10.    四川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四川省志•地理志:成都地圖出版社,199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