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越州

(廣西下轄歷史地名)

鎖定
南北朝時期在嶺南地區交、廣州交界之地設置的行政區劃。宋泰始七年(公元471年)二月析交州之合浦、宋壽及廣州之臨漳等郡置越州,治臨漳郡,即今浦北縣南27公里處的泉水鄉坡子坪仰天湖村北山上。 [1]  隋大業初改為祿州,尋改合州。後又改為合浦郡。唐武德五年 (622) 改合浦郡為越州,貞觀八年 (634) 改為廉州。
中文名
越州
別    名
合浦郡
合州
南合州
別    名
祿州
廉州
州    治
今廣西浦北縣石埇鎮坡子坪村
設置時間
南北朝宋泰始七年(公元471年)二月
廢止時間
唐貞觀八年 (634)

越州建制沿革

越州前言概述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即劃出南海郡、象郡交界處設置合浦郡。據《漢書·地理志》記載,從這時起,合浦就成為我國南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 [2]  三國吳黃武五年(226年),又將嶺南諸郡以合浦為界,以北屬廣州,治番禺(今廣州),以南屬交州,治龍編(今越南河內)。宋明帝泰始七年(公元471年)二月,宋析交、廣朱緌之地置越州。 [3] 
越州的設置,與其地的戰略位置有着重大的關係。越州地處廣州和交州交界處,當時是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偏遠閉塞,歷來被統治者視為荒蠻之地。《南齊書·州郡志》記載:“越州,鎮臨漳郡,本合浦北界也。夷獠叢居,隱伏巖障,寇盜不賓,略無編户。”又云:“越瘴獨甚。”可見,當時設置越州,是為了方便廣州和交州交界少數民族地區的管理。

越州南北朝時期

明帝泰始七年(公元471年)二月,宋析交州之合浦、宋壽及廣州之臨漳等郡置越州,命交州刺史兼轄越州。越州治臨漳郡,即今浦北縣南27公里處的泉水鄉坡子坪仰天湖村北山上。七年,始置百梁、隴蘇、永寧、安昌、富昌、南流六郡,割廣、交朱緌三郡屬。宋後廢帝元徽二年( 474年),准予介於廣、交二州之間的越州自立門户,任命陳伯紹為越州刺史,始立州鎮,穿山為城門。 [4] 
建元二年(公元480年),越州析出宋壽郡復隸交州,廣州析鬱林郡部分縣地置轄齊寧郡,撤宋廣郡改置宋廣縣,隸屬合浦郡。永明六年(公元488年),越州又增置轄北流、吳春俚兩郡。齊建武四年(497年),越州管轄合浦(駐今浦北縣泉水鎮舊州)、臨漳(駐今浦北縣石埇鎮坡子村)、安昌(駐今合浦縣境)、百梁(駐今合浦縣境)、龍蘇(駐今浦北縣江城鎮蘇村)、封山(駐今靈山縣武利鎮安金村)、鹽田(駐今北海市郊區)、定川(駐今玉林市境)、南流(駐今玉林市境)、北流(駐今北流市境)、隆川(駐今玉林市境)、高興(駐今化州市境)、永寧(駐今茂名市境)、齊康(駐今徐聞縣境)等14個郡,轄域相當於今北海市全境、浦北縣、靈山縣、玉林市大部、湛江市全境、茂名市部分、海南省全境。永泰元年(公元498年),越州又增置轄齊隆郡。齊還改隴蘇郡為龍蘇郡。 [5] 
據《南齊書》記載,齊越州計轄臨漳郡(漳平、丹城、勞石、容城、長石、都並、緩端)、合浦郡(徐聞、合浦、朱盧、新安、晉始、蕩昌、朱豐、宋豐、宋廣)、永寧郡(杜羅、金安、蒙廖、簡留城)、百梁郡(百梁、始昌、宋西)、安昌郡(武桑、龍淵、石秋、撫林)、南流郡(方度)、北流郡(無屬縣)、龍蘇郡(龍蘇)、富昌郡(南立、義立、歸明)、高興郡(宋和、寧單、高興、威成、夫羅、南安、歸安、陳蓮、高城、新建)、思築郡(無屬縣)、鹽田郡(杜同)、定川郡(興昌)、隆川郡(良國)、齊寧郡(開城、延海、新邑、建初)、越中郡(無屬縣)、馬門郡(鍾吳、田羅、馬陵、思寧)、封山郡(安金)、吳春俚郡(無屬縣)、齊隆郡(無屬縣)等20郡55縣,轄境相當今廣東茂名、電白以西,廣西容縣、靈山以南,合浦以東地區及海南島。其中在今廣西境內的有:臨漳、合浦、龍蘇、百梁、安昌、鹽田、封山、南流、定川、齊寧、北流、陸川、馬門、越中14個郡;在今廣東境內的有:高興、永寧、齊康、吳春俚、富昌、思築6個郡。 [5] 
天監元年(502年),越州廢臨漳郡及其屬縣,併入合浦郡,州治所遷入合浦郡(今浦北縣泉水鎮舊州)。 [6]  其後又廢百梁、安昌和南流等郡。梁普通四年(523年),越州析出合浦、高興、齊康等郡置番州,大通中分高州而改為合州,大同末稱南合州,駐徐聞縣,即今雷州市,轄境約當今廣東省雷州半島雷州、湛江、遂溪、徐聞等市縣地;分高涼郡置羅州。梁中大通四年(公元532年),析合浦郡宋廣縣置宋廣郡隸安州。其後大量析置州郡,至梁中大同元年(546年),,越州管轄的剩下永寧、龍蘇、富昌、思築、鹽田、隆川、齊寧7個郡。
陳太建四年(公元572年),越州仍領封山、龍蘇、抱並、定川等郡,轄及今浦北、靈山、合浦、博白、玉林等市縣地。 [1] 

越州隋朝

隋開皇九年(589年),合浦郡併入越州。大業元年(605 年),改越州為祿州。大業三年(607年),祿州與合州(今雷州半島)合併,稱合州,同年改稱合浦郡,隸屬揚州,轄11縣,轄境相當今廣東省雷州半島及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合浦、浦北、博白、陸川、玉林、北流等市縣地。 [1] 

越州唐朝

武德五年 (622) 析合浦郡分置越州、南合州、白州、南宕州、容州、姜州等諸州,越州轄境僅有廣西合浦、浦北等縣地。貞觀八年 (634) 以山川大河命名各州,越州改為廉州,因東有大廉山,故名。 [1] 

越州人文傳説

越州立州傳説

越州“本合浦北界也。夷獠叢居,隱伏巖障,寇盜不賓,略無編户。宋泰始中,西江督護陳伯紹獵北地,見二青牛驚走入草,使人逐之不得,乃志其處,雲“此地當有奇祥”。啓立越州。”所以越州城又叫青牛城。

越州歷史人物

越州拓州鼻祖、首任刺史陳伯紹,來自河南穎川。伯紹之父陳景文,是梁朝官拜合浦太守,傳三子,老大伯元,老三伯綏,老二就是伯紹。“常事戎馬,唯以戰伐為務”的陳伯紹,初任廣州刺史佐將即因討伐劉嗣祖有功而被宋明帝封為龍驤將軍,駐守東官郡(今廣東懷安)時又因征討劉思道而晉為西江督護。被君主兩次加官進爵的陳大將軍,剛平亂廣州後又統率八道大軍沿南流江出海直下交州再平亂。可這次亂未平,卻來到了“夷僚叢居,隱伏巖障,寇盜不賓,略無編户”的坡子坪,伯紹獵此地,“見二青牛驚走入草,使人逐之不得”。未果,卻有志於此而云“此地當有奇祥”。五年後(公元471年)宋明帝準啓立越州,但又命交州刺史兼轄越州。宋明帝死後,元徽登基次年,才准予介於廣、交二州之間的越州自立門户,任命陳伯紹為越州刺史。
陳伯紹的侄子是陳朝立國皇帝陳霸先。據《梁書·本紀第三·武帝下》記載關於陳霸先鎮壓李賁反叛:“(大同七年)是歲,交州土民李賁攻刺史蕭諮,諮輸賂,得還越州。”陳霸先從交州“得還越州”,後滅了梁朝而於金陵(今南京)自立陳朝稱皇,後追封陳伯紹為南越王。
大同七年辛酉冬十二月,交趾豪李賁反,刺史蕭諮出奔越州,遣越州刺史陳侯等會廣州兵討之。

越州民間崇拜

越州拓州鼻祖陳伯紹率眾開荒墾地,興修水利、橫掃匪患,僅張黃一地,因伯紹之惠而沃土良田萬畝,地方民眾安居樂業,風土漸變,人口大增。張黃鎮素有合浦中樞、浦北南大門之稱,自古為合浦縣南北交通樞紐,人文底藴深厚,今在越州古鎮張黃,鎮內有為紀念越州刺史陳伯紹、為其供奉香火的五公祠、大王廟和媽祖廟。

越州越州故城

越州故城遺址,坐落在浦北縣石埇鎮坡子坪村的一個小山上,南枕南流江,西北面有高山環抱,北面和東面為相對平坦開闊的丘陵地帶。南流江水,從大容山奔來,沿途納無數大小支流,至此已水深浪急。
據《浦北縣誌》記載,越州城又稱青牛城,因“見二青牛驚走入草,使人逐之不得,乃志其處,雲此地當有奇祥”而得名。州城距南流江僅700米,平面呈回字形、佔地面積約24萬平方米、周長2028米。四周由山嶺構成的天然輪廓,地勢北高南低。建城時鑿山為門,將挖護城河之土取出依山築城牆,整個州城氣勢恢宏。越州故城由內、外城構成,佔地面積約24.7萬平方米,是廣西保存狀況較好的南朝城址,更是廣西地區已知的南北朝時期最大的城址。整座城址坐北朝南,依山而築,地勢北高南低,南面有河道直通南流江。其中外城平面近半橢圓形,東、西、南、北各開一門,南部城牆相對較直,北面弧折,城牆外圍有城壕環繞,西城牆每隔百米依稀有凸出的馬面。城址規模較大,外城牆周長2080米,內城位於城址西部,平面呈長方形。內城地勢較高,可觀測全局,有牆與外城相隔,其北面又有壕溝險阻。城內有城,城外有溝,選址理念凸顯,防衞意圖強烈,佈局清晰,城址雖歷經風雨,但基本結構仍相對清晰,其規模和結構佈局在嶺南地區均較為罕見。這樣的築城模式,應該與當時抵禦周邊土著聚落進犯的需要有關。
故城前立有一塊碑,上面刻有“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南北朝越州故城遺址公元420-589年”字樣。這塊碑應為1981年前所立,1981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已把它列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越州故城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碑上所寫的公元420年,應為建城時間,因為越州是471年才設置的。589年,是合浦郡併入越州的時間,越州州治已遷合浦,至隋大業元年(605年)改為祿州。1500多年的風雨滄桑,原來的建築早已蕩然無存。在這裏隨處可見有殘磚碎瓦。站在故城的高坡上,放眼望去,州城的輪廓仍清晰可辨。據廣東、廣西兩地的考古學者勘測,現殘牆最高處14米,其餘均高3米。城基最寬處16米,一般寬8至9米,四周每步築一凸出牆外的“馬面”。城分北城和南城,外城和內城。外城南北長800米,東西寬500米。內城亦稱子城(俗稱官廳地),依山坡築於城內西北區,地勢較高。城內未發現有街市蹤跡,這與史書所記“刺史常事戎馬,唯以戰伐為務”相吻合,可以認定越州城是屯兵之所,不是以經濟而是以軍事和政治為主體的省級行政單位。雲“此地當有奇祥”,不過是當時統治者的藉口罷了。據記載,考古部門曾於1962年和1978年對故城進行過兩次大規模的挖掘,城址內出土南朝時期的殘鐵刀和方格印紋陶片及隋唐時期的陶器、瓷器、城磚、瓦當,出土唐乾寧五年(898)銘文銅鐘。2012年3月2日,浦北縣博物館曾在越州故城遺址內挖掘和收集到龍鳳提樑壺、黃釉蓮花瓣六系罐、三足鼎等16件文物,發現距今1500多年的南朝古墓葬。這一墓葬的發現和陪葬品的出土,為研究當地的葬俗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也是浦北縣博物館考古挖掘古墓以來最為特別的一座。2019年10月,由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學兩家單位聯合組成的考古隊入駐,宣告對越州故城遺址的首次正式發掘拉開了序幕,出土遺物包括大量陶質建築構件,以及陶器、瓷器、鐵器、青銅器等。陶質建築構件主要包括筒瓦、板瓦、瓦當和磚,殘片居多,完整的較少。瓦當根據紋飾差異可劃分為人面紋瓦當、獸面紋瓦當、蓮花紋瓦當三種。陶器以硬陶為主,少數表面有陶衣,器型有罐、碗、缽、盞、環等,以素面為主,少量裝飾水波紋。瓷器以青黃釉為主,器型主要為罐、碗,表面偶見蓮花紋。陶瓷器破碎比較厲害,估計散片大約有2000片。出土鐵器數量共39件,鏽蝕非常嚴重,除個別可辨認出為刀、鑿之外,餘皆不可辨認。銅器則只有1件銅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