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越國公祠

(江西省興國縣越國公祠)

鎖定
越國公祠,又名鍾氏宗祠,位於江西省興國縣,為紀念唐代江南第一宰相鍾紹京(659年—746年)於清嘉慶八年(1803年)修築而成。
越國公祠建築結構呈下山虎形,坐西北向東南,佔地面積1200多平方米。
中文名
越國公祠
地理位置
江西省興國縣城西街12號
所處時代
清代
佔地面積
1200多平方米
建築風格
三進廳中開天井

越國公祠建築結構

“越國公祠”高大的門樓狀若烏紗官帽,臨街巍然聳立。條石門楣上嵌北魏體陽字:“越國公祠”,門首兩側對聯曰:“由穎川遷平川衍派如川方至;先興國封越國元宗與國鹹休。”顯示了江南第一宰相鍾紹京家族名望的顯赫與遷徙的源流。
穿 過一條複式(俗稱漏斗形)的人行甬道,首先躍入眼簾的是八字形牌坊式門樓,三門三進,左門曰:“毓宗”,右門曰:“會元”,中為和合大門,屋脊有相向倒立 的鰲魚,背向屹立的小石獅,一對麒麟遙相呼應,三組圖案雕塑依次排開,錯落有致。門楣“越國公祠”為正楷陰字,與前方門樓的“越國公祠”陽字形成對照,陰 陽調配,剛柔相濟,足現古代風水學説的底藴。門楣兩側相配兩幅石浮雕,圖案中的人物頭戴簪纓、身披袍服,温文儒雅、風度翩翩。
一 進門廳建有風格獨特的八卦藻井,藻井中紅漆浮雕的麒麟,仰首抬頭。下端有一對雕刻龍頭的挑檐,它們伴隨着歲月,相伴着歷史走進了今天,它們雖然老態龍鍾 了,卻從沒有自傲,沒有以功臣自居,老老實實地站在那裏支撐起藻井。內廳門楣上書正楷僅限鍾姓所用的“光輝發越”,一進二進之間,中開天井,光線極為明 亮。天井兩側為走馬樓式的迴廊。迴廊上為樓閣,舊時祭祀喜慶在前廳搭舞台唱大戲,就成了觀禮台和酒樓、茶樓,賓客可在此處推杯換盞,一邊飲酒、品茗,一邊 看戲。二進大廳頂棚,為船蓬翹卷花板,油漆彩畫,三百塊花板書寫着三百首唐詩,細細地品讀一首首唐詩,品讀這風雨留下的無盡滄桑,我們彷彿感受到自己心靈 在這裏尋找到的寧靜,心也不再有往時的漂泊和遊離。
三進大廳又稱後殿、後棟。正面牆壁上繪有靜瓶蘭花,麒麟吐玉書等圖案。中設 神龕,分上中下階梯式龕位,供奉鍾氏歷代高曾祖先人之牌位。神龕為巨石雕琢而成,龕腳飾有站立的雄獅,粗壯有力、威武凜然。神龕上方懸掛“遠紹堂”鉅額匾 牌。兩側對聯曰:“平韋亂興李唐偉績豐功無愧江南首輔;書明堂表鳳閣華章大筆有如東晉二王”。我們一字一句地品讀,我想我不僅是在品讀而是在翻閲着歷史, 翻閲着鍾紹京平定韋氏之亂驚心動魄的那段歷史;同時也感悟到鍾紹京這位唐代書法大家在中國書法史上登峯造極的藝術才華。
整個大廳高峻空曠,二十餘對紅石柱完好如初,柱柱飾聯,一副副楹聯文筆之美、書法之精、鐫刻之奇、藴意之深,堪稱贛南祠堂楹聯之最,無不令人欣悦、驚歎!

越國公祠歷史人物

江南第一宰相鍾紹京,字可大,幼名牙兒,唐代江西省贛縣清德鄉(今興國縣上社村人)。生於唐高祖(李淵)顯慶四年,已末(公元659年)元月初三日午時,歿於唐玄宗天寶五年丙戌(公元746年)二月十六日寅時,享年88歲。於公元710年6月25日受封中書令(宰相),可光祿大夫,越國公,中書令這一官職在此前江南從未有人升任過,廣東曲江人張九齡受封中書令也比他晚了24年,因而鍾紹京被譽為“江南第一宰相”。
鍾紹京的人生軌跡可分為四個歷史時期:
1、公元659-680年,為其人生前20年,求學上進,獲取功名,養精蓄鋭的青少年時期,680年一舉成為頭名進士,步入仕途。
2、公元681-710年,為其人生春風得意輝煌的30年,步入青壯年。中進士後,任職了幾年司農錄事(秘書文務),公元684年,武則天改中書省為鳳閣後,鍾紹京“直入鳳閣”為苑總監,專門處理宮苑事物和中樞文務。
3、公元710-726年,這17年鍾紹京人生事業經歷先揚後抑,遭遇起伏坎坷,從高峯跌入低谷,公元710年6月21日,除靖韋氏內亂,匡社稷,重振李唐,功高蓋世,封銀青光祿大夫,中書令,越國公,達到人生政治生活的頂峯,位極人臣後盛名受挫,被二度下放至地方任刺史,甚至一度貶為地方小吏。
4、公元727-746年,為鍾紹京步入暮年,頤養天年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創作了名揚天下的《靈飛經》小楷書法,被後人譽為絕世之作。
我國書法小楷藝術形成於魏晉,發展於南北朝,至隋唐時代登峯造極,鍾紹京就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創作了《靈飛經》,鍾紹京就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創作了《靈飛經》,其雋秀端莊,勻稱大方,工整婉麗。其用筆以遞鋒起,中鋒行,回鋒收。結構平穩,嚴謹而富有變化,給人以高山流水,飛鴻舞鶴,翩翩起舞的感覺,是書法藝術中的無價之寶。
鍾紹京為鍾姓系29世,他不但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書法家,還是一個園林藝術家。他生有4個兒子,而今房房子孫滿堂,枝繁葉茂,瓜瓞綿綿。其4個兒子系下共100多個堂(族),男女人口合計50多萬人。長子嘉鑾,生於唐嗣聖乙酉二年(公元681年),歿葬失考,生二子,長天麒(幼歿),次天麟,男女人口141000多人;次子嘉璧,生於唐垂拱丁亥元年(公元685年),歿葬失考,生一子矢鳳,男女人口11000多人;三子嘉舉,生於唐永昌己丑元年(公元689年)四月十四日卯時,歿於唐肅宗乾元戊戌元年(公元758年)十月初六日亥時,享年71歲,妣鄭,曾氏。子三;瑞、珍、天相,男女人口301300人;白鷺世昌堂為其系下天相的裔孫,生於北宋紹聖二年(公元1095年),他於南宋高宗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41歲由興國縣竹壩遷居白鷺;四子嘉瑋生於唐光宅丙申十三年(公元696年)八月,歿葬失考,妣韓、孫、廖氏,子五:天輿、天禧、天祉、智、庶,男女人口46700多人。以上可以看出鍾紹京源流世系人丁興旺。
鍾紹京於唐玄宗天寶丙戌五年(公元746年)二月十六日寅時在長安(今西安)去世,享年八十八歲。去世後,唐朝政府及其子女根據民俗和紹京生前遺願,將其靈樞運回故鄉江西興國,葬於殷富岡松山圩、肖七星照月形,扦乙山辛向兼卯酉,其夫人許氏光十年即於唐開元丁丑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十月十八日辰時去世,享年73歲,後與紹京公合葬一處,其墳葬後,歷史上多次重修。鍾紹京裔孫於清光緒乙亥元年(公元1875年)在興國縣青雲街興建越國公祠一座,民國乙丑十四年(公元1925年)重修大門並在附近又興建越國公祠一座,留下了歷代先人的圖説、碑記,成為寶貴的歷史財富。

越國公祠宗親文化

近年來越國公祠有來自中國各省(市、區)和中國香港地區、中國澳門地區、中國台灣地區及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印尼等國家和地區的鐘姓宗親不定期的歡聚一堂,共商尋根祭祖、編修譜志、興教助教、修祠修墓、聯絡宗誼、交流信息、促進發展,並決策新的舉措和部署。鍾氏族人本着“研討鍾氏文化、聯絡宗親情誼、交流信息商情,促進共謀發展”為主題,旨在通過聯誼座談,促進各地宗親的相互瞭解、增進情誼。越國公祠這個宗親平台,為世界各地鍾氏宗親尋根問祖、構建和諧家族、大力弘揚祖德、傳承優秀文化發揮着聯絡導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