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超高壓變質作用

鎖定
超高壓變質作用(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sm)是在超高壓條件下發生的一種區域變質作用。
中文名
超高壓變質作用
外文名
ultrahigh pressure metamorphism
主要呈帶狀出現在顯生宙的匯聚板塊邊緣,是大陸碰撞造山帶特有的一種變質作用,是大陸地殼俯衝到地幔深度(>80km)後發生的變質作用。主要識別標誌是在榴輝巖、硬玉石英岩、文石大理岩等變質岩中出現柯石英、金剛石等超高壓變質礦物,它們的形成壓力在2.8-3.3GPa以上,對應的深度在80-120km以上。超高壓變質岩在我國中部的中央造山帶非常發育,自西向東有六個超高壓變質地體,分別出露在西南天山、阿爾金、柴北緣、北秦嶺、紅安-大別-蘇魯造山帶。
超高壓變質岩與圍巖之間的關係屬於原位關係而不是外來關係。所形成的大地構造背景毫無列外屬於大陸俯衝帶,在那裏地殼岩石下沉到上地幔頂部深度發生區域變質作用。超高壓變質岩的形成時代就是大陸地殼俯衝到地幔深度的時間,例如在中國的西南天山變質帶為石炭紀,在阿爾金變質帶為寒武紀,在柴北緣變質帶為志留紀,在北秦嶺變質帶為寒武紀,在紅安-大別-蘇魯變質帶為三疊紀。大陸地殼俯衝深度可以從80km到>200km。超高壓岩石的折返機制是俯衝隧道過程,其中有角力流與浮力共同作用;俯衝地殼在受到地幔楔底部刮削進入俯衝隧道後,由於角力流和浮力的共同作用而折返到地殼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