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超隱喻與話語流變

鎖定
《超隱喻與話語流變》是2006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藏策。 [1] 
中文名
超隱喻與話語流變
作    者
藏策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6年12月01日
定    價
28.00 元 [1]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201053714

超隱喻與話語流變內容簡介

書中所選文章未按發表時間的先後排序,而主要考慮的是內容與效果。其中《攝影·批評·文化研究》是由6篇論文組成的長篇系列論文,當時是以系列連載的形式發表的。本書的目錄中未列出那六篇論文各自的題目,而且書中也採用了連排的形式,這主要也是出自體例的考慮。讀者在讀我的《自序》時,可能會發現有一些文章的題目在目錄中找不到,其實那正是《攝影·批評·文化研究》這一總題之下文章。我對這組文章,是有着特殊的感情與期待的。攝影的理論與批評,即使是在西方,也是遠落後於文學文本的理論與批評的;而在中國,可以講一直以來就沒有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攝影理論和攝影批評。我可算得上是開了個先河。當然我寫的那些觀點未必都對,但至少在“範式”上,使中國的攝影理論與“現代”接軌了。在今天這樣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還能有機會在某個領域開出個先河來,真是件可遇而

超隱喻與話語流變圖書目錄

自序
話語流變中的文本考察
話語流變中的“工人文學”
《國畫》的話語分析
“文化詩學”視界中的屈原與《楚辭》
“文化研究”的中國語境
後殖民主義與中國語境
符號學與文化研究
小説過眼錄——2006年中篇小説印象
隱形的顯影——讀戴錦華的新作《隱形書寫》
回望芸齋
附一:孫犁老人
文本細讀
“血”之諷喻 ——解讀餘華的小説《現實一種》
“故鄉”與“他鄉”——解讀《故鄉》
心理分析之分析——解讀《梅雨之夕》
互文與對話——再讀小説《殺人者》
一封發給讀者的求救信——解讀《萬卡》
你也在故事之中——解讀《理髮》
白日夢與心理防衞機制——解讀《華爾脱.密蒂的隱秘生活》
血色中的記憶
文化研究:影像符號與新媒介
攝影·批評·文化研究
關於《攝影·批評·文化研究》——兼答高恆文先生
附二:影像的隱喻性與符號性——讀藏策先生關於攝影的系列文章隨感(高恆文)
關於“羅蘭·巴特論攝影”的對話
攝影理論:走向濤學
我看“觀念攝影”及其相關論爭
“超隱喻”與“俗套”——關於“5·7空難照片”和“白沙迷霧”討論之我見
關於《誰是文明的主人》及其論爭之我見
關於“隱喻”與“超隱喻”的一點解釋
從“馬尾巴的功能”談起
再談中國的攝影批評
對《天上人間》的解讀
計伐“偽知識”——論開卷有益、開卷有趣與開卷有序
關於學術腐敗批判的批判——也從“王銘銘事件”説起
圖文書的歧途
“讀圖時代”與“圖像霸權”
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