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超越主體主義

鎖定
《超越主體主義》是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志遠。
中文名
超越主體主義 [1] 
作    者
吳志遠
出版時間
2020年12月
出版社
江蘇人民出版社
頁    數
217 頁
ISBN
9787214256911
定    價
45.00 元
裝    幀
平裝

超越主體主義內容簡介

吳志遠,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助理研究員,管理學博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沉浸傳播環境下新媒體技術對媒介融合的影響研究”。在《國際新聞界》、《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新聞界》、《當代傳播》等刊物上發表CSSCI論文十餘篇。博士論文被評為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目前主要研究領域為:新媒體與社會、政治傳播、傳播思想史。曾在台灣政治大學進行訪學交流。

超越主體主義作品目錄

引文
自序
第一章 緒論
一、寫作緣起
二、內容、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 主體主義哲學:源流與嬗變
一、主體主義哲學的源流
二、自我意識的覺醒及“人”的發現
三、對本體論的“懸置”,對認識論的推崇
四、主體主義哲學帶來了方法論的進步
五、主體主義哲學建構下的學科體系
第三章 主體主義哲學的危機
一、二元論的困境
二、實證主義的崛起
三、現代性的問題
第四章 傳播學的問題域:理性主義的價值與侷限
一、理性主義與主體主義哲學之關係
二、理性主義與資本主義精神
三、理性主義與傳播學問題域的侷限
第五章 科學主義對傳播學方法論的影響
一、從科學主義到唯科學主義
二、科學主義:早期傳播學研究的一種修辭術
三、唯科學主義:一種值得警惕的傳播學研究趨勢
第六章 自然主義視域:主體主義認識論下的早期傳播學研究框架
一、行為主義研究取向
二、功能主義研究取向
三、技術理性研究取向
第七章 人文主義視域:傳播學的歐洲主體主義理性基因
一、符號—社會研究
二、新馬克思主義批判研究
三、文化研究
第八章 超越主體主義:後麥克盧漢時代的傳播學
一、麥克盧漢的逆襲:現象學的傳播學接力者
二、從技術研究到技術哲學:超越還是迴歸?
三、從海德格爾到德佈雷:傳播學的未來學科邊界
四、從時間回到空間:傳播學的空間研究及其想象力
五、重回身體世界:傳播學是“人學”
結語 “傳播”抑或“交流”:傳播學本土化的再思考
一、傳播學本土化:問題與方向
二、超越本土化:東方認識論的現代價值
三、學科建構:融入與揚棄
附錄 論新媒介技術觀:一種思想史的視野和路徑
一、三種技術觀:人、工具和媒介
二、融合視域:多維度的新媒介技術觀
三、餘論:從“觀念革新”到“思維革命”
致中和:中國文化中的主流傳播價值觀
參考文獻
著作
論文
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