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超聲造影成像

鎖定
超聲造影成像超聲造影劑在傳統超聲成像中的應用。超聲造影劑靠聲波在不同介質的交界面反射的方式不同來增強對比。這種交界面可以是小氣泡的表面,或者其它更加複雜的結構。市面上能買到的造影劑大多是含氣體的微泡(微米量級),通過靜脈被引入人體血液循環系統。微泡具有很強的聲阻抗,從而可以有效的反射聲波,而這種反射效果要遠高於氣泡周圍的液體(血液、淋巴液)和生物組織。因此,在超聲成像中使用造影劑可以有效的增強超聲波的反射,從而獲得更高的圖像分辨率。造影劑強化超聲可以用於觀測器官中的血液灌注(perfusion),測量心臟或其他器官中的血液流速,以及其他一些用途。
中文名
超聲造影成像
外文名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領    域
圖像,醫學

超聲造影成像超聲造影劑

超聲造影劑是在超聲成像中用來增強圖像對比度的物質。一般為微米量級直徑的包膜微氣泡,通過靜脈注射進入血液循環系統,以增強超聲波的反射強度,從而達到超聲造影成像的目的。
超聲造影劑注入血管後,可以改變組織的超聲特性(如背向散射係數、衰減係數、聲速及非線性效應)產生造影效果,增強效果取決於超聲造影劑的濃度、尺寸以及超聲發射頻率。它的最基本性質就是能增強組織的回波能力,可在B型超聲成像中提高圖像的清晰度對比度。其非線性效應產生一定能量的諧波分量,利用諧波成像和諧波Doppler技術可測量體內微小血管血流與組織灌流,能抑制不含超聲造影劑的組織運動在基頻上產生的雜波信號,大大提高信噪比。 [1] 

超聲造影成像結構與原理

超聲造影成像原理
造影劑微氣泡在超聲的作用下會發生振動,散射強超聲信號。這也是超聲造影劑的最重要的特性——增強背向散射信號。例如在B超中,通過往血管中注入超聲造影劑,可以得到很強的B超回波,從而在圖像上更清晰的顯示血管位置和大小。
接收到的超聲強度是入射強度和反射體的散射截面的函數。散射截面是與頻率的四次方和散射體半徑的六次方成正比,這對所有的造影劑介質都適用。理論上,通過簡單的計算就可以看到氣泡粒子的散射截面要比同樣大小的固體粒子(例如鐵)大1億倍。這也是氣泡組成的造影劑的造影效果比別的散射體優越的原因所在。
氣泡散射還有一個十分有意義的特性——氣泡共振。當入射聲波的頻率與氣泡共振頻率一致時,入射聲波的能量全部被氣泡共振吸收,形成共振散射,這時散射截面遠比上述公式給定的大。
造影劑製造原則
  • 無毒性
  • 尺寸小,能通過肺循環
  • 相對穩定 [2] 
參考資料
  • 1.    Sidhu, Paul; Cantisani, Vito; Deganello, Annamaria; Dietrich, Christoph; Duran, Carmina; Franke, Doris; Harkanyi, Zoltan; Kosiak, Wojciech; Miele, Vittorio; Ntoulia, Aikaterini; Piskunowicz, Maciej; Sellars, Maria; Gilja, Odd (2016). "Role of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 in Paediatric Practice: An EFSUMB Position Statement". Ultraschall in der Medizin – European Journal of Ultrasound. 38 (01): 33–43. doi:10.1055/s-0042-110394. ISSN 0172-4614.
  • 2.    Content initially copied from: Hansen, Kristoffer; Nielsen, Michael; Ewertsen, Caroline (2015). "Ultrasonography of the Kidney: A Pictorial Review". Diagnostics. 6 (1): 2. doi:10.3390/diagnostics6010002. ISSN 2075-4418. (CC-BY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