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走馬河

鎖定
走馬河,古稱“檢江”,是秦時“穿二江成都之中”的人工河流之一。《宋史·河渠志》稱“馬騎”,《四川通志》稱“雙清河”。長江支流岷江都江堰內江干流。走馬河起於成都市都江堰市走江閘,止於郫都區兩河口,是都江堰內江的主要乾渠之一。長26.7千米,流域面積415平方千米,過水能力297立方米/秒。灌溉農田49萬餘畝。走馬河在兩河口左分沱江河,以下改稱清水河。於青羊宮納磨底河尾水,以下改稱南河(又稱錦江),再行至安順橋匯入府河。
走馬~清水河水系灌溉全區約80%的農田,是郫都區(原郫縣)的主要灌溉水系。 [4] 
中文名
走馬河
外文名
Gohorse river
別    名
檢江
所屬水系
長江支流岷江都江堰內江水系
地理位置
四川省成都市
流經地區
都江堰市、郫都區
發源地
都江堰市走江閘
主要支流
柏條河、徐堰河、沱江河
河    長
26.7 km
流域面積
415 km²
河    口
郫都區兩河口

走馬河幹流概況

走馬河的位置及河道走向 走馬河的位置及河道走向
走馬河,為內江水系乾渠,起于都江堰市(原灌縣)走江閘,又稱走馬橋閘(古鎖龍橋址)。在流程3.2千米處,左分柏木河(渠長13.1千米)。繼而東南流至聚源場,左分徐堰河。又至郫都區(原郫縣)兩河口左分沱江河,以下改稱清水河。於青羊宮納磨底河尾水,以下改稱南河(又稱錦江),再行至安順橋匯入府河。走馬河同下段清水河、南河共長64.1千米。其中走馬河長26.7千米,流域面積415平方千米。清水河、南河長37.4千米,進水口年平均流量92.9立方米/秒,年徑流量26.61億立方米。 [2] 
在寶瓶口以下966米,在仰天窩閘下180米的走江閘進水。閘共8孔,其中走馬河5孔,江安河3孔,閘底海拔720.50米。仰天窩~走馬河閘河牀比降7.7‰。走馬河流經26.7千米到郫都區(原郫縣)永興鄉兩河口閘與沱江河分水以下稱“清水河”。 [6]  閘下250米處河面寬36.6米,下段寬42米左右。平均河深3.5米左右。比降4~5‰。進水流量150立方米/秒,排洪流量230立方米/秒。 [3] 
在都江堰市,走馬河境內長18千米,經灌口鎮及幸福、聚源、崇義等鄉,在江西灘入郫都區(原郫縣)境。該河在都江堰市(原灌縣)幸福鄉境內左分柏木河,右分五陡河。聚源場又左分徐堰河。至郫都區(原郫縣)兩河口分出沱江河,以下正流改稱清水河。走馬河下游為郫都區(原郫縣)與温江區的界河。再下流入成都市郊與磨底河匯合,經百花潭至城東南匯入府河。 [3] 
在郫都區,走馬河在都江堰市(原灌縣)聚源分出徐堰河後,至烏龍堰以下入境後,流經花園、新勝、安德、友愛、兩路口5個鄉鎮,到兩河口分出沱江河,以下正流改稱清水河。走馬河段沿區界2千米,穿區境7.2千米;區境內總落差107米,年平均流量每秒44立方米。安全過洪能力每秒150立方米。 [4] 
走馬河起點處的都江堰及走江閘 走馬河起點處的都江堰及走江閘
都江堰內江水系俯瞰 都江堰內江水系俯瞰
走馬河起點走江閘 走馬河起點走江閘
走馬河聚源樞紐節制閘分出徐堰河 走馬河聚源樞紐節制閘分出徐堰河
走馬河龍潭灣段 走馬河龍潭灣段

走馬河水文特徵

走馬河進口於1954年建立水文測站,1955年~1985年31年平均流量92.9立方米每秒,年平均徑流量26.61億立方米。其中:最大年平均流量132立方米每秒(1955年),年徑流量35.47億立方米;最小年平均流量62.8立方米每秒(1959年),年徑流量16.87億立方米;年平均最大最小值較差2.1倍。最大月平均流量200立方米每秒(1955年7月,1963年7月),最小月平均流量9.60立方米每秒,月平均流量最大最小值較差20.8倍。最大洪峯流量287立方米每秒(1955年5月29日),最枯斷流歲修。年平均斷流34天,年平均通水331天。走馬河從進口起,至望江樓以上長64.1千米,兩岸共有支渠30條,斗渠190條,灌溉都江堰市、郫都區(原郫縣)、金牛區、温江、雙流5地農田63.20萬畝。 [6] 

走馬河主要支流

走馬河分為五斗河、柏木河等13條支渠,另於聚源閘分為徐堰河,於兩河口分出沱江河,從13條支渠中分出斗渠48條。 [1] 
柏木河,原在走馬河左岸都江堰市(原灌縣)朝天堰起水,至先鋒鄉橫山子以西入縣境,到新民場鄉兩合水匯入徐堰河。灌溉農田近5萬畝,其中,郫都區(原郫縣)農田2.5萬餘畝。1970年,都江堰市(原灌縣)段改直,起水口下移到五陡河口對岸。新渠改從橫山子上瓦窯入郫都區(原郫縣)境,至蘇家堰復入舊河。1971年開先鋒渠引柏條河水入柏木河,先鋒電站以下的灌區,改從柏條河分支先鋒渠引水灌溉。柏木河灌溉郫都區(原郫縣)農田面積縮小到2300多畝。
五斗河,在走馬河右岸都江堰市(原灌縣)五陡口起水,分甲、乙、丙、丁四支由花園鎮(已撤銷)入區境。甲支在德源場以上落入漏沙堰;乙支分散入甲支和丙支;丙支合牛星堰和攔河堰之水後名“小河子”,在合作鄉詹家灣附近落入清水河;丁支在邋遢堰以上流入走馬河。共有分支112條,
其中郫都區(原郫縣)段80條。共灌溉農田7萬多畝,其中,郫都區(原郫縣)農田3萬餘畝。1970年渠系改造時被廢,其灌區分別改由紅塔堰、向陽渠、友愛渠、紅旗渠引水灌溉。
紅塔堰,在走馬河右岸都江堰市(原灌縣)陳家沱起水,至郫都區(原郫縣)花園鎮境內還河。灌溉農田約4000畝,其中,郫都區(原郫縣)農田1300餘畝。1970年,都江堰市(原灌縣)利用其堰口新開支渠,尾水在都江堰市(原灌縣)土橋落入江安河。灌田1.8萬多畝,其中,各斗渠尾水灌郫都區(原郫縣)農田900多畝。
油子河,據《蜀水考》記述,油子河屬古郫江的一段故道。在走馬河左岸都江堰市(原灌縣)油子口起水,至陳家堰以下入縣境。流至澗槽堰分為兩股,一股經油子橋,另一股經趙家碾,在秦家碾合流,於團結鄉永定橋以下落入府河。有分支22條,灌溉都江堰市(原灌縣)農田2200餘畝、郫都區(原郫縣)農田8萬餘畝。1971年渠系改造時被廢,其灌區分別改由豐收堰、永興渠、紅星渠和紅光左支引水灌溉。
豐收堰,在走馬河左岸都江堰市(原灌縣)崇義鄉楊家灣起水。原名竇家堰。1971年渠道改造後,將新勝支渠以上原油子河灌區併入,更名豐收堰。灌溉農田約3900畝,其中郫都區(原郫縣)農田200餘畝。
老堰溝,在走馬河左岸都江堰市(原灌縣)崇義鄉老堰口起水,渠水分散落入太平堰和烏龍堰。灌溉郫都區(原郫縣)農田3000餘畝。1971年被廢,渠口改為新勝渠渠口。
新勝渠,1971年新開橫支渠,在走馬河左岸都江堰市(原灌縣)崇義鄉老堰口起水,利用老堰溝一段舊渠後,折向東北截斷油子河,橫穿成灌公路,至新勝鄉幸福橋落入徐堰河。渠長2.639千米,底寬3—4米。有斗渠三條,灌溉郫都區(原郫縣)農田2.1萬多畝。屬原油子河及老堰溝灌區。灌區平面上窄下寬,利用餘水較少,春灌時下游用水比較緊張。該渠集雨面積8.5平方千米,洪水威脅不大。
向陽渠,1970年新開橫支渠,在走馬河右岸都江堰市(原灌縣)崇義鄉江西灘起水,至該渠所屬三斗渠以下入縣境。在縣境內橫截五陡河甲、乙、丙、丁支及雙澗槽、竇家堰,至花園鎮駱家灘入江安河。1980年冬,另鑿七斗渠以下渠道,出水口下移700米,使七斗渠以下渠道降加大到1.5‰,過水能力提高到每秒45立方米,與該渠21平方千米的集雨面積基本相適應。渠長6.371千米,底寬4—5米。共有斗渠10條,灌溉郫都區(原郫縣)農田3.2萬多畝,大部分屬原五陡河灌區。
烏龍堰,又名“興隆堰”。在走馬河左岸新勝鄉興隆村起水,至兩路口鄉長生橋落入沱江河。灌溉農田1萬餘畝。1971年渠道改造後,灌溉面積縮小到4300多畝,尾水落入永興渠。
白家碾堰,在走馬河左岸邋遢堰以上1華里處起水,灌溉附近河壩田80餘畝。尾水在興隆橋下還河。1973年被廢,其灌區改從烏龍堰引水灌溉。
邋遢堰,在走馬河右岸興隆橋以下起水,流至龍家灣還河。灌溉農田2000餘畝。1957年建花園電站時,改從電站上側引水。1970年渠系改造後,灌溉面積縮小到800多畝。
安德電站溝,1968年新開,在走馬河左岸安德鄉葛家灣起水,流過電站還河。灌溉農田100多畝。
永興渠,1971年新開橫支渠,在走馬河左岸龍家灣以下起水。渠道東北向,橫穿成灌公路,三截油子河,到新民場鄉牛王堰之上落入徐堰河。渠長5.945千米,底寬4~4.8米,有斗渠10條,灌溉農田4萬多畝,大部分屬原油子河灌區。該渠集雨面積21平方千米,渠道排洪能力不足。
友愛渠,1970年新開橫支渠,在走馬河右岸兩河口以上起水。南流截斷五陡河甲、乙、丙支和雙澗槽,至漏沙堰落入江安河。渠長4.6千米,底寬4~4.8米。有斗渠8條,灌溉農田1.8萬多畝,大部分屬原五陡河灌區。該渠集雨面積21平方千米,渠道排洪能力不足,攔截五陡河故道處易潰決。
沱江河,1970年上升為分乾渠。沱江河,為走馬河左岸分支,起於郫都區(原郫縣)兩河口,東南流經長生橋、祝家橋、波羅灘,至郫都區(原郫縣)西門過宋公橋,繞至城北經鮑家碾、玉龍橋、田家橋、羅家堰,入成都市金牛區境,經周家巷,於柳陰村由北轉南,在雍家渡以上1千米處匯入府河。沱江河長26.7千米。 [2]  沱江河又名“插板堰”“九曲江”。尾水到成都市金牛區雍家渡入府河;除沱江河灌溉外,還擔負歲修期間由走馬河、沱江河輸水到洞子口供應成都工業和生活用水的任務。沱江河進口閘底海拔593.30米,上游河牀比降4.4‰(聚源閘~兩河口閘);正常進流量20立方米每秒,最大進流量28立方米每秒;兩岸有支渠15條,斗渠44條,灌溉郫都區(原郫縣)、金牛區農田11.48萬畝。 [6] 
磨底河,在走馬河左岸兩路口鄉兩河口起水,至成都市百花潭還錦江。灌溉農田約7萬畝,其中,郫都區(原郫縣)農田5萬餘畝。1970年渠系改造時,其灌區分別改由晨光渠、紅光右支和成都市郊金牛渠引水灌溉。
皮家堰,在清水河左岸兩路口鄉兩河口以下起水,尾水分別落入磨底河和馬河。原灌溉農田1000餘畝。1970年渠道經過改造,原磨底河和馬河的上游灌區改由該渠引水,灌溉面積擴大到8100多畝。下游分兩支注入晨光支渠。
龍鳳堰,在清水河右岸清河鄉清溪村起水,南穿郫花公路,尾水落入小河子。灌溉農田3000餘畝。1970年渠系改時,被友愛渠取代。
馬河,在清水河左岸清河鄉馬河口起水,到合作鄉曹家寺分為兩支,左支在楊家橋附近入磨底河;右支到金牛區天成寺匯入清水河。灌溉郫都區(原郫縣)農田2萬餘畝。1970年渠系改造時被廢,其灌區分別改由皮家堰、晨光渠、紅光右支和金牛渠引水灌溉。
解放電站溝,1969年新開,在清水河左岸釋迦橋以上起水,共灌溉農田2700多畝,屬原馬河中段灌區。尾水落入晨光支渠。
牛星堰,在清水河右岸清河鄉方家橋以上起水,尾水匯入小河子。灌溉農田6300多畝。1970年被廢,堰口改為紅旗渠渠口。
紅旗渠,1970年新開橫支渠,在清水河右岸清河鄉原牛星堰口起水,渠道南流,橫截五陡河丙支,與漏沙堰暗交於兩合水,再與黃土堰明交,至温江縣萬春鄉報恩村落入江安河。全長約6千米,郫都區(原郫縣)境內長4.104千米,底寬3~5米。共有斗渠10條,郫都區(原郫縣)段6條。灌溉農田3.3萬畝,其中,郫都區(原郫縣)農田1.7萬畝。集雨面積19平方千米,渠道排洪能力不足。
太平堰,在清水河左岸晨光鄉清江村方家橋起水,尾水至花石橋附近還河。1970年渠道改造後,尾水跨晨光渠分散落入晨光五斗渠和清水河。灌溉農田1200多畝。
攔河堰,原在清水河右岸德源鄉花石橋以上起水,尾水匯入小河子。1977年改造清水河時,與德源鄉預留電站溝合併。渠道經過改造後,尾水落入紅旗一斗渠。灌溉農田1200多畝。
唐家堰,在清水河左岸晨光鄉青馬村起水,沿清水河東南流,至青龍場附近落入黃土堰,灌溉農田5000餘畝。1977年改造清水河時被廢,其灌區分別改由晨光五斗渠和合作鄉預留電站溝引水灌溉。
團結渠,1970年新開橫支渠,在清水河右岸合作鄉詹家灣起水,南穿小河子、漏沙堰、黃土堰,至温江長安橋流入江安河,全長約8千米,郫都區(原郫縣)境內長1.7千米,底寬4~5米。共有斗渠13條,灌溉農田5.4萬畝。其中,一斗渠灌溉郫都區(原郫縣)農田3300多畝。
合作鄉預留電站溝,1977年改造清水河時,為合作鄉日後建設電站預留的引水渠。進水口與團結渠口相對。灌溉渠在引水渠側分水,沿清水河下流,灌溉原唐家堰的部分灌區及黃土堰的全部灌區。灌溉農田6800多畝。尾水落入紅光右支。
黃金堰,在清水河左岸合作鄉黃金包漏濠中起水,尾水落入黃土堰。灌溉農田100餘畝。1970年渠系改造時併入唐家堰。
黃土堰,在清水河左岸青龍場以上起水,沿清水河流至毛家橋以下還河。灌溉農田2000餘畝。1977年併入合作鄉預留電站溝。
丁家堰,在清水河右岸青龍場以上起水,沿清水河南岸流入温江縣境。原灌溉農田約1000畝,毛家堰併入後增至2000餘畝。1970年渠系改造時被廢,其灌區改由團結一斗渠引水灌溉。
毛家堰,在清水河右岸青龍場以下引水,沿清水河流至姜家碾落入天王堰。灌溉農田300餘畝。1965年併入丁家堰。
天王堰,在清水河右岸合作鄉回龍村起水,經毛家橋流入温江縣境。灌溉農田3400多畝,其中,郫都區(原郫縣)農田約150畝。 [1] 
徐堰河,為走馬河左岸分支,起于都江堰市(原灌縣)聚源場下和平橋閘,東南流經導江村、崇義鄉雙玉橋、田家橋入郫都區(原郫縣)境,繼經幸福橋、普濟橋、永寧橋、清安橋(新民場),以下左納柏木河;繼東南過羅家橋、永靜橋(程家船)、竇章堰至牛角濠,與柏條河相匯於石堤堰閘。徐堰河長36.6千米,其中郫都區(原郫縣)境內27.5千米,流域面積163平方千米,進口年平均流量37立方米/秒。 [2]  徐堰河是走馬河的主要支流之一,亦稱斜堰原在古導江鋪西側分水,經郫都區(原郫縣)石堤堰由毗河至金堂峽。即《禹貢》所載“,岷山導江,東別為沱”的古江沱故道。它於聚源閘起水,經崇義鄉走石山側入郫都區(原郫縣)境。在郫都區(原郫縣)新民場兩合水納柏木河,在郫都區(原郫縣)團結鄉牛角濠與柏條河相匯。從聚源閘至石堤堰長36千米,控制灌溉面積3.9萬畝。縣境內長8.5千米。過洪能力在兩河水以上為75立方米/秒。 [3] 

走馬河治理開發

仰天窩閘,仰天窩是在寶瓶口以下781米處內江的第一個魚嘴分水工程,在此把內江分成兩條河,左邊分水流經292米為“丁公魚嘴”(清光緒時四川總督丁寶楨主持興建),上建太平橋(木橋)。在丁公魚嘴又一分為二,左為蒲陽河,右為柏條河。右邊分水流入走馬河,上建鎖龍橋(木橋)。灌溉分水在仰天窩魚嘴處下榪槎調節。1952年春在丁公魚嘴處修建蒲陽河、柏條河閘,簡稱“蒲柏閘”,以調節水量。1953年在仰天窩魚嘴以下180米處原鎖龍橋位置修建走馬河閘,簡稱“走馬閘”。同時在蒲柏閘與走馬閘之間的閘前部位挖一條明渠,長84米,底寬8米,頂寬10米,作為兩閘之間調水的溝通道。1958年春又將原在外江左岸引水的江安河進口改建在內江與走馬河並列分水,增建江安河進水閘與走馬河閘並聯,從此“走馬閘”改稱“走江閘”。 [5] 
由於溝通道調水不便,沙石淤積越來越多,調水逐漸困難。1963年11月19日內江進口斷流歲修期間,在仰天窩分水魚嘴處修建弧形鋼板閘門6孔(左右兩邊各3孔),每孔淨寬9米,閘門高3.5米。閘底板海拔721.88米,核定閘前水深4.60米,設計流量800立方米每秒。一門一台電動捲揚機啓閉閘門,建築物設計等級為3級。1964年春建成,並修了閘房。仰天窩閘建成後,廢填了溝通道調水。運行仰天窩閘按內江四乾渠分水計劃調劑,運行蒲柏閘達到蒲陽河、柏條河應分水量,再運行走江閘達到走馬河、江安河應分水量。三座閘密切配合運行,使內江總水量合理分到灌區。 [5] 
走馬河閘,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都江堰老灌區興建的第二座節制閘,與蒲柏閘相距100米,在今都江堰市東門外太平街與天乙街之間的走馬河原木架鎖龍橋位置。1952年12月先撤鎖龍橋,1953年2月16日內江斷流後開工在原鎖龍橋位置挖基,兩個多月竣工,建平板鋼閘門5孔。孔寬兩邊孔各6.4米,閘門高3米;中間3孔各寬5.4米,閘門高2米;閘底板海拔720.50米。閘孔淨高6.8米,閘總長33.6米。閘上為通向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公路橋,橋寬9米。閘前水深核定為3.7米,設計流量280立方米每秒。1957年11月,在外江(岷江干流)左岸都江堰市聚源鄉張家灣引水的江安河改到內江與走馬河閘並列引水,新開渠道6千米到安順橋與原江安河銜接,工程於1958年2月26日竣工。新建平板鋼閘門3孔,每孔淨寬5.6米,閘門高3米,閘底板海拔720.61米,每孔淨高6.7米,閘總長19.6米,核定閘前水深3.3米,設計流量100立方米每秒。閘門啓閉設施及閘上公路橋與走馬河閘完全一樣。以後改稱“走江閘”。 [5] 
參考資料
  • 1.    楊武能、邱沛篁.《成都大詞典》:四川辭書出版社,1995:149
  • 2.    成都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成都市志-水利志(第一輪):四川辭書出版社,2001:36-38
  • 3.    灌縣誌編纂委員會.灌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103-104
  • 4.    郫縣誌編纂委員會.郫縣誌(第一輪).: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92
  • 5.    四川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都江堰志:四川辭書出版社,1993:193-194
  • 6.    四川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都江堰志.:四川辭書出版社,1993: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