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走在昨天的巴黎

鎖定
《走在昨天的巴黎》是2006年3月1日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多米尼克·維達爾、克里斯蒂娜·凱拉爾特。
書    名
走在昨天的巴黎
作    者
多米尼克·維達爾 、克里斯蒂娜·凱拉爾特
譯    者
戴捷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6年3月1日
頁    數
240 頁
定    價
33 元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213032127
外文名
Walking in Paris yesterday

走在昨天的巴黎內容簡介

“巴黎是一座名符其實的海洋,任憑什麼探測器也永遠無法知道她的深淺。”
——巴爾扎克《高老頭》
巴黎?哪個巴黎?今天的巴黎還是昨天的巴黎?
人們常常忘記,今天的巴黎已擁有兩千年的建築史了,這些建築重疊在一起,比肩繼踵、犬牙交錯地形成一個多樣化的都市,她混合擁擠,風格不一,在歐洲更是獨一無二。她最開始只有兩條河流,加上幾座小島,後來羅馬人長期駐紮在此,多少年以後,奧斯曼為這座城市賦於了中產階級的形象,同時也煅造了一座享有盛名的藝術都市。
本書記載了所有巴黎有標誌性的建築,提供了十條漫遊巴黎的歷史路線:高盧羅馬路線、文藝復興路線、波旁路線、革命路線、拿破崙路線、二戰後路線和藝術家路線等等。每個章節裏均配有圖片,有心人可以窺探到那個時代的藝術精華,是如何使成千上萬的人在歷史長河中造就了我們現在擁有的巴黎。

走在昨天的巴黎編輯推薦

本書每章的第一頁有一幅圖,代表這段時期巴黎的建築;然後是我們建設的行走路線。目的是先參觀最有特色的建築物,加上一些説明,然後讓有興趣的讀者根據附加介紹的可參觀的景點,繼續深入細緻地參觀。最後還有一篇具有歷史意義的文學作品節選。本書既不是藝術史專著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導遊冊,這種對巴黎及其歷史的遊覽實踐,可讓有心人窺探到那個時代的藝術精華如何使成千上萬的男男女女在歷史長河中造就了我們現在的城市。
奧諾雷·德!巴爾扎克在《高老頭》一書中寫道:“巴黎是一處名副其實的海洋,任憑什麼探測器也永遠無法知道她的深淺。跑吧!寫吧!無論你怎樣費盡心思地跑遍各個角落、寫盡每處細節,無論有多少個人和多麼三興趣的探險家探索這片海洋,下一次總會發現新的未知之地、未見之人。它充滿花草、珍寶、魔鬼,充滿讓人眼花繚亂的事物,還有那些被文學探索者們所遣忘的角落。 [1] 
本書只是想幫助有意瞭解和理解巴黎的昨天與今天的人們,他們是現代探索者。説不定在第三個千禧年伊始,他們也會發掘出第十一條漫步現代的探索者。説不定在第三個千禧年伊始,他們也會發掘出第十一條漫步巴黎的路線。

走在昨天的巴黎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高盧羅馬時期的巴黎
第二章
中世紀的巴黎
第三章
文藝復興時期的巴黎
第四章
波旁王朝時期的巴黎
第五章
大革命時期的巴黎
第六章
拿破崙時期的巴黎
第七章
1900年的巴黎
第八章
1930年的巴黎
第九章
戰後的巴黎
第十章
藝術家的巴黎
附錄
巴黎的咖啡館與餐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