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赭蓋鵝膏菌

鎖定
赭蓋鵝膏菌,Amanita rubescens (Fries 1821),鵝膏菌科鵝膏菌屬的一種真菌。菌褶白色至近白色,漸變紅褐色、離生、稍密、不等長。夏秋季在林中地上單生或散生。此種一般可食,但也有報道含溶血物質,加熱可以破壞,故不能生食。
別    名
赭蓋傘
中文學名
赭蓋鵝膏菌
拉丁學名
Amanita rubescens (Pers. : Fr.) Gray
真菌界
擔子菌門
亞    門
擔子菌亞門
傘菌綱
亞    綱
傘菌亞綱
傘菌目
鵝膏菌科
鵝膏菌屬
赭蓋鵝膏菌
分佈區域
安徽、福建、四川、湖北、廣西、西藏等。

赭蓋鵝膏菌形態特徵

https://bkimg.cdn.bcebos.com/p https://bkimg.cdn.bcebos.com/p
子實體中等大。菌蓋直徑3.5-8cm,扁半球形至平展,淺土黃色或淺紅褐色,具塊狀和近疣狀鱗片,邊緣有不明顯的條紋。菌肉白色,後變紅褐色,薄。菌褶白色至近白色,漸變紅褐色、離生、稍密、不等長。菌柄圓柱形,長6-12cm,粗0.5-1cm,同菌蓋色,具纖毛狀鱗片,內部鬆軟變至空心,菌柄上部有花紋,基部膨大。菌環生菌柄的上部,膜質,下垂,上面白色,下面灰褐色,易脱落。菌托由灰褐色絮狀鱗片組成。孢子印白色。孢子無色,寬橢圓形至近卵圓形,8.3-9.3μm×6.2-7μm,糊性反應。

赭蓋鵝膏菌生態習性

https://bkimg.cdn.bcebos.com/p https://bkimg.cdn.bcebos.com/p
夏秋季在林中地上單生或散生。

赭蓋鵝膏菌經濟用途

赭蓋鵝膏菌 赭蓋鵝膏菌
此種一般可食,但也有報道含溶血物質,加熱可以破壞,故不能生食。外形與豹斑毒鵝膏菌較相似,但後者菌蓋具白色顆粒狀鱗片,菌肉白色,受傷後不變色,菌托呈環帶狀。菌環往往生菌柄中下部,採食時要注意區分。此菌是樹木的外生菌根菌,可與松、雲杉、高山櫟、山毛櫸、榛等樹木形成菌根。

赭蓋鵝膏菌分佈區域

分佈於河北、吉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甘肅、新疆、西藏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