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赬,漢語漢字,讀作赬(chēng),意思是紅色:~面(臉紅)。~顏(臉紅)。 [1] 
中文名
拼    音
chēng
部    首
五    筆
FOHM
倉    頡
GCYB
鄭    碼
BNIL
平水韻
下平八庚 [3] 
讀    音
ㄔㄥˉ
簡體字
[2] 
異體字
䞓 緽 頳
總筆畫
7+9
結    構
左右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chēng ㄔㄥˉ
  1. 紅色:~面(臉紅)。~顏(臉紅)。
國語辭典
赬ㄔㄥchēng
淺紅色。《爾雅·釋器》:「再染謂之赬。」晉·郭璞·注:「赬,淺赤。」 [1] 
淺紅的。《詩經·周南·汝墳》:「魴魚赬尾,王室如毀。」唐·李白〈明唐賦〉:「赬欄各落,偃蹇霄漢。」
魴魚赬尾,王室如毀;雖則如毀,父母孔邇。 ---《詩經· 國風· 周南·汝墳》
魴,魚名,身廣而薄,少力細鱗。赬,赤也。魚勞則尾赤。魴尾本白而今赤,則勞甚矣。王室,指紂所都也。毀,焚也。父母,指文王也。孔,甚。邇,近也。是時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而率商之叛國以事商,故汝墳之人,尤以文王之命供紂之役。其家人見其勤苦而勞之曰:汝之勞既如此,而王室之政方酷烈而未已。雖其酷烈而未已,然文王之德如父母然,望之甚近,亦可以忘其勞矣。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醜貞切《集韻》《韻會》痴貞切《正韻》醜成切,音檉。《説文》或從貞作赬。《爾雅·釋器》再染謂之赬。《注》赬,染赤。《詩·周南》魴魚赬尾。《傳》赬,赤也。魚勞則尾赤。《釋文》赬,説文作。
又《集韻》通作竀。《左傳·哀十六年》如魚竀尾。《注》竀,赤色。俗作頳。 [1]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 tʂʰəŋ˥ 日語讀音 AKA
客家話 [海陸腔] shin1 shin5 [客英字典] shin5 [台灣四縣腔] siin1 siin5 [梅縣腔] shin5 [客語拼音字彙] zin1粵語 cing1
近代音 穿母 庚青韻 平聲陰 稱小空;中古音 徹母 清韻 平聲 檉小韻 醜貞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黃侃系統:透母 青部 ;王力系統:透母 耕部 ; [1] 
參考資料
  • 1.      .漢典[引用日期2021-01-11]
  • 2.      .911查詢[引用日期2021-01-11]
  • 3.      .漢程網[引用日期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