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赫迪夫

鎖定
赫迪夫或譯赫底威(英語:Khedive、阿拉伯語:خديوي‎,衍生自波斯語勳爵,等同於歐洲的總督)這一稱號首先被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採用(非官方承認),穆罕默德·阿里帕夏來自奧斯曼帝國治下的卡瓦拉,位於當今的希臘境內,有阿爾巴尼亞人及土耳其人的血統,擔任奧斯曼帝國的埃及和蘇丹瓦利(統治長官)。
中文名
赫迪夫
外文名
Khedive
別    名
譯赫底威
衍生自
波斯語勳爵

赫迪夫語源

這名號由埃及和蘇丹的穆罕默德·阿里王朝所採用,1867年英語首次出現赫迪夫一詞,由法語khédive而來,法語khédive則由土耳其語hıdiv而來,最後可追溯至波斯語khidiw,是khuda的衍生詞,意指“君主”,來自古波斯語khvadata,“主人”。

赫迪夫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的奧斯曼帝國埃及

奧斯曼帝國的省份
1798年埃及遠征及拿玻侖被馬木留克族裔組成的奧斯曼帝國埃及軍隊擊敗以後,奧斯曼帝國由魯米利亞(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地區的省份)遣兵在穆罕默德·阿里的統領下收復埃及。在法軍失敗及撤退後,穆罕默德·阿里控制了埃及,並自稱為埃及的統治者,迅速鞏固了其獨立的地區勢力。奧斯曼帝國曾經多次嘗試消滅他,但均告失敗。1805年,樸特正式承認穆罕默德·阿里為帕夏及埃及瓦利,然而,穆罕默德·阿里野心勃勃地自稱為地位更高的赫迪夫,此名號被其後繼者伊斯邁爾帕夏、阿拔斯一世及塞伊德一世沿用。
奧斯曼帝國赫迪夫制
直至1867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採用的赫迪夫才被奧斯曼帝國接納,蘇丹阿布杜勒阿齊茲承認赫迪夫是伊斯邁爾·帕夏的稱號。樸特亦接納了伊斯邁爾君王繼承路線的轉變,由兄弟繼承轉而成為子裔繼承,兄弟繼承王位是奧斯曼帝國及阿拉伯王朝的傳統。1879年5月,大英帝國及法國開始向奧斯曼帝國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施壓,以圖廢黜伊斯邁爾帕夏。6月26日,伊斯邁爾·帕夏被廢黜,由較為温和、伊斯邁爾的兒子陶菲克帕夏出任新一任赫迪夫。伊斯邁爾離開埃及,流亡到那不勒斯,後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允許他在伊斯坦布爾博斯普魯斯海峽邊上的埃米爾甘宮隱居,直至逝世,遺體葬在開羅。1882年民族主義者發動阿拉比起義,英軍入侵埃及以支持陶菲克帕夏,並支配埃及達數十年之久。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在陶菲克·帕夏及其子阿拔斯·海爾米帕夏的統治下得以用赫迪夫的稱號繼續管治埃及和蘇丹,名義上奧斯曼帝國仍享有這些地區的主權,直至1914年。
蘇丹制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阿拔斯·海爾米帕夏支持奧斯曼帝國,加入同盟國,後來被英軍罷免,英國宣佈埃及成為保護國,阿拔斯·海爾米帕夏正前往維也納。英國扶助阿拔斯·海爾米帕夏的叔叔侯賽因·凱末爾為埃及蘇丹,切斷了埃及、蘇丹與奧斯曼帝國的從屬關係,不再使用赫迪夫這個稱號。侯賽因·凱末爾及後來的福阿德一世對阿拔斯·海爾米帕夏發佈限制令,奪去他在埃及和蘇丹的財產,禁止向他捐獻,並限制他進入埃及以及褫奪他在埃及法庭提出控告的權利。1931年5月12日,阿拔斯·海爾米帕夏接納了命令並遜位,退居瑞士,1944年12月19日於日內瓦逝世。1923年簽訂的洛桑條約第17條聲明,土耳其放棄她在埃及和蘇丹的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