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赫伯特·裏德

(赫伯特•裏德)

鎖定
赫伯特·裏德(Herbert Read,1893-1968):英國詩人、藝術批評家和美學家,英國美學學會主席。1933-1939年曾擔任英國知名的藝術評論雜誌《伯靈頓雜誌》(Burlington Magazine)的編輯。裏德在利茲大學讀書,1953年被授予爵士。 [1] 
中文名
赫伯特·裏德
外文名
Herbert Read
國    籍
英國
出生日期
1893年
逝世日期
1968年
代表作品
《現代藝術哲學》

赫伯特·裏德主要作品

裏德一生著述頗豐,共有60餘部作品問世,主要作品有:詩集Songs of Chaos(1915)、Naked Warriors(1919)藝術論著《藝術的真諦》(The Meaning of Art,1931)、《今日之藝術》Art Now(1933)、The Innocent Eye(1933)、《藝術與工業》(Art and Industry)(1934)、《藝術與社會》Art and Society(1937)、《通過藝術的教育》Education Through Art(1943)等。
他的很多詩出現在《詩選》(1947年)和《月光農場》(Moon's Farm)(1955年)之中。
《現代藝術哲學》是英國當代著名美術評論家赫伯特·裏德於1952年出版的一部重要論著,共收入論文十四篇。作者所以取“藝術哲學”這個書名,是因為這些文章並非僅是某個畫派的評述,而是對本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湧現的各種繪畫流派的深刻闡述,是作者對現代藝術思潮和藝術形式變遷的美學評價。這些論文具有獨到的見解,併為西方現代藝術評論界所矚目。赫伯特·裏德在他的《通過藝術的教育》一書中,主張通過各種藝術教育,使兒童內在的思想感情得以表現和發展,進而促進兒童個性社會的整合,並認為藝術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為兒童提供豐富多彩的藝術活動,進而增進其人格健全和諧發展。

赫伯特·裏德背景介紹

赫伯特·愛德華·裏德爵士(1893-1968)所接受的正統教育激發他重新審視當時英國的教育制度,從而發現了當時英國教育陷入困境的原因。基於此,他強烈呼籲改革教育。受約翰·杜威教育理論的影響,裏德主張“兒童中心”論。他指出,在兒童成長過程中,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應得到重視。藝術教育不失為培養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一種有效工具。藝術教育的這一優勢在學校教育初級階段體現得尤為突出。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決定了藝術教育的積極作用,多樣化的藝術形式從不同角度使兒童親近自然,接觸自然。與自然的親密接觸延存並強化了他們的藝術感覺力。兒童的高等官能可以通過聽覺、視覺和觸覺得以相應提升。因此,藝術應該成為教育的基礎。對於兒童來講,藝術教育有助於他們獲得藝術感覺力,有助於他們認知自然規律,有助於他們進一步理解社會法則。因此,裏德提倡“美育”。在教育過程中,“美育”使兒童的各種感覺器官得到綜合運用,兒童身心得以平衡發展。
參考資料